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思政课,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办好思政课,筑牢思想阵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阵地,尤为重要。筑牢青少年思想阵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持续用力,才能见到实效。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办好思政课,抢占理论高地。信仰信念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而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思政课不是让学生教条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开辟通往真理的道路。思政课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抢占理论高地。思政课既要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要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要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接受知识、学到真理、养成信念,引导他们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融入灵魂。
办好思政课,建强保障基地。要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思想政治领导,确保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学校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办好思政课是一项战略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信心,形成合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珠江水畔,山海之约。正是家乡日渐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现状、家乡人千里驰援的善举,让孩子们由衷而发这份乡梓情怀和城市认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卖公司货物,非法获利80万被刑拘近日,广州增城警方在开展“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将李某抓获归案。
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身处武汉的华科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全国抗疫战场中投入力量最多、作出贡献最大的高校。这些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已成为学校思政课堂最生动的案例,激励和影响着更多华科人。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方案提出,本次评估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三大原则: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职业道德;聚焦培养质量,强化特色定位;聚焦行业需求,强调职业胜任。
华南理工大学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校园创建激发了师生普遍的文明自觉,文明已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来自北京、河南、湖北的八位优秀青年教师围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教学展示。
青椒论坛从2017年9月23日开始举办,每学期举办三期,每期邀请3~8位高校思想政理论课优秀青年教师,为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
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司林胜、黄淮学院党委书记李国胜、郑州大学刘吕红、洛阳市教育局杨佳佳、郑州市文化路第一小学侯清珺分别谈了做好学校思政课工作经验。他指出,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建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让党的事业代代相传,让中原大地人才鼎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高校要以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为根,打造根深枝叶茂的思政课程建设集群,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张闪烁(女,回族)卢氏县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护理部副主任、心内二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 张闪烁(女,回族)卢氏县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护理部副主任、心内二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要以兴学报国为己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流大学,为我国的教育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