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美丽中国的建设赓续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发展时期。此次,光明网推出“奋进的中国精神”系列特别节目,以微视频的形式深刻讲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奋斗事迹,传递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出的奋斗担当,感知奋进的中国精神。
本期,我们来到千里林海的塞罕坝,见证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创造的人间奇迹。
2017年12月5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的代表陈彦娴、刘海莹、于士涛捧起了地球卫士奖杯——以他们为代表的三代塞罕坝人,50多年人工造林112万亩,植树3亿多棵,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世界惊叹。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下决心在这里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以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来自18个省区市,24所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周边地区的干部职工,组成369人的建设大军,进驻塞罕坝。
“等一上坝以后,真的就是白毛风掺着沙子,对面走人根本就看不到,因为那时候没有林子。”陈彦娴说。
寒风暴雪中,塞罕坝务林人抱来干草、石头,搭起草房、窝棚,缺少粮食,便吃全麸黑莜面,缺少蔬菜,便挖点野菜,终于克服生存极限。
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的育苗失败后,1964年,春季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这次塞罕坝人创造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开启了大面积造林时代。十年后,60多万亩树木让塞罕坝“换了人间”。
然而,1977年10月,一场罕见的“雨凇”灾害袭击塞罕坝,20万亩林木毁于一旦。
“听着咔咔的响声,树木就都折断了,这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但在自然面前没有办法,眼泪真的是顺着眼睛往下流,把这些折断的树清理完以后,又继续在这片土地上造林。”陈彦娴回忆道。
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塞罕坝人又用了20多年,将林场造林总面积提升到112万亩。
“塞罕坝已经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并且森林的蓄积量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立方米。我们一直秉承一个信念,不忘绿化祖国的初心,不忘改变环境的使命,一直坚守着把这块地绿起来,并且保护起来。”刘海莹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塞罕坝人用青春筑成绿色奇迹,用奋斗成就大美中国。
近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发展论坛在辽宁大连举办。海洋牧场建设作为农业农村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洋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的重要实践活动已持续多年。十几年来,唐山海洋牧场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指导思想,把打造中国样本作为矢志不移的理想信仰。
凭着艰苦创业、遇挫弥坚的精神,在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20年间,塞罕坝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百万亩林海初露峥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绿色发展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15年来,安吉的蜕变,是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缩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历时代检验的实践样本。“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入党章;
我们比往常更期待绿色、期待生命、期待希望。毛乌素沙漠绿了。一片片土地更葱郁。或是低碳出行减少碳排放。都是在呵护生命的绿色。(图/文 任梦雅 赵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国庆招待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发表三篇重要讲话,先后10次提及“奋斗”。无奋斗不青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央视网消息:这一弯深深的绿色,就是位于河北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面积有112万亩,栽植树木5亿株,如果把这些树间隔一米排开,可以绕赤道十二周。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也是京津地区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早上六点,刘军和妻子齐淑艳一起登上了望海楼,他们都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瞭望员,夫妻俩在这里已经坚守了13年。虽然条件艰苦,但在望海楼的第一个防火期,刘军夫妇坚持了下来,多次发现火情并及时上报,受到了林场的表彰。
据中国之声报道:本月6日,中国之声独家报道了河北承德塞罕坝防火封山期,有身穿“森林消防”制服的人员私自收受游客钱财,对其放行一事。7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召开干部大会,通报有关此事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