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战疫情,做一盏“逆行”的灯——追记优秀共产党员、荥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郑凯

2020年02月03日12:53  来源:郑州日报

5034

疫情防控期间,郑凯(左)与同事们在卡点工作(资料图片)

  “你回来了吗?”“路上还有车吗?”

  “没有。”“有。”

  昨日,19岁的郑林涛翻阅着微信上与爸爸的最后一次聊天记录,泪水夺眶而出。

  1月30日零点,她的爸爸——荥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郑凯驾车赴卡点执勤途中突遭车祸,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击疫情的路上。

  几天过去了,而对于郑林涛来说,爸爸离家时的坚定背影,依然清晰。

  “都怪我,那天要是拦他一下,或者随便找个事耽误他一会儿,要他晚走几分钟,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提及丈夫,郑凯的妻子陈素平泣不成声。

  郑凯走得太匆忙了,来不及和他最牵挂的亲人、最亲密的战友道别。

  45岁的生命,止步于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里。

  1月31日,郑州市委决定追授郑凯 “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习惯了谦让的他,这一次,再也无法谦让了。

  “人生的价值在你的手中,只要你自己把握住人生的金钥匙,人生的价值就会闪闪发光。”

  这是郑凯朋友圈里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抗击疫情 无畏勇士冲锋在前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

  深夜11点,闹钟骤然响起,郑凯立即从床上爬起,准备赶往约25公里外的10号防疫服务站。

  “爸爸,你不是凌晨1点才交接班吗?干吗走这么早?”出发前,睡眼惺忪的郑林涛问。

  “天冷,咱们早点去,上一班的同志就能早点下班呀。”摸摸女儿的头,郑凯出门了。

  这条他走了许多次的路,没有人想到,竟是他最后一次走。

  这方他无比热爱的土地,没有人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执勤。

  作为荥阳市司法局“党员抗疫先锋队”一员,他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的考场。荥阳市司法局局长贾学军告诉记者,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郑凯总是冲在前面,他人很实诚,不怕困难,不怕严寒,主动要求值挑战性最大的凌晨夜班。

  同为卡点执勤人员的荥阳市司法局副局长王英涛介绍,全局负责的10号防疫服务站,位于中原西路荥阳和上街交界处。郑凯的工作是疏导交通、人员登记、执勤人员调配等,还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疫情处理等。“工作任务繁杂,但他从不叫苦。”

  史忠辉和郑凯在同一个科室,他说,从大年三十到出事那天,郑凯一直在值班。

  按照安排,郑凯的值班时间是凌晨1点至7点,从家到卡点,20多分钟车程,但他总提前俩小时出门,对工作非常负责任,替别人着想。

  “每次交接班郑凯都说,同事在寒风里坚守岗位几个小时了,他要早点去接班,所以每次都提前出发。”与郑凯一同值班的司法局干部崔立志说。

  22年坚守 默默无闻扎根基层

  从22岁步入工作岗位,到倒在了去工作的途中,郑凯在基层一线,足足干了22年。

  1975年12月,郑凯出生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一个普通村庄。1997年,他进入荥阳市司法局工作,是荥阳市政法系统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先后任刘河司法所所长、局办公室副主任、宣教科副科长、司法鉴定科指导员、索河司法所副所长,直至2019年7月调任社区矫正科科长。

  22年的从业经历中,郑凯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还有一些“傻傻的劲头”让同事们钦佩不已——

  荥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张瑜回忆,她和郑凯在索河司法所共事近10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和郑凯及两名同事配合索河街道办事处做居民拆迁动员工作,行至郑上老城路段时,一户居民家中起火,他们迅速赶往起火点,当了解到居民家里没有人,但有一个煤气罐时,现场人员迅速后撤。

  “当时消防队员还没到,我正着急。一转眼,郑凯已冲进着火的居民家中。”

  张瑜满脸是泪地说,也就片刻工夫,郑凯和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拉着一个煤气罐从火海中跑出,上衣已经着火。“我们赶紧上前将他衣服上的火苗扑灭,幸亏有惊无险。”

  “我当时说:凯哥,你真不要命了,太危险了。”张瑜责怪道。

  谁知郑凯却说:“如果煤气罐爆炸了,不是伤人更多?”

  王英涛告诉记者,郑凯是真正的干一行爱一行。2014年,在省司法厅组织的社区矫正卷宗评比中,郑凯负责的索河所在荥阳司法局15个司法所中做得最好。

  “2015年11月,郑凯主持工作的索河所,荣获司法部‘全国先进司法所’称号,这项荣誉在当时是全局唯一,保持到了现在。”王英涛说。

  多办实事 “服务百姓心里就踏实”

  在位于荥阳市政法街荥阳司法局斜对面,踏上四层钢架结构的步梯,就到了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的办公地点。

  办公室门口的名牌上,郑凯的名字后面显示“在岗”。

  “在我们心中,凯哥就一直在岗。”史忠辉哽咽着说。

  记者在郑凯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工作证、一个写着工作日记的笔记本,还有1月22日,局里召开“防疫”工作的会议记录。

  字体干净、整齐、朴素,一如身边群众对他的回忆——

  在索河,郑凯为当地群众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平时,群众有事他从来都是随叫随到、到了就办。

  郑凯常说:“多给群众办点实事,觉着心里踏实。”

  “有事情,找郑凯”是当地百姓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街道办,同事或乡亲们都亲切喊他“凯哥”。

  熟悉郑凯的人都知道,他善于做调解工作。社会上戏称,调解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郑凯认为:“办成一个事,心里就觉得对得起这份工作,有成就感。”

  老汤83岁,患癌症晚期,2016年春节期间暂予监外执行,按要求,老汤应该每周到索河司法所报到一次,但他年事已高加上身患重病,在这种情况下,郑凯便经常去看老汤。

  索河司法所工作人员李静介绍,2017年夏天,她跟郑凯一起去看老汤,途中,郑凯突然把车停在超市门口,提了两提奶。而和躺在床上的老汤唠嗑后离开时,郑凯又掏出500元钱,塞进老汤枕头下面,“他心里装着老汤,这个事,老汤在心里一直记着”。

  翻开郑凯的工作日记,上面有这么一句话:“你心里要是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会装着你。”

  战“疫”路上 坚定身影像一盏灯

  昨日上午,郑凯的父亲、69岁的郑长明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满脸憔悴,眼圈通红。

  “1月30日下午我还见儿子了。他说想吃鸡蛋韭菜粉条菜角,我去买好菜,他妈妈做好,我让他带走时,叮嘱他注意身体,谁知再也见不到他了……”说着,郑长明老泪纵横。

  郑凯是郑长明唯一的儿子。

  在郑长明眼里,“郑凯是个好孩子,老实孩子。”

  退休前,郑长明是一名机关干部,他教育儿子要为人正直、兢兢业业。可是,当郑凯每次加班到深夜的时候,郑长明会唠叨他注意身体,“我就是心疼他。”

  郑凯的敬业,不仅是老父亲眼中的“心疼”,也是女儿郑林涛心中的“错怪”。

  在女儿眼中,天天加班曾是她最讨厌爸爸的地方。

  “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感觉爸爸很陌生,他总是在加班,总是很晚回家。我总是抱怨他不能陪我,可是现在我知道错怪他了,他却再也回不来了……”

  可是,忘我工作的郑凯却从不曾忘记过爸爸妈妈、妻子女儿的每一个生日。

  “爸属兔,我总是送他兔子小礼物,他都开心地放在车上、挂在钥匙上。我太不懂事了,总怪他不陪我……”

  “爸爸再也回不来了。”郑林涛忍着眼泪,一字一句地说,“我想告诉我爸,我会照顾好妈妈和爷爷奶奶。我要让他放心!”

  郑长明家客厅里,为新年挂上的“福”字颜色还正鲜艳。

  沙发背后的墙上,挂着他们近几年来唯一的全家福。照片上,一家人簇拥着,灿烂地笑着。

  现在,郑凯走了,生命定格在了45岁。

  可他的身影,就像一盏灯,永远闪亮在荥阳百姓的心中……

文章关键词:郑凯 1975年 老汤 凯哥 防疫 在岗 错怪 拼命三郎 逆行 司法所 责编:付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壮士远行 誓言无声——追记河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斗中以身殉职的党员干部

    1月30日0时左右,郑凯和往常一样,提前出门赶往疫情防控服务站接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年仅45岁的生命刹那间陨落……  生命重于泰山。郑凯、程建阳、杨俊志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幸以身殉职的事迹,经多家媒体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 心痛!荥阳一干部赶赴防疫途中遇车祸因公牺牲

    据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020年1月30日凌晨0时左右,荥阳市司法局干部郑凯驾车前往防疫服务站换班途中,在郑上路与广武路口等红绿灯时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同车的崔立志同志(男,52岁,原副局长)负伤骨折,现已转移至郑州市骨科医院救治。

  • 心痛!河南基层干部郑凯赴防疫途中遇车祸因公牺牲

    2020年1月30日凌晨0时左右,荥阳市司法局干部郑凯驾车前往防疫服务站换班途中,在郑上路与广武路口等红绿灯时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同车的崔立志同志(男,52岁,原副局长)负伤骨折,现已转移至郑州市骨科医院救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