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地面停车难问题,各地政府开始“上天入地”的尝试。如今的郑州,地下停车场已成常态,立体停车场则在八年内经历了曲折发展。
2011年,郑州市政府出台《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实施办法》,社会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场,给予相应优惠政策与补贴;今年4月,郑州市政府《郑州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市内五区老旧小区的整治提升,其中包括“合理规划、增建机动车车位、智能立体车库”。
如今,郑州立体车库使用及运营现状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王姝/文图
倒贴运营与供不应求并存,商场与小区立体车库情况差别大
“你这个(车)停不了,可以到那边地面停车场看看。”6月24日下午两点半,记者在经八路与黄河路交叉口的建文新世界停车场,见到车库管理员正指挥车辆进出。十分钟内,先后有五辆车出入,其中一辆因车型较大,没能顺利“入驻”。
(建文新世界的立体车库)
该停车场建于2012年,有70个停车位,停车收费第一小时5元,然后按一小时2元续费。停车场分为前后两栋,第二栋已停满,第一栋尚有不少空余车位。
问及收支情况,赵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24小时停车,一班需要三位管理员,三班九个人,每个月工资总共需要两万多;车库总共70个车位,即使全天停满,一个月收入也在两万左右,这还没有算车库维修、用电等费用,所以基本是在赔钱运营。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主愿意停在立体车位,情况有所好转。”赵师傅告诉记者,两栋停车位中,第一栋工作日一般都有空位,只有周末或者节假日能停满。第二栋针对附近住户和工作人员包月出租,每月450元,很受欢迎,常年爆满。
和商场停车场运营使用情况不同,一些同时期建起的小区立体车库从2012年媒体报道的“无人问津”发展到“供不应求”的态势。
京广路淮河路的铁道家园立体停车场,是由业主共同出资委托物业建设的,至今已运营八年多。业主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很庆幸在建设初期以5.5万购买了一个车位,如今立体车位早就“满员”了。而在桃源路大学路的一个小区停车场,百个立体停车位基本售空。据小区居民介绍,这里对外出售的立体停车位已经涨到了十余万。
选址难、手续繁琐、企业不愿投资……立体停车场困局如何破解?
相关报道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郑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00万辆,2018年郑州机动车的增长量为325547辆,平均每天上牌数量1976辆。
据2016年媒体报道,郑州立体车位尚未过万;对于如今郑州有多少立体车库的问题,城市规划部门暂未给予答复。
二七区停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过去协调立体车位建设时,选址难是多数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建设立体车库不能影响消防通道、居民采光率,噪音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因为选址无法让业主满意,导致车库难建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相关人士介绍,建立体车库需要经过土地、质检、消防、城建、规划等部门审批,涉及经营需要到物价和公安部门办理手续……是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而郑州目前缺乏明确的标准,一些立体车库成为“违章建筑”或者“黑户”。
立体停车行业一位从业者向记者透露,如今企业一般更倾向与社区对接。“和单位、地产商或者商场对接,资金上需要较长回收周期,打击了从业者的积极性。在社区建设停车场,只要找到可行的运营模式,回收周期较短,有利于企业周转资金,用于进一步发展。”这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会帮助协调相关部门,简化手续,推动立体停车位的建设。
首付5000元租赁使用权
老旧小区开启停车位“共建共享”模式
随着郑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进行,新建立体车库成为一种趋势。少则五万,多则十余万,对于居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的费用。在解决居民购买力问题上,二七区探索出一条停车位“共建共享”的模式。
在碧云路的晨曦小区,一座新建成的小型立体停车场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晨曦小区立体停车库安装现场)
二七区停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区政府协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停车场运营企业和银行谈判,经过该小区80%业主同意,由停车场建设运营企业,投资100万,用一个月时间建成。每个车位收取30年租赁费48000元,24个车位共115万元。这个48000元,包括12人团队对车库的维护保养,以及车辆保险等费用,而企业所得净利润约15万元。
通过与银行衔接,企业在租赁车位使用权时,采取“分期付款”的模式。负责人汲冬平告诉记者,业主可以首付五千,每个月付八百元左右,五年内还清剩余款项。
选址、资金问题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还是车库的质量问题。
“我们把业主送到建设基地实地参观,根据现在停车的需要,将车载板房加宽到两米三,根据他们意见,为车库增加遮阳防雨棚。”汲冬平说,自己在郑州有着六年立体车库建设经验,见证了立体车库的不断优化。在郑州市规定住户与停车位1∶1甚至1∶1.2的比例,越来越多新老小区需要安装立体车库。在他看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银行支持、物业作为、居民受益,这种共建共赢共享的工作模式完全能够得到复制。
当有限资源遇到无限需求,“共享”成为缓解问题压力的一把钥匙。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注意到,一些政府、事业单位已经向社会开放停车位。
7月3日,记者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看到立体停车场信息显示:共150个车位,空车位33个。管理人员表示,该停车场一共150个车位,对外开放,根据停车时间段不同,收费3~5元/次。在郑州市中医院分院,地面停车场与立体停车场并排而立。保安告诉记者,车库是免费的,一般来停车的都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不过并不拒绝社会停车。
(郑州市中医院的立体停车库)
“毕竟停车难问题关系到公共交通,最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在该院停车的陈女士说,政府、事业单位在享受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时,如有余力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一项停车场平改立的工程已启动,北京南站北广场西北侧的平面停车场将改造成为6层立体停车场。经过前期的治理,北京南站地区黑车已经无处藏身,许多黑车开始在周边停靠,然后安排专人到南站揽客。
最近,郑州两层共享单车停车位亮相街头,旁边还有停取指南。市民们停取共享单车,只需要10秒左右的时间。巡防队员介绍,因道路靠近医院,人流密集,街道办事处安装立体车库,缓解了共享单车占道问题。
随着近年来机动车数量激增,郑州老旧小区居民停车“老大难”的问题越发突出。今年4月份,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再次提到“合理规划、增建机动车车位、智能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