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广东省中医药中医经典病房主任颜芳在武汉汉口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查房时,一位患者竖起大拇指点赞:“我以前不相信中医,但昨天把你们开的药喝了两副,好像有一种惊人的效果,我觉得中医真不错,一天就有好转。”颜芳表示,“中医其实见效很快的,不是‘慢郎中’,关键要对症下药。”这段流传于网上的视频对话,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
中医药深度全过程介入救治
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程干预,中医药正在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
2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截至当天,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占85.20%。湖北以外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病例的治愈出院数量和症状改善者占到了87%。
湖北省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24时,湖北省225所定点救治医院确诊患者58182人,中医药使用率达83.3%(武汉市80%)。全省42家定点中医医院收治确诊病例4978人,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6.4%,患者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和影像学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81.3%。已经开放的9个方舱医院8159张床位,在院患者6966名,基本做到中药应服尽服。目前11个方舱医院同步配送中药汤剂和5种中成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中医药全程参与此次疫情的防治工作,全程发挥作用,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江西省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24时,江西省确诊病例925例中,有878例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占比达95%;878例经过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中719例病情好转,有效率达82%;239例治愈出院患者中有218名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痊愈出院,占比达91%。
在疗效的推动下,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发布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中推荐使用中医药协定方的通知》,要求对在院确诊和疑似病人轻症和普通症患者都服用中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湖北省和武汉市建立联合工作组机制,全省先后出台印发《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的通知》《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为各地各机构使用中医药防治提供了技术指南。全省建立通报问责制度,明确了刚性要求,推动中医药全面深度融入疫情防控大局。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表示,从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来说,可以单纯用中药达到治愈,这也在武汉一线以及北京市防控工作的临床实践中都得以证实。
中西医结合诊疗上升到国家层面
疫情发展以来,中央先后多次明确坚持中西医结合进行疫情救治工作。强调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指出,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平台,把中医药参与诊疗方案制定、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纳入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当地力量较强的中医医院参加到协作机制中来,加强中医药救治力量。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确保患者第一时间用上中药。
同时,要求制定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力求轻症患者尽早治愈,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同时注重在康复期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表示,中医常讲“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通过益气、健脾、养阴、化痰、通络等方法,包括火罐、针灸、刮痧、食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的疗法,帮助病人明显恢复。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任毅表示,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主要优势体现为可明显改善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截断病势,控制病情进展,延缓或阻断患者进展至重症。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协同西医救治,退热速度更快、能起到减轻肺部炎症渗出、减少脏器损害、减少激素用量等作用。尤其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这类人群应该早期干预,医生主要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提高人体免疫力,阻断病情发展。
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江西省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刘良徛认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有独特优势,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主要优势体现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和减少激素用量等。“中医治疗不是简单的抗病毒,更重要的是调节自身免疫力,阻止延缓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
中医药从参与者变成主力军
17年前,中医药治疗非典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但由于介入较晚,中医药治疗仅为辅助。但2020年新冠肺炎治疗初期,中医药便全面介入,已从17年前的参与者,变身主力军。
蒋健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联防联控机制的成员单位,迅速反应、全面参与,第一时间推荐了包括国医大师、院士在内的8位专家加入到全国医疗救治专家组。同时派出了专家组的部分专家前往武汉,深入一线了解病情、诊查患者、总结规律,指导当地的中医辨证治疗。
截至目前,我国28个省(区、市)630多家中医医院已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由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和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588人到武汉,分别入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江夏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此外,各地中医机构也都积极参与救治工作,所有省份的省级专家组中都有中医专家参与,而且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独设立了省级中医药专家组。
“此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防治疫情的身份已经跃升,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张伯礼表示,中西医协同救治病患取得明确成果。北京等省市治愈出院患者,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武汉中医定点医院也有不少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出院了,尤其对轻中型患者使用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更有针对性。这都是在疫病防治过程中,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的很好例证。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决非纸上谈兵。张伯礼表示,中医药在改善高热、呕恶、便秘症状,在控制病情进展、稳定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靶器官保护、维护心肺肾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作用。
张伯礼说,虽然较SARS相比,此次疫情中医药介入已明显提前,但提前量仍有不足。他认为,中医药在疫情的防治工作中,应该尽早介入并发挥作用。同时,虽然有了中医定点医院,但数量及床位仍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中医诊疗体系。中医药诊疗方法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临床诊疗和研究力量的协同性仍需要优化,进而形成综合性力量。(记者 梁倩 徐海波 北京 武汉报道)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可以说中医药在疫病防治全过程、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疫情全球肆虐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肩并肩站在国际抗疫第一线,仍然坚持中医药研究,疫情反而让我们更紧密了。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形势下,建立中奥抗疫中医药合作研究项目机制十分必要。
2月3日,省卫生健康委下发通知,紧急派驻13支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下沉到全省17个省辖市,深入指导当地危重症患者救治,提升患者治愈率。” 3月20日晚,一封《给支援湖北武汉的河南医疗队队员的慰问信》瞬间刷屏,信件结尾署名省委主要领导、省政府主要领导、省政协主要领导。
“截至4月24日,已成功撤除危重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4例,使用最长时间为35天,年纪最大的患者78岁,撤除单独使用呼吸机的10例,使用最长时间为42天,年纪最大的患者85岁。“发病后10天左右是疾病转归的分水岭,针对血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氧合指标、肺部影像学的变化,及早给予诊治,防止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
个经验,中央指导组决策实施分类管理、科学施治,重症患者到定点医院救治,轻症患者在方舱医院治疗,并且出台了轻型的、普通型的管理规范,还出台了方舱建设标准。个经验,重症救治是重中之重,对于重症患者我们还是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中西结合,但中医配合有的时候是四两拨千斤。
新华社昆明3月15日电 题:叶勇:从非典到新冠,时刻挺在一线的中医急诊人 专家组任务明确,围绕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对武汉的定点收治医院巡诊和指导救治,以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透露,疫情出现四个下降,其中包括每日新增病例下降,疑似病例库存快速消化;疫苗申报临床试验最快4月下旬,时间上和国外同步;磷酸氯喹和中医药救治效果都不错,其中湖北2/3的患者得到中医药救治。
在北京所有的定点收治医院里,一个中医一个西医,两名大夫到患者床边双查房。目前北京所有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都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机制,落实首诊中医药救治方案,北京市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超过87%。
2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了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与会者为疫情中牺牲的医护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默哀火线救治1、中央指导组组织了278支国家医疗队、32395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2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女士介绍,中央指导组高度重视医疗救治工作,组织278支国家医疗队共32395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坚持中西医结合,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推进救治工作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