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确认!中山大学在西沙群岛发现并命名一种海生昆虫
记者获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强课题组在西沙群岛羚羊礁上发现一种新的海生昆虫,并将其命名为羚羊礁海蝽。
这是海蝽科昆虫在我国首次被发现,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
羚羊礁海蝽的体长只有3‒4毫米,生活在海洋表面,有时躲藏在珊瑚石的细小孔洞中,靠捕食小型节肢动物为生。它们的运动非常迅速,捕捉难度很大。
这是我国首次在领土领海范围内发现严格海生的科级昆虫类群,填补了我国在该类昆虫记录的空白。
中国科学家首次以南海单一岛礁的名称命名新的动物物种,从动物分类与命名的角度为国家的南海战略与开发做出基础研究方面的贡献。
文中除了配有分类学论文中常用的形态图和生境图外,还配有符合国家地理信息标准的南中国海及周边区域地图,并详细标注了西沙永乐群岛中各个岛礁的中国官方名称。
“新物种的模式产地羚羊礁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西部。以羚羊礁作为该新物种的合法名称,具有维护国家南海权益的特殊意义。”谢强表示,海生昆虫对于海洋环境具有特殊的适应机制,该类群的发现为中国在未来开展相关的海洋生物学、进化生物学、行为学、仿生学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该项工作由谢强课题组与荷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华裔昆虫学家陈萍萍博士合作完成,博士生骆久阳为第一作者,副研究员王艳会博士为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 (4679: 527-538)。
近年来,中山大学南海研究院多次组织南海科学考察活动。去年7至8月,南方+记者曾随科考船出海,纪录西沙科考的第一现场。
【记者】钟哲
【通讯员】王艳会
【图片】受访者提供
10月14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师性侵案受害女生小雪(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广州中院已作出终审裁定,维持原判。广州中院二审认为,经司法鉴定及质证,对陶某洋无罪辩护的意见不予采纳,陶某洋的行为已构成强奸罪,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审判决。
28日,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下水。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冬柏介绍说,“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
“我命名你为‘中山大学’号,愿你承续并光大中山大学永恒的家国情怀,满载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设者的热切期盼……”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冬柏介绍,“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
5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河南转运队,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相关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就如何在ICU床位不足情况下对重症病人展开救治作了相关介绍。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
专访:相信塞尔维亚定能战胜疫情——访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 彭志强对于塞尔维亚的高效行动和方舱医院的建设速度感到惊讶,认为塞方重视中国专家的建议,积极采用中国的一些防控经验。
3月21日,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6人乘专机飞往塞首都贝尔格莱德,由中国政府捐赠的一批医疗物资同机抵达。据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介绍,中方共向塞方捐赠16吨、120立方米医疗物资,包括呼吸机、口罩、防护服等,将分两批送达塞尔维亚。
2日,在广东省援助湖北荆州新冠肺炎防控前方指挥部,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从货车上卸下一箱一箱的医用隔离衣。
2月17日,中新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林炳亮认为,湖北情况仍较为复杂严峻,但在湖北省外的中国各地区,“拐点”其实已经出现。
10月14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病房,从化青年小徐心有余悸地说。他因全身脓毒血症、肝衰竭、肾衰竭、心衰,经历了一个月的生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