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0年02月22日10:16  来源:学习时报

5034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肆虐,让我们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应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非正常互动是疫情暴发的深层缘由。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亦如此。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目前虽然还未真正找到,但是在疫情集中暴发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病毒溯源的环境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高度相关。作为病毒的重要载体,能够携带数百种病毒的野生动物不可能主动入侵人类生存空间传播病毒而危害人类生命,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可能要归咎于人类自身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交易以及食用。部分人或出于猎奇炫耀心理,或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滥杀滥食野生动物,这就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疫情的暴发还突显了野生动物管理与执法方面的不足和短板。此外,疫情暴发恰逢农历新年前夕,数亿人次的流动加剧了病毒的传播与扩散。透过这些现象,不难发现,疫情暴发的深层缘由在于人类自身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人类之所以能创造文明,是因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而具有实践创造性,人可以通过实践有意识地去顺应和利用自然。人类虽然创造了文明,但人类同地球所有生灵一样,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大自然不仅是慈祥的母亲,也有无情的一面。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野生动物在生态环境中有其存在的位置和功能,作为同等生存在自然中的成员,人类对其应该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与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与自然和谐共生才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应有的美好场景。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人不是自然的主宰,是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一部分。自然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形成了稳定的自我循环系统,这表明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内在生命力。同时,自然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环境和物质基础。人作为自然界万千生物的一员,需要从自然汲取阳光、空气、水源、食物等必需元素,是“呼吸着自然力的人”。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所言:“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地球诞生以来,病毒已经存在数十亿年,是地球最古老的成员,是地球进化演变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此次引发严峻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此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属类,而冠状病毒也仅仅是庞大的病毒世界的族群之一。由此可见,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时间之久、种类之多是人类无法企及的,无视或任意破坏病毒的生存条件无异于打开肆虐人类的潘多拉魔盒。回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黑死病、天花、埃博拉等众多致命的疫情都曾无情地肆虐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大自然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以创造病毒的独特方式向人类发出警告。在极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的灵长,但是无论如何进化,人类都不可能超脱自然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自诩为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要尊重顺从自然、敬畏热爱自然,维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必须深刻认识到,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以自然规律为根本遵循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路径。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在于始终以自然规律为根本遵循。人类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人类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并且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使得人类获得超越其他生物的力量,当人类掌握越来越多规律时,人类开始忘乎所以地扮演起支配自然的角色,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事实上,对规律实现形式的改变和利用是有限度的,人类的主观意志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替代规律。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自然是具有内在生命力的有机体,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蕴含着稳定的、固有的规定和趋势,由此形成众多的自然规律。病毒历经数十亿年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是自然规律,病毒能够寄生于众多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并与之共生是自然规律,人类感染病毒会危害生命也是自然规律,这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任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捕杀、交易以及食用本该与之和谐相处的野生动物是悖逆自然规律的行为,人类必将受到自然无情的报复。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罔顾自然规律的行为终将自食恶果。由此可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自然规律作为根本遵循,把是否符合自然规律作为衡量人类行为的标尺和底线,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和愿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表明,当前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未形成全面的、透彻的认识和共识。人类对自然的任何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要根植在意识中,更要落实到实践中,形成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关键词: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自然宿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肺炎 内在生命力 新型冠状病毒 人的身体 新冠 恩格斯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除大力节能,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还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李宏伟认为,未来,切实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应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

  • 中经评论:把握绿色发展"新机遇" 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成长春(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昭示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继全面小康之后的奋斗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战略谋划。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发现最美铁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铁声屏障守护“小鸟天堂”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有一颗百年古榕树独木成岛,栖息着夜鹭、池鹭、牛背鹭和小白鹭等40多种约3万只鹭鸟,被作家巴金称为“鸟的天堂”,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之一。

  • 新华社评论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 【地评线】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 期待中国新征程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多国人士认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增强了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为疫情下的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 “国际熊猫日” 看“滚滚”卖萌

    当日是“国际熊猫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Pandaful熊猫社区联合主办题为“关爱熊猫 和谐共生”的主题活动。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10月27日,游客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关爱熊猫 和谐共生”活动现场拍照留念。

  • “天下观”在全球抗疫中进一步彰显

    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构建“仁爱有序”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