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至今整整20年,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慢性病老年人接近1.8亿,失能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
中国将出台措施推进健康老龄化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近期将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打通医养结合的难点、堵点,优化审批流程,在政府投入、土地、税收等方面支持医养结合,推动医养结合延伸至社区和农村。
国家将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未来三年,全国将培养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目前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现状。为此,日前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
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张奶奶今年已90岁了,每隔两个小时,养老护理员需要为张奶奶翻一次身,帮助张奶奶从睡床移动到轮椅也是一项颇为浩大的“工程”。
“我是2013年的8月份到的养老院,有呼叫器,夜晚也有人值班。”北京某养老院入住老人张奶奶说。
88岁的刘奶奶虽然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但一些生活细节仍然需要养老护理员的帮助。
“剪脚趾甲,年纪大,你要现在让我剪脚趾甲,我都剪不了,因为腿抬不起来。”北京某养老院入住老人刘奶奶说。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护理员需要基础的医疗知识,专业的护理技能,以及对老人身体状况的了解等等,但目前养老护理员供不应求。
“养老护理员目前实际上在整个行业里都还是很缺乏的,存在一段时间之内,可能找不到护理员的情况。现在行业发展也快,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这部分人才目前还是很抢手的。”北京某养老院院长赵婷说。
数据显示,我们全国目前有4000万失能老人,对养老护理员需求是600万人,但目前实际从业人员只有30多万,存在巨大缺口。为此,9月底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底前,要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老年社会工作者。
“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招生难;第二个是留人难;第三个是职业通道不通畅。”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认为,应该加大鼓励年轻人,让他往这个行业里来,多部委协同合作,去解决市场那些真的难点、痛点问题。
《通知》指出,要适应常态化防控要求,有序放开养老护理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服务,允许家政、维修、快递等服务人员进入社区,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时足额发放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及高龄老年人津贴。
高冬雪口中的上门送餐,来自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公司开发的“藤叶护居家养老”小程序。” 高冬雪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线上服务主要集中在送餐、上门助浴等方面,未来打算拓展更多服务内容。为保障共享员工权益,西海岸新区公共就业协会还搭建起了“共享网络线上用工平台”。
据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同志介绍,《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于2002年颁布实施,2011年进行了首次修订。当前,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不断涌现新的需求,养老护理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数量充足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人社部、民政部近日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至今整整20年,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慢性病老年人接近1.8亿,失能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
今天(7日)是重阳节,我国有2.49亿老年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国庆期间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的老人在表演他们自导自演的节目,四季青敬老院是一家具有照护功能的养老机构,这个养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
民政部日前出台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到2022年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意见》提出,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等行业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意见》提出了28条具体政策措施。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要包括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建立养老服务褒扬机制等3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