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模式开启,让初心照亮归途
雷钟哲
1月10日,中国正式进入2020年春运时间,一场归心似箭引发的迁徙大潮,正在蓄势待发、滚滚而来。
据国务院新闻办9日上午举行的2020年春运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超过24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铁路4.4亿人次,同比增长8%;民航7900万人次,同比增长8.4%;水运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9.6%。这个数据,再次显证了春节无可抗拒的魅力。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最为热烈、最为喜庆的传统节日。隆重,体现在它有庄重的祭祀礼仪;热烈,表现在民间各种习俗的竞相亮相;喜庆,从人们脸上的笑靥、身上的新衣、商场的繁荣、街头的人流、饭店的拥挤以及神州大地氤氲弥漫的浓郁氛围中就能感知得到。其实,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运,已经对春节的凝聚力、感召力做了最为鲜活生动的诠释。
春运不啻是春节的哨音、春节的前奏,是春节的打开方式。春运开启,似乎就加快了春节到来的步伐,激发了人们的归心和乡愁。不管是旅居海外的游子,还是外出打工的人员,此刻都会把目光望向故乡、望向父母,滋生出团聚的强烈诉求,这就是四面八方形成春运大潮的根本原因。
春运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牵扯之广、投入之多,注定它是一个民心工程。春运涉及亿万人的切身利益,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回应人民的热切期盼,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让他们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满意,就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就是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做好春运,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
做好春运,初心照亮归途。刚刚结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让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手中。30亿人次参与的春运,绝对需要初心的呵护。
做好春运,服务周到暖心。为了应对学生流、务工流叠加情况,全国铁路节前安排旅客列车5275对,客运能力比去年增加7.7%,铁路电子客票基本覆盖高铁和城际铁路,旅客毋需换取纸质车票,直接通过刷手机或身份证就可进站乘车;所有旅客列车全面推广网络候补购票;众多新线路的开通,也为返乡旅客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余地,而且铁路部门还推出了一系列价格优惠政策,扩大了票价优惠范围;有的地方打通春运“最后一公里”,把手提肩扛的旅客直接送到家门口。这些周到贴心的优质服务,传递出暖暖的温情。
做好春运,通行更加安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是最大诉求和第一要素。几十亿人次的春运,安全绝对是最该重视的环节。很多地方交通、运输部门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开展丰富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营造平安春运氛围,及时发布高峰预报和气象预警,积极采取交通管控、车辆分流等项措施应对恶劣天气,呼吁网友传递交通安全常识分享出行信息,为平安春运尽力尽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春节是近8年来最早的农历新年,元旦、春节接踵来到,喜庆氛围浓上加浓,努力做好春运工作,就能让春节更加温馨,社会更加和谐,为春节增添无穷魅力。
2020年12月3日,党中央决定,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卢永根、张小娟、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边 疫情期间,张定宇带领同事 誓死捍卫有疫情“风暴眼”之称的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不惧挑战 也不畏险阻 “十三五”,发展的脚步 有目共睹 听我数一数 出门不带钱包叫作移动支付 北斗卫星让你不再迷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前排左二)、张定宇(前排右一)、陈薇(前排左一)颁授勋章奖章。
昔日,这里是长沙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它已蜕变成人才聚集的文创高地。9月17日下午,浏阳河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
我们不惧挑战 也不畏险阻 “十三五”,发展的脚步 有目共睹 听我数一数 出门不带钱包叫作移动支付 北斗卫星让你不再迷路
2020年11月,记者来到陕西西乡白龙塘镇。这亲切而熟悉的味道,开启了我们寻访甜蜜事业的一天……
2019年8月19日下午,敦煌莫高窟,参观游览的群众激动地欢呼起来,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