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回家刷脸!北京市级公租房本月起陆续启用“人脸识别”

2019年07月06日11:19  来源:北京日报

5034

  可以防范违规转租转借、保护居住安全的人脸识别设备,即将在北京公租房大范围投用。记者从北京保障房中心独家获悉,本市60个市级公租房项目中,除了存在特殊情况的汇鸿家园正在与前期开发商协商外,剩余59个项目已经装上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技防设备。

  按照计划,从本月15日开始,市级公租房的人脸识别设备将陆续启用,租户将真正实现“刷脸”进入小区或单元门。但在实际运营中,技防设备能否真正实现设想的作用,还需要租户的积极配合,共同防范陌生人进入。

  进展:10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市级公租房”一般是指由北京保障房中心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公租房项目。这些公租房的技防设备一般有3种情况:像马泉营家园等小区属于整建制小区,小区内全部是公租房、没有其它性质的房屋,人脸识别设备主要安装在小区的出入大门,采取闸机通过;一些公租房楼栋是与其它性质房屋楼栋处在同一小区,人脸识别设备主要装在每个楼栋的单元门;还有是同一楼栋里既有公租房,又有其它性质的房屋,则是在每个房间采用智能指纹门锁。

  数据显示,目前保障房中心运营60个公租房项目,已有59个项目安装了相关设备,还未安装设备的1个项目是位于朝阳区的汇鸿家园。该项目属于后期收购,前期建设时小区出入门过于狭窄,尚不具备安装闸机等设施的条件。“目前正在与前期开发商进行沟通协商,未来也将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北京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阅园和常营家园已经率先试用。其它已完成设备安装的公租房项目在完成调试和培训后,从7月15日开始分批投入使用,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60个项目都还属于已经竣工、交付使用的项目。按照计划,近期台湖、百子湾、焦化厂等公租房项目也将竣工交用,这些项目在入住前就将完成人脸识别设备安装,租户入住时就能实现“刷脸”进出。

  防范:同住人将定期采集信息

  除了公租房申请人之外,还有哪些人可以“刷脸”进出?如果是夫妻、未成年子女等共同申请人,那此前已经完成人脸的采集,后期与申请人一样可以“刷脸”进出。但如果是“同住人”,比如老年人的子女等,是与共同申请人有区别的。为防止一些人借“同住人”钻空子,同住人需要定期重新采集信息,最长时间不超过一年。

  以已经投入使用的阅园为例,快递员、外卖小哥是使用身份证做访客登记。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也可以与快递、外卖企业合作,提前录入负责相应公租房小区的快递员、外卖员人脸信息,并及时清除、更新。

  记者获悉,在设备改建过程中,也有不少考虑。比如在另一个已经投入运营的项目常营家园里,该项目在地下1层还与部分商业相连,这里也特意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

  一些公租房小区安装人脸识别设备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人性化改造。“一些小区门太窄,不方便轮椅进出,也进行了改装;此外,还有一些门禁系统安装位置较高,不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老年人刷脸进出,未来也将进行一定优化、改造。”这位负责人说,针对智能指纹门锁的租户,为了保护租户的财产安全,建设方还专门给房间免费配备了保险。

  呼吁:后期租户配合是关键

  在此之前,很多公租房项目也都安装了门禁设备。然而,实际使用中,一些住户为了图方便,干脆用砖头等重物把单元门挡住,大门随时敞开,门禁系统也成了摆设。伴随着人脸识别等新设备在这些公租房项目上马,是否能克服老问题?

  根据市住建委的要求,即便有了技防设备,未来运营也依然保留“人防”的措施。比如在最先投用的阅园公租房项目,小区大门的人脸识别闸机旁,始终会留有保安,从而防范有陌生人尾随租户进入小区。

  在一些人脸识别设备只安装在单元楼门外的公租房项目,除了加强保安的巡逻外,更考验未来租户。“安装人脸识别设备,除了防止转租转借外,还是为了提升公租房小区的安全。”这位负责人直言,在使用中,也希望租户能有更多的安全意识,不要帮陌生人“刷脸”进入单元门。

  除此之外,破坏人脸识别设备的行为,也将得到严惩。每一台人脸识别摄像头设备都价值过万元,未来一旦发现有人破坏就将向警方报案,“即便是被破坏了,人脸识别设备自身也具有录像功能,会留下现场证据,以备事后进行查处。”这位负责人说。

文章关键词:人脸识别 租房 单元门 小区 开发商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立足新起点 推进“十四五”时期立法工作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厚,阐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 刷脸可取90厘米厕纸?这个星级公厕引热议!很多地方都在用

    据今年5月报道,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长虹路的路边公厕就安装了人脸识别取纸设备。据新华社,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表示,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一般来说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 对话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世界需要对我们共同命运的真正觉悟

    拉法兰(Jean Pierre Raffarin)法国前总理、法国政府中国事务特使、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 徐波:戴高乐将军值得钦佩,他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 颜值逆天!老旧小区升级,郑州硬是改造成新的网红打卡地!

    位于郑州市管城区陇海路南,紫荆山路西,全长330米。文章说,河南省郑州市陇海北三街118号院建成33年,头顶电线杂乱似蛛网,院里杂物落满灰,下水道一个月堵两三回。北三街的智慧管理,还有一套人脸识别门禁,这套系统直接和健康码联通,提示绿码方能进入小区。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跑出加速度 驶入人工智能发展“快车道”

    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进展显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超50亿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推动更多智能化产品落地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 人工智能治理需用好“人工”

    近日,人脸识别成为售楼处标配的新闻上了热搜,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乃至有人戏言要戴头盔看房。或许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科技越智慧,就越需要人治理的智慧。

  • 新科技却成老人的“老大难”?白岩松:智能化生活 “等一等”他们的步伐

    人的一生就“生老病死”这四个字,人都会变老,但如果当你老了,却发现由于技术的进步,你出门处处受限,很多事都干不了了,去医院看病得用手机预约,你不会。如果说,自助服务等对应解决的是老人的数字鸿沟,而如何在崭新的院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对应解决的则是成功进到医院后老人友好的感官体验。

  • 不让老人被高科技抛弃!国家出招了!

    王海东表示,一是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保留传统的服务方式。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挂号渠道,一定要保留这个渠道,还要畅通这个渠道。

  • 热评丨让老年人幸福地融入智慧社会,需要长效机制

    地铁里没有“健康码”不能乘车的老人,医院里不会手机挂号不能就医的老人,冒雨交医保却因拿的是现金而被拒的老人,被家人抬着在银行柜员机前进行人脸识别的94岁老人……随着老年人被困在“数字鸿沟”里的问题日益凸显,国家终于出手了。

  • 辛识平: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加快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