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第九批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在哈密的收官之年,从中原大地黄河岸边,到西北边陲天山脚下,他们将哈密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挥洒汗水,让援疆工作让成为河南省、新疆哈密两地人民血脉相连的纽带。
10月23日,映象网派出记者踏上了这片土地,在新疆期间分别前往哈密市、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等地进行采访拍摄。作为河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映象网将从10月30日起推出“万里援疆·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从PC端、移动端传播,将文、图等传播方式融合,以河南第九批援疆干部为支点,透过教育、医疗、产业扶贫、旅游等援建的故事和画面,展现新疆新变化。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哈密扼守新疆东大门,是新疆通向祖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
2017年2月,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充分利用哈密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河南旅游大省和人口大省优势,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群众参与度高、外向开放性、劳动密集型、面对面提供服务等特点,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协作合作,全面实施 “旅游+”战略。
稳步推进旅游援疆项目、引客入疆、旅游宣传推介、旅游人才培训、服务能力提升等系列举措,精准支持哈密市旅游产业科学高质量发展。
“厕所革命”带动巴里坤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东天山横亘在哈密中部,把哈密分隔成南北两个气候迥异的自然环境区,形成了雪山、草原、湖泊、松林、戈壁、沙漠、胡杨、等风光于一地的自然奇观。
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使哈密素有“小新疆”、“新疆缩影”之称。“游哈密,知新疆”便是哈密旅游的真实写照。
“大美新疆在这里一一展现,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
从2016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哈密市巴里坤县的旅游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相关产业不断提升。
“二月份进疆至今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从白雪皑皑的天山风貌到夏季绿意盎然的草原风情,从金色的秋天再次步入隆冬,我经历了巴里坤县自然风光一年四季的变化。”河南援疆干部、巴里坤县旅游局副局长周伟凡坦言,不了解不知道,巴里坤作为新疆的缩影,涵盖了所认知的所有新疆风貌,草原、天山、湖泊、戈壁、美食、民俗。
不过由于旅游起步较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导致巴里坤的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在深山无人知”,如何助推巴里坤县旅游产业快速完善发展,成为周伟凡首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游客逐渐增多,巴里坤旅游基础设施差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停车难、上厕所难、旅游标识不完整等等。
据悉,三年来,河南省共安排资金1.385亿,用于建设和改扩建各类旅游厕所83座,设计制作和安装旅游标识标牌1079块,建设游步道14000米,建设大型旅游停车场3个和木屋式游客服务中心2座,修建旅游公路3公里,缓解了游客如厕难、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
其中,周伟凡利用河南援疆资金2000万元,完善了巴里坤全境的旅游标识牌,形成了旅游导览的指示网络。高标准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2座,其中巴里坤古城景区新建国家3A级旅游厕所7座,大大提升了巴里坤古城景区、巴里坤湖景区、高家湖景区等游客重点集中区域的接待服务水平。
映象网记者还了解到,经过多方协调组织,去年11月份,平顶山市援疆办和平顶山市旅游局决定通过引客入疆的方式带动哈密市的冬季旅游市场,推广哈密旅游。
周伟凡说,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协调和组织,为哈密市冬季旅游量身订做的五天四夜旅游行程,首发航班去年12月26日到达哈密。
截至今年春节期间,共组织包机游航班3个,实现了哈密冬季游引客入疆从无到有,提升了哈密市、巴里坤县的冬季旅游知名度,从而带动哈密市冬季旅游快速发展。
“等到东天山特长隧道贯通后,将G312、G30连霍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这三条国家干线公路连通起来,将成为哈密山南山北、互联互通,最为便捷的运输大通道。”周伟凡坦言,到那时候相信巴里坤的美景会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让旅客们感受到河南旅游援疆者作出的努力。
今年累计开行旅游援疆专列88趟 1至7月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
浩瀚的沙漠、苍茫的戈壁、逶迤的雪山、湛蓝的湖泊……深秋的天山南北气候迥异,风光旖旎。
哈密伊吾胡杨林生态园景区、魔鬼城景区、木卡姆传承中心、巴里坤湖、伊州区雅丹生态保护区等美景,展现出的壮美草原风光和特色民族风情,都令来自中原大地的记者们无限陶醉。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去年,累计开行旅游援疆专列69趟,共输送游客44840名;2019年,截至10月25日,已开行旅游援疆专列88趟、包机4趟、专厢5个,输送专列游客 55943名、包机和专厢游客405名。
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学兵介绍,通过开展旅游专列、包机、专厢市场运营,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和监督下,哈密市各景区、酒店、宾馆、旅行社、客运公司、演艺团体、农家乐等,与旅游组织企业对接洽谈、市场合作,促进了哈密涉旅企业吸纳更多群众就业,同时,增加更多收入,激发了全市旅游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1至7月,哈密接待游客804.8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0.73%,实现旅游收入27.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37%。
“游客在体验大美新疆、感受民俗风情的同时,亲眼目睹了新疆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过着美满幸福的日子,真正感受到了新疆的和谐稳定,加深了对新疆全面客观的认知。”秦学兵坦言,每位游客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与各族群众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缩短了距离、消除了偏见、增进了感情,同时也带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筑牢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颂一首诗、同吃一桌饭”
在谈到目前旅游援疆存在的不足时,秦学兵表示,豫哈旅游企业“1+1”结对帮扶启动以来,开展交流活动不多,帮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这主要是因为,哈密的院校和旅游企业需求不明,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思想。”秦学兵说,此外,对河南的院校和旅游企业引导不够,组织不够,院校和企业有意愿但不知如何帮扶,对如何帮扶比较迷茫。
“目前,制约哈密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难一不畅’和‘三差一乱’问题依然存在,旅游旺季和个别区域问题更加突出。”秦学兵说,哈密市旅游业发展的规划性还不够强,资源整合和线路产品打造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全域旅游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
他表示,下一步,河南项目援疆仍需以建设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为主,进一步缓解“三难一不畅”和“三差一乱”问题;进一步加大规划引领作用,开发一批凸显哈密地域特色的线路产品、旅游体验项目,发挥哈密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策划自驾房车旅游节、汽车越野拉力赛等在疆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活动和赛事,叫响“自驾游新疆从哈密开始”,推进“途径哈密游哈密”和“环东天山旅游合作”工程实施,着力提升哈密旅游的知名度,为推进哈密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良好基因,打下扎实基础。
旅游是惠民富民产业。
河南援疆将继续帮助哈密市旅游业科学发展,始终把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作为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有效统筹好改善民生、促进交流、增进认同、凝聚人心,着力创新有利于农牧民广泛深入参与的新业态,更好带动哈密市各族群众就业增收。
通过策划组织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颂一首诗、同吃一桌饭等互动交流、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等联谊活动,增进游客与各族群众的广泛交流,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获得感、认同感,着力将旅游援疆打造成为凝心聚力的民族团结工程。
10月23日,映象网派出记者踏上了这片土地,在新疆期间分别前往哈密市、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等地进行采访拍摄。作为河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映象网将从10月30日起推出“万里援疆·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从PC端、移动端传播,将文、图等传播方式融合,以河南第九批援疆干部为支点,透过教育、医疗、产业扶贫、旅游等援建的故事和画面,展现新疆新变化。
教育援疆是河南对口援疆工作为受援地“造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帮助支持哈密教育事业,连续选派专业教育人才为哈密进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