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杨芳从丹寨万达小镇内的鼓楼前经过。
今年52岁的杨芳是贵州丹寨县人。丹寨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家家户户有染缸,妇女人人会点蜡”,制作蜡染布艺是当地苗族的传统。
贵州苗族蜡染也被称作“贵州蜡花”,是苗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当地群众以蜂蜡熔汁,用蜡刀将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染色后取出煮于水中,蜡去则花现,经晾晒之后成为蜡染。它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杨芳12岁开始跟长辈学蜡染技艺。1986年,她受邀到香港表演蜡染技艺,经媒体报道得了个雅号叫“蜡花小姐”。2004年,杨芳成立合作社,培训当地妇女学习蜡染工艺。几十年来,她以刀为笔,以蜡为墨,把传承和交流展示苗族蜡染文化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2018年,杨芳获得国家级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称号。
“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不仅要让蜡花在画布上绽放,还要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朵朵‘蜡花’在苗乡绽放。”杨芳说。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人们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举办的活动上吹奏芦笙(2019年12月7日摄)。苗族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义苹,2016年在扬武镇基加村的蜡染合作社基础上成立公司创业,2017年把公司搬到了县城附近的卡拉村。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做好文化扶贫“大文章”,闯出以特色文化造血的脱贫之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瑰宝,然而由于手艺人多为传统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道阻且长”。” 2003年,“永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国伟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回失传近百年的炼造技艺,让国宝“永子”重现棋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