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二〇一九年)》发布:今年宇航发射仍将保持高强密度

2020年01月19日10:0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2020年1月17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间瞭望智库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对2019年的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并介绍航天科技集团的“超级2020”宇航发射计划,以及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三型火箭新型号首飞等重大航天任务。

  航天发射次数领跑世界

  2019年,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航天战略地位,纷纷推进相关战略部署,世界航天发射活动持续保持高度活跃。据《蓝皮书》统计,中国全年共完成34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了81个航天器,发射次数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发射的载荷数量和质量上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2019年共实施发射27次,包括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等备受关注的重大任务;研制发射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研制发射航天器总质量的91.7%,在宇航企业研制发射火箭次数和航天器总吨位两个榜单实现‘双榜’第一。”空间瞭望智库负责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2所所长于淼介绍。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开展323次发射任务,成功将超过500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航天器数量占中国发射总数量的93.1%,发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8.7%,是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绝对主力。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发射频度、成功率、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于淼强调。

  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蓬勃开展

  《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航天重大工程和专项稳步推进,年初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开幕,年末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首飞试验星收官,“以一系列标志性工程突破、里程碑式科技创新有力地增强了中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蓝皮书》对2019年中国航天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归纳。

  在空间基础设施方面,成功发射10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全球覆盖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成功发射3颗高分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稳步推进。

  在载人航天方面,在轨飞行超过1000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空间站系统核心舱转入正样研制。

  在深空探测方面,嫦娥四号取得重要科学成果,嫦娥六号、七号、八号计划对外公布;成功开展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奠定重要基础。

  在航天运输系统方面,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实施第三次发射,长征十一号成功进行我国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

  在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蓬勃开展的同时,我国紧跟世界步伐发展商业航天,取得重要进展。《蓝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研制发射了超过40颗商业卫星,主要是100千克以下的微纳卫星,覆盖通信、遥感、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

  “这一年的商业航天发射非常活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继续提供‘拼车’和‘专车’服务,仍是商业发射市场上的一大主力。除‘长征’家族外,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商业运载火箭‘捷龙一号’也成功实施首次发射,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他制造商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双曲线一号、OS-M1等商业运载火箭也进行了多次发射,我国商业发射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于淼点评道。

  “超级2020”计划发射超40次

  2020年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尚志表示,今年宇航发射任务依然保持高强密度趋势,呈现出“任务重、发射密度高”等特点。

  “重”主要体现为北斗导航、探月三期、高分专项三个国家重大工程将完成收官。“今年上半年,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将发射两颗GEO卫星,完成整个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建设。今年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并择机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高”主要体现在发射密度上。“2020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发射有望突破40次,发射60余颗航天器,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三型新一代运载火箭也将在2020年实现首飞,赋予今年航天任务“新”的特点。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每一次发射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去年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为我国后续工程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据尚志介绍,今年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将安排3次发射,分别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此外,2020年航天科技集团还将发射海洋系列、资源三号等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求;发射亚太6D、印尼PALAPA-N1、吉林一号、齐鲁一号等卫星,实施捷龙一号、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等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满足国内外商业卫星的应用和发射需求。

  (光明日报北京1月18日电)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9日 08版)

文章关键词:空间实验室 蓝皮书 北斗导航卫星 深空探测 新一代运载火箭 航天科技集团 航天运输系统 预定轨道 2019年 航天器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下一个高难度操作!嫦娥五号将进行月轨无人交会对接

    嫦娥五号任务一共持续20多天,总的来说是:一发、一落、一采、一升、一会、一回;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四个组成部分的多次分离组合。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交会对接首先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引力环境。

  • 下一个高难度操作!嫦娥五号将进行月轨无人交会对接

    嫦娥五号任务一共持续20多天,总的来说是:一发、一落、一采、一升、一会、一回;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四个组成部分的多次分离组合。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交会对接首先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引力环境。

  • 环球聚焦点丨外媒:非同寻常!但这对中国来说 只是个开始……

    ……  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报道说,以中国古代月亮女神命名的“嫦娥五号”任务,将收集月球土壤,帮助科学家了解更多关于月球的起源和形成。

  • 逐梦九天 纵横苍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纪实

    随着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国载人航天阔步迈入“空间站时代”。1986年3月份,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科学家在《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列入了载人航天的研究,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后来被称为“863计划”。

  • 走向星辰大海!空间站建造任务全力备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围绕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和空间站研制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重要成果。   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四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 让雄安以“加速度”跑向“未来之城”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河北雄安新区承担着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在为雄安新区起步区配建的容东片区,工人们马力全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里的繁忙不舍昼夜。

  • 那些曾“上天”的种子“落地”后都干了啥

    由太空育种技术培植的超级“太空南瓜”,其中一个“太空南瓜”直径超过0.7米,高0.8米,重量达170斤。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利用航天诱变,选育出了跃恢航0799、跃恢航1698、跃恢航1573等优良恢复系应用于育种。

  • 长五B首飞成功后 中国空间站建设计划也官宣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以下简称“长五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载荷组合体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完成技术方案验证后,长征五号B遥二至遥四任务将先后完成空间站3个舱段的发射任务。

  • 建设航天强国,习近平擘画蓝图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习近平的殷殷嘱托,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 中国航天未来怎么走?月球科研站、载人登火都已规划

    他详细介绍了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在2020年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  一是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袁洁从运载火箭、空间基础设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