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卓著能力。事实证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出色担当了长期执政的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
70年来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上全面执政道路,开始担当起整个国家建设的领导责任。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制度安排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在新中国70年的建设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注重在实践中提高执政能力,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从而巩固了长期执政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中央就形成全面执政的意识。194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文件中强调,“我们的党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必须“实行党的决议与政府法令,以实现全党的统一与集中”。①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党已经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我们的国家能够有效地处理国内和国际的复杂事务”。②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③这些是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内外监督等方面,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求。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1980年2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的问题,希望全党认真思考。面对国内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对执政实践形成挑战,尤其是世界上许多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遭遇垮台,20世纪末21世纪初,党中央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分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等,成为一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创新,以卓著成效巩固了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党的十九大修改了此前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提法,在前面加上“长期”二字,更加突显了战略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④执政的长期性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艰巨性,执政时间越长,对执政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从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要求和党肩负新时代历史使命的任务看,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新中国70年的发展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足迹。永无止境的实践为思想提供不断创新的动力,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建设性课题。
70年来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丰硕理论成果
任何政党的发展都离不开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党始终如一地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发展,是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思想的深刻程度与实践的发展水平相对应,收获的多少与付出的多少成正比。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在成熟中跃升。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导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提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重要论断。这一思想最先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后,历届党中央领导人都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民心工程”相结合,强调失去民心会使党丧失执政地位,并把党的执政考验与脱离群众相联系,强调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个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为执政诉求,解决好执政为了什么、依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重要问题。
第二,确立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科学执政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的基础上。民主执政就是要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法治思维,把党的一切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之内,使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与依法治国方略相统一。这个总目标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先进性。
第三,形成执政理论的体系性成果。要求紧密联系执政实践,“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一系列理论范畴,要求在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中“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系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⑤执政理论体系包含的丰富内容搭建了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完整框架。
第四,明确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定位。党的十七大首先以主线定位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党的十九大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规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保持了定位上的一贯性。坚持这条主线,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为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夯实“自身过得硬”的基础。
第五,揭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作出提炼概括,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五种执政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具体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与五种执政能力相辅相成,体现了宏观要求与具体任务的辩证统一,揭示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六,赋予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以“赶考远未结束”的思想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以“历史周期率”和毛泽东“进京赶考”不能失败的告诫提醒全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的考试至今仍没有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要求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他不止一次地指出,如果不能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建设上出现精神懈怠,就有可能上演“霸王别姬”的悲剧。这样严肃提出问题的内在含义是,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建设实践,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以上六个方面只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从思想创新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上形成的认识和得出的结论,以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地理论构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肩负新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在发展的路上,中国共产党将长期执政下去,党的执政能力需要继续接受历史的检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肩负新使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势下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再出发,要求中国共产党增添新动能、制定新部署、担当新任务。
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全面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对党领导一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两个维度强调党的领导问题,以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定性突出党的领导地位,这就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科学构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遵循规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取决于管党治党是不是全面从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执政能力强才能取得良好的执政业绩;但如果执政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力,就会导致人民群众认同感降低。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虽然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著成效,但还远没有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决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下脚的念头,提出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一次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自我革命精神,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⑥我们党执掌政权的地位和领导社会的角色决定了执政并不是简单地处理行政事务,一切执政行为的表现都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优良品格。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担当起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责任。
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党的执政与国家的治理紧密相关。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新的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被确定为全会主题。新时代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实现两种能力的对接,通过不断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作者:齐卫平,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首先要深化关于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认识,深刻体察当今时代传统安全要素与非传统安全要素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客观现实。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还要认识到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在当前更明显地呈现出传统与非传统相互交织与渗透的特征。
2020年10月20日上午,中共河南中科国评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支部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影响和带动其他员工激发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团队凝聚力,为河南中科国评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这些诸多理论创新成果紧密反映时代和实践变化发展的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理论支撑。(赵剑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人民的有功之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看点: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提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看点:全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首次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央全会的中心议题。
在新中国70年的建设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注重在实践中提高执政能力,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从而巩固了长期执政的基础。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新中国70年的发展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足迹。
◆回首历史,中国人民改天换地之路苦难辉煌;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铿锵有力。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