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时,写了一道“几”字弯。
19世纪中叶,受地壳运动、黄河改道和河套水利开发影响,形成了一个河迹湖泊——乌梁素海。
这个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的内蒙古之“海”,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和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也是地球同一纬度上最大的湿地。
2019年7月18日,红圪卜排水站与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共同构成灌区灌排配套的关键性水利工程。澎湃新闻记者 孙鹏程 图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净化区”,每年3亿多立方米的河套灌区农田排水,经乌梁素海生物净化后排入黄河,入黄水质直接影响黄河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生物“种源库”,湖区有各种鸟类265种,鱼类20多种,许多水生物种在此生存和繁衍,成为黄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来源。
乌梁素海也是黄河中上游段分凌减灾的重要滞洪区,是阻止沙漠东进的天然生态屏障,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和民族团结;它还是黄河中游的一个天然水库,现有水域是确保黄河内蒙古河段枯水期不断流的主要水源补给库,对于维系黄河水系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乌梁素海的生态保护,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近日,作为“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成员之一,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海,探寻其治理保护之路。
往事: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污染加剧,曾爆发黄苔
随着采访团的车辆逐步靠近乌梁素海的堤岸,同行的正北方网记者、37岁的巴彦淖尔人张圆回忆渐浓。“小时候学校组织春游,最期待的就是能来乌梁素海看鸟、坐船、玩水。”飘荡的芦苇,栖息的候鸟,静谧的湖面,乌梁素海留给儿时的张圆美好的记忆。
但乌梁素海的改变却在不久后逐渐发生。
2019年7月18日。游客在乌梁素海体验水上游乐项目。澎湃新闻记者 孙鹏程 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三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巴彦淖尔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排入乌梁素海的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逐年增加。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当时,每年有多达5500万吨的污水排入乌梁素海,造成了严重污染,其水循环能力减弱,盐分、氮磷等浓度逐年提高,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生态功能逐步退化。
“上大学的那段时间,经常坐车在家和学校间往返,每次路过乌拉特前旗,只要闻到腥臭的味道,就知道,是到了乌梁素海了。”张圆说,2000年左右的乌梁素海旁,已经再也没有孩子们成群结队游玩的身影。
2008年,乌梁素海污染达到最为严重的时期,由于黄河补水少、降雨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湖区大面积爆发黄苔,整个湖区水质常年属于劣五(Ⅵ)类,黄河的水生态安全受到了严重影响。
水质的恶化,也一度让这座“种源库”中的生物面临威胁。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刘文强说,水质恶化严重的那段时间,由于富营养化增多,水鸟采食后极易引发痢疾等疾病,“高发的年份里,不少鸟类死亡,或者是离开了乌梁素海。”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巴彦淖尔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2010年的监测资料显示,乌梁素海环境污染和生态功能退化形势严峻,氨氮超标率为30.3%;底泥污染严重,总氮、总磷和重金属超标;鱼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减少,淡水渔业基地功能逐渐丧失。
乌梁素海的生态“告急”,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保督查针对乌梁素海的治理提出了整改意见;2018年,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再度聚焦乌梁素海治理,要求严格落实规划,提高治理进展效率。
《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明确,到2017年6月底,全面完成生态养殖配套工程环评及相关建设手续;2019年乌梁素海水质达到Ⅴ类;2020年,入湖污染负荷减少6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降低,水生态系统全面改善。
保卫: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持续发展
一场关于乌梁素海的生态保卫战,彻底打响了。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开启,包括总排干红圪卜扬水站、乌毛计泄水闸、乌梁素海海堤综合整治、乌梁素海流域排干沟疏浚清淤及旁侧多塘净化、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生态治理工程。
2019年7月18日,乌毛计泄水闸。它是乌梁素海的水体环境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澎湃新闻记者 孙鹏程 图
澎湃新闻记者从巴彦淖尔市政府了解到,近年来,通过“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巴彦淖尔市把乌梁素海流域作为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立覆盖乌梁素海全流域的水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并组织实施了“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改盐增草兴牧工程。目前,治理工程项目已累计实施37项,完成投资32亿元。
为统筹乌梁素海的综合治理工作,巴彦淖尔市专门成立了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这也表明,自2018年以来,巴彦淖尔市针对乌梁素海的综合治理开始了新一轮的加速。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乌梁素海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关键是要综合施策,系统思维,站在全局的高度,实施乌梁素海全流域综合治理。”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包巍介绍,治理工作以乌梁素海为核心,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阻挡泥沙流入黄河,建设了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以控肥减药、绿色生产,减少乌梁素海的面源污染,同时,实施城镇、工业点源污水回用工程,彻底消除点源污染。
包巍说,阿力奔草原、乌拉山受损山体治理修复工程也在同步启动,为的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增强乌梁素海自然补水能力,还实施了湖区底泥处置示范工程、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处理工程,以提高湖区水体自净能力,解决内源污染。
2019年7月18日,乌梁素海岸边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与水体环境有着相克相生的重要关系。澎湃新闻记者 孙鹏程 图
为充分改善乌梁素海的水环境,巴彦淖尔市利用黄河凌汛期和灌区农业灌溉间隙期,加大了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力度。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乌梁素海共获生态补水5.94亿立方米,计划2019年全年计划生态补水量5.65亿立方米。截至7月16日,利用灌溉间隙补水1.068亿立方米,累计向乌梁素海生态补水2.878亿立方米,完成了计划任务的51%。
位于乌梁素海南端的乌毛计闸,始建于1983年,在为乌梁素海调节水位、置换水体的过程中,它功不可没。今年,乌毛计闸于2月22日开始向黄河退水,截至7月16日,累计向黄河退水4.14亿立方米。
包巍说,按照“补得进、蓄得住、排得出”的要求,巴彦淖尔还投资1.8亿元实施生态补水通道工程建设,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部分工程已在2019年生态补水中投入使用。
回归:总体水质已达Ⅴ类,鸟类繁衍栖息
这个夏天,阔别乌拉特前旗多年后,张圆再次踏上乌梁素海的湖岸时,感触颇多。
眼前,芦苇荡漾,水鸟徘徊,曾经令他掩面皱眉的腥臭味已经不再。船行至湖中,清新凉爽的风拂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小时候的乌梁素海,又回来了。”
2019年7月18日。乌梁素海岸边的芦苇荡。芦苇的生长确保了生活在这片广大区域里的鸟类、水生物的繁衍和栖息。澎湃新闻记者 孙鹏程 图
此时的乌梁素海岸边,还随处可见垂钓者和鸟类摄影爱好者。
“近几年,水质环境明显改善,鸟也都回来了。”刘文强说,经过监测发现,现在,乌梁素海的鸟类种类已经达到了26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
“海雕、白骨顶、草鹭、赤麻鸭等等,都能在这里看到。”刘文强说,乌梁素海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疣鼻天鹅的重要繁殖地,从2011年开始,疣鼻天鹅的种群数量从原本的二三百只,逐渐恢复到了现在的五六百只。
在乌梁素海繁育后代的疣鼻天鹅。乌梁素海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疣鼻天鹅的重要繁殖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委网信办供图
从小就生活在乌梁素海的马海明,因为坚持鸟类保护30多年,被很多人称为“鸟叔”。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原本从未在乌梁素海繁殖过的灰雁,竟然在这儿安家了。
“2016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救助过8只灰雁,随后它们就飞离了。没想到2017年的时候,它们竟然飞了回来,还在这孵了几窝小灰雁。”马海明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灰雁在乌梁素海繁衍栖息,现在,当初的8只灰雁,变成了60多只。
“从2015年到现在,水质一直保持总体五类标准上。”包巍说,通过治理,乌梁素海的水质已经从Ⅵ类变成总体Ⅴ类,部分区域还实现了Ⅳ类,“这是根本性的改变。”
在乌梁素海觅食的疣鼻天鹅。从2011年开始,疣鼻天鹅的种群数量从原本的二三百只,逐渐恢复到了现在的五六百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委网信办供图
但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7大类工程、38个子项目、规划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将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农业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农业投入品减排、湿地净化、生态补水通道等工程正在加快上马,还将继续推进面源污染防治、点源污水治理、内源治理和生态补水等项目。
包巍介绍,在不断减少外源污染物输入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进行底泥处置、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增强湖区水体的自净能力。乌梁素海产业发展也将加强,形成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持续投入的良性循环。
“今年年底,全市的污水处理管网要建设完毕。”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巴彦淖尔将会把乌梁素海的全流域生态治理进行到底,要彻底消除生态隐患,面源污染综合施策,点源污染零入海,水质总体实现Ⅳ类。
“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是巴彦淖尔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最重大的任务。”常志刚说。
乌梁素海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位于欧亚大陆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上。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0月28日,候鸟在乌梁素海飞翔。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这是10月27日拍摄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
如今,每年近5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进入河套灌区,滋养着近千万亩的土地,成为亚洲控制灌溉面积最大的引水工程。如果说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进入河套平原的入口,那乌梁素海就是黄河水“回到”黄河的出口,这里每年要接纳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业灌溉退水。
蒙、陕、晋三省区,是黄河流域中生态和自然条件最为脆弱的区域。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介绍,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工程项目在全国20个省区市竞争性评审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批复。
从鱼类绝迹到候鸟天堂--乌梁素海生态治理记 包巍说,将以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为统领,推进整个流域的治理工作。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2018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内蒙古,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代表们说,草原儿女一定落实好总书记要求,担负起守护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的重大责任,共同书写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代表们说,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的干部群众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内蒙古生态环保厅总工程师张树礼说,不仅减少了工业炉渣占地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改善了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达到了一个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这样的一个目标。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通过观测,疣鼻天鹅、白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每年已有600多万只野生鸟类在乌梁素海湿地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