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兰考:一棵树的生长,一座城的蜕变

2019年07月20日19:19  来源:中国军网

5034

  兰考:一棵树的生长,一座城的蜕变

  ■中国军网记者杨晓霖

  焦桐。中国军网记者杨晓霖 摄

  中国军网兰考7月20日电(记者 杨晓霖)枝叶繁茂华盖如云,这是一棵树龄56年的泡桐树,挺拔伫立。七月的兰考,在太阳地下站一会儿就热得汗流浃背,但在这片树荫下,沉静的哀思流转,人们怀念着亲手种下这棵树的焦裕禄。

  56年,岁月见证了一棵树的生长,一座城的变迁,一种精神的沉淀。

  生根

  绿色扎了根,精神也扎了根

  曾经的兰考,沙丘遍布,贫困凋敝。黄河故道在此流经,兰考就在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折处,泥沙沉积、河道风劲,故而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是当时兰考百姓真实生活的写照。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当时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亩产仅43斤,群众食不果腹。面对这样的情况,焦裕禄却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最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那里。”

  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焦裕禄着手治理“三害”,为此,焦裕禄亲自带队,在兰考全县范围内大规模的查风口、探流沙、追洪水,寻找治理“三害”的科学方法。有一天焦裕禄在下乡的时候,看到一位村民正在从地底下挖淤泥,焦裕禄便上前问道: “你这是在干啥”?村民说风沙太大了,把母亲的坟头都吹没了,挖淤泥是为了把母亲的坟头固定住。焦裕禄觉得,治沙的办法找到了——他将这套方法叫做“贴膏药扎针”,用淤泥黏土封住沙是“贴膏药”,再种上树是“扎针”。从此,兰考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翻淤泥治沙、种树的行动。

  当时老话说,“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泡桐是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好,特别适应兰考的盐碱风沙地。焦裕禄就带领兰考人民在沙丘上广种泡桐树,1963年9月,他下乡查看春天栽的泡桐,高兴地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了,十年后会变成一片林海”。

  泡桐在兰考生了根,绿色也在这里生了根,如今的兰考绿树成荫,良田阡陌。那棵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泡桐苗,被兰考人民称作“焦桐”,56年过去,焦桐早已成为兰考的地标,也成为了焦裕禄精神的载体与象征。

  77岁的魏善民老人,照顾了这棵焦桐48年。每天来这里打扫落叶、浇水、施肥,很是精心。他对这棵焦桐树怀有深深的感情,当初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20岁刚出头的魏善民和焦裕禄分在了一组,“有时候他拿树苗我刨坑,有时候我拿树苗他刨坑,搭档得很好。”至今,谈及焦裕禄,老人脱口而出的就是:“好人啊!”他说,为了焦书记,也要把这颗树照看好。

  魏善民。(资料图)

  其实,不只魏善民,也有许多兰考百姓默默守护着这棵焦桐。两年前桐花飘香的季节,焦桐迟迟没有动静,仿佛是要枯死,急坏了不少人,人们在树根附近的水泥台上钻了100多个小孔浇水,焦桐最终开花,大家才放了心。

  兰考人守护的,不只是这棵焦桐树,还有对将生命与热忱奉献给兰考的焦裕禄的感怀与崇敬。

  兰考堌阳镇徐场村(中国民族乐器村)。中国军网记者杨晓霖 摄

  枝繁

  泡桐板奏响富民乐章

  或许焦裕禄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为防风治沙而栽下的泡桐树,会成为兰考堌阳镇徐场村发展的“绿色银行”。

  走进徐场村,静谧古朴的院落时不时传来乐器弹奏声,古琴的低沉悠扬,古筝的清脆悦耳;还能听到唰啦唰啦的木料打磨声——在这里,几乎每一处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全村105户家庭,有82户都在从事民族乐器制作,年产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10万台/把,一年的产值可达1.2亿。

  谁能想到,几十年前的徐场村还是有名的贫困村?从贫困村到“中国民族乐器村”,徐场村靠的就是泡桐树。

  20世纪80年代,一位上海乐器师傅发现,泡桐板材适合做乐器的音板。而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兰考泡桐,纹路清晰,板材音质奇佳,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位乐器师傅在徐场村找到了从事桐木板材加工的代士永,此后,代士永成为上海制造乐器厂家的原材料供应商。与乐器厂深入接触后,代士永得知乐器成品竟可卖到高价,便决心独立办厂。1988年,他从上海、扬州高薪聘请了几位师傅,在兰考开办了第一家制造乐器的中州民族乐器厂。

  许多在中州乐器厂打工的村民学会手艺后,开始自己办厂。不到十年时间,制作古琴、古筝等各类民族乐器的大小厂家遍地开花。如今,徐场村拥有40多家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琴、筝,并已形成乐器制造的产业链。徐场制作的泡桐面板占据全国95%的市场,产品远销海内外。

  泡桐树,又一次走到台前,将自己奉献给拼搏在致富路上的兰考人民,悠远的民乐声中映出焦裕禄精神的诗意写照。

  兰考县张庄村“梦里张庄”民宿。(资料图)

  开花

  桐花梦里红色游

  “泡桐树喇叭花,刺槐绿林固风沙,沙岗风口长庄稼,花生香麦穗大,书记病床惦念它,除害成效闻天下,公社社员乐开花。”民谣声声,传唱至今,而兰考县张庄村,这个当年焦裕禄首先试验成功防风治沙的地方,止住了风沙,却不曾一同摆脱贫困,截至2014年底,全村2960多口人中,仍有贫困户207户75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5%。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张庄积极发展多个具有特色的产业扶贫项目,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独特且可行的发展之路——红色乡村游。

  50多年前焦裕禄来张庄实现成功防风治沙,这是张庄独特的资源;张庄地处黄河大堤,村舍有着典型的豫东民居特色,“红色”乡村游大有可为。

  因此,张庄村“梦里张庄”旅游建设项目建起来了:先期利用6家闲置的农家小院,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建起了“梦里张庄”示范点;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1处具有张庄本地特色的农家酒店和9间豫东特色农家客房。此后,以点带面,又带动50多户进行乡村游改造。截至目前,围绕旅游产业务工人员有500多人,其中贫困户有70多人。

  同时,利用兰考本地发展出的“5+1+3”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张庄还发展120亩小杂果采摘园、140亩的大棚甜瓜种植,进行了美食街规划建设。红薯醋、花生酥、芝麻油……这条名为“幸福街”的道路两旁,是深具张庄特色的食品深加工商铺。种种规划初步实现了红色游、乡村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目前,张庄的“红色”乡村游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产业上游有占地120亩的“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四面红旗纪念馆等,产业下游则是设计舒适一院一景的民宿小院、本地特色的美食街、农家乐。如今的张庄村内村外放眼望去,片片泡桐林展现着勃勃生机,红色乡村游成为脱贫致富的可行之路。

文章关键词:兰考泡桐 焦桐 红色 生长 乡村游 徐场村 贴膏药 扎针 民族乐器 幸福街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兰考:一棵树的生长,一座城的蜕变

    泡桐树,又一次走到台前,将自己奉献给拼搏在致富路上的兰考人民,悠远的民乐声中映出焦裕禄精神的诗意写照。50多年前焦裕禄来张庄实现成功防风治沙,这是张庄独特的资源;张庄地处黄河大堤,村舍有着典型的豫东民居特色,“红色”乡村游大有可为。

  • 河南兰考的红薯,北上广卖到几十块一斤竟然还供不应求 | 足迹

    50年过去了,如今的兰考,一个个工业项目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标杆,一座座大棚是现代农业的样板,一条条大河和小溪清澈见底,一片片泡桐生机盎然。现如今,兰考“三害”没有了,当地的蜜瓜、红薯、花生成了兰考的新三宝。

  • 河南兰考的红薯,北上广卖到几十块一斤竟然还供不应求 | 足迹

    50年过去了,如今的兰考,一个个工业项目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标杆,一座座大棚是现代农业的样板,一条条大河和小溪清澈见底,一片片泡桐生机盎然。2017年10月,兰考蜜瓜通过农产品(6.260, 0.08, 1.29%)地理标志评审,成为兰考第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兰考红薯个头不大,甜度高,人送外号:兰考“小蜜薯”。

  • 总书记心里装着咱老百姓|兰考人眼中家乡的“变”与“不变”

    闫春光,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村民。……  都说兰考在“变”,但这种“变”,在每一个兰考人眼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内涵。3月10日下午,站在自家工厂的仓库里,手捧古筝面板,汤二法自豪地说,中国95%以上的民族乐器的木质材料取自兰考泡桐。

  • 焦桐,兰考自带流量的“精神IP”

    广种泡桐,治理了兰考风沙,感恩的兰考人民都亲切的把这棵泡桐称为焦桐,成为了焦裕禄精神的象征。张连根从此与兰考的农民代士永成了莫逆之交,1988年,兰考的第一家民族乐器厂正式诞生。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