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深圳战疫的“科技硬核”——深圳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线出击全力奋战综述④

2020年02月26日17:22  来源:读特

5034

  “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

  “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重要讲话,为深圳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防疫战也是科技战。

  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发挥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和科技创新力,为疫情防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贡献力量。

  防控疫情,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出科研攻坚冲锋令。

  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大数据运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在疫情发现、预警、防治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深圳科技防疫的“硬核”和力量。

  推动大数据加速共享,提升城市疫情防控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科技防疫,精准防疫,离不开大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大数据的核心是互联互通,应用的关键是数据共享。

  疫情当前,深圳大力推动跨领域、跨部门的大数据互联互通,加速共享,在抗击疫情中大显身手。

  公共场所发现感染者,如何及时、准确找到密切接触人,这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月6日,深圳一名公交司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因体征无异常,该司机2月3日仍驾驶377路公交车,在福田交通枢纽到布吉百鸽笼总站区间营运。

  运行线路跨越3个区,全程47个站点,线长点多面广!

  377路大巴(百鸽笼总站-福田交通枢纽)路线图。

  必须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

  争分夺秒!怎么办?大数据助力。该司机确诊当日,深圳北斗院团队立即行动,基于多元公安大数据综合分析,协助公安机关在1小时内快速锁定密切接触者。

  战疫当前,精准的数据尤显珍贵。

  “城能入、家能进,疫情期间,深圳如此良好局面,得益于大数据的充分运用等科技防疫的威力。”华傲数据董事长贾西贝博士举例说,市内交通正常,实施封闭式管理的社区小区、城中村中人们生活没受大的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都在科学有序推进。

  “你好,进入小区请扫码申报个人信息或出示申报后的图码。”日前,福田区华强花园西门,保安员向返深的孙先生递来二维码。

  在数据共享基础上,深圳市多部门共同开发疫情健康状态的“深i您——自主申报平台”,让市外返深、市外来深、自觉不适、高危接触、居家隔离等五类人群一键申报,有助于科学、快速调集防疫资源,实现精准投放。

  一深圳市民正在小区门口出示申报后的图码。

  截至目前,“深i您”小程序累计注册人数达1025万,累计访问量4.1亿次。这些数据,成为疫情态势分析和做好精准防控工作的关键。

  坪山区启用“门体感应器”让居家观察“细、稳、实”,上线“电子通行证”让防疫点管理“快、精、准”;福田区智慧福田率先建立每日一报系统,形成疫情的一张“大报表”,指挥调度清晰明了……全市各区、各防控主体积极运用大数据,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深圳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上有领先优势。”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战疫期间,深圳充分利用大数据先进技术和各类平台,针对防控工作的不同需要,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为市民提供精细化在线服务,积极引导市民、企业网上办掌上办,大力推动各类先进技术应用,夯实了疫情防控工作基础,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科研攻关成果迭出,战疫“科技硬核”凸显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特色

  “加强科研联合攻关。注重科研攻关与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加快研制快速简易确诊试剂、疫苗、有效药物。”

  “发挥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优势,推动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协同创新。”

  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总指挥)王伟中,市长、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陈如桂在会议上、调研中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科技资源,尽快推出抗击疫情的科研成果,2月12日,市科技创新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治”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的工作方案。该方案以“悬赏制”为核心组织开展。

  “这是深圳首次推出‘悬赏制’科研攻关专项,意义重大。悬赏标的以产品和实际效用为导向,不唯论文。”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资助方式灵活是方案一大亮点。方案设置赛马式资助、里程碑式资助、事后资助和揭榜奖励制四种方式,单个项目资助可达亿元。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明显,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华大等科研院所、机构和公司纷纷发力,亮出深圳战疫的科技“利剑”。

  第一批候选疫苗已完成符合GMP标准的样品制备及分装,近期进行相关安全性评价和动物攻毒实验;全球首家单人份病毒检测试剂盒22分钟便知检验结果;全封闭病毒快检自动仪1小时完成样本到报告全流程,已生产逾100万人份的检测试剂盒,在深完成12万人份检测,并已送达文莱、印度、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振奋人心的科研攻关利好消息接二连三。

  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里,两位技术工程师正进行试剂盒检测。

  未雨绸缪。日前,深圳市出台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系列文件,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2000亿元总产值,建成“一核多中心”错位发展格局。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深圳研制的防疫利器AI(人工智能)也是大显身手。

  20日上午,龙华区民治街道樟坑社区出入口。随着“滴”一声响,居民谢女士收起手机顺利通过了安保处。

  这是樟坑社区推出的“防疫排查AI系统”。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杨嘉集告诉记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出入人员健康信息便会即时反馈给安保人员,让疫情防控更高效。

  义警机器人“黄田田”引导交通、指引司机扫描入深车辆登记二维码,智能机器人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隔离病区配送患者餐食、药品及其它物品……战疫期间,纷纷涌现出来的AI技术,堪称深圳科技防疫的“硬核”,彰显出深圳科技企业与生俱来的创新引领意识。

  优必选科技工作人员在深圳宝安鹤洲收费站保障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正在工作。

  疫情发生伊始,深圳的AI企业就加强攻关,抓紧产品研制。

  “利用人脸识别、AI测温、历史轨迹分析、关系图谱分析等AI技术能力,构建城市级疫情态势AI预测模型,我们在保护患者和公众隐私的前提下,助力深圳有效进行确诊病例跟踪、区域疫情监测等工作。”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表示,目前,深圳众多企业推出的AI防疫产品和方案,已在全国多地逐步上线使用,全面助力疫情防控。

  “科技防疫、科研攻关是战疫取胜的根本手段。”市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林祥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充分发挥新兴技术、互联网+模式等优势,加强科研攻关,为各地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凸显了深圳这座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的鲜明特色。同时,全市科协系统、科技社团也积极传播疫情防控的科普知识,推动了全社会科学防疫。

  “互联网+”助力“危中转机”,增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既要严格防控疫情,又要科学有序复工复产。

  如何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深圳向科技借力,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运用,让企业“危中寻机”“危中生机”“危中转机”。

  日前,深圳出台的关于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措施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积极利用云服务、远程办公、线上协作等方式恢复生产。

  深企出手,科技发力。

  作为深圳本土企业、互联网巨头,腾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推出复工复产综合解决方案。

  “为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实现营收,腾讯云第一时间推出了‘云办公全家桶’。”腾讯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包括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帮助企业员工克服信息同步难,实现高效办公。同时,微信上线包括在线问诊、健康上报等功能,企业员工每天即时快速上报个人健康信息,方便企业全面、准确地掌握员工健康情况,做好防疫管理。

  腾讯云推出战疫帮扶计划。

  金蝶云之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计划,通过远程办公手段,三天就在云之家推出“健康打卡”新功能,九州通、海信、万科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下载应用。

  “以前是刷卡进办公室,现在扫手机二维码即可,便捷又安全。”深圳左邻永佳科技创始人彭海星表示,云办公系统上线防疫管理功能,还有最新疫情发布和复工信息,对他们100多人的小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疫情之下,危中有机。彭海星说,公司使用远程办公系统后,打破过去传统管理和运作模式,减少通勤时间,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业务也增长了一倍。“复工后产生的这些可喜变化,真让我没想到。”他说。

  通过市图书馆数字化平台读书、看展,市民群众宅在家中也能享受到深圳丰富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圳多家在线教育平台纷纷推出免费课程……从工作到生活,“互联网+”的技术运用,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助力。

  学生正在体验“云上课”。

  “从战略高度来看,科技防疫的背后,体现的是深圳这座特大型城市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综合应对能力。”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这得益于深圳近年来大力推进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发展和应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响应速度快、灾后恢复迅速的“韧性城市”建设,以及持续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开放合作等领域的工作。

  南方科技大学韩蔚教授对吴思康的观点表示认同。在她看来,深圳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科研攻关等多领域,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防控效果,提振了全市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科技向善,技术赋能。

  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深圳战疫的“科技硬核”,必将助力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编辑 郑蔚珩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肖意 闻坤 陈雯莉 崔霞 甘霖 綦伟 陈晓薇 陈小慧 林捷兴)

文章关键词:人脸识别 疫情防控 硬核 样品制备 图谱分析 黄田田 腾讯 科技硬核 互联网+ 危中转机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立足新起点 推进“十四五”时期立法工作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厚,阐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 刷脸可取90厘米厕纸?这个星级公厕引热议!很多地方都在用

    据今年5月报道,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长虹路的路边公厕就安装了人脸识别取纸设备。据新华社,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表示,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一般来说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 对话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世界需要对我们共同命运的真正觉悟

    拉法兰(Jean Pierre Raffarin)法国前总理、法国政府中国事务特使、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 徐波:戴高乐将军值得钦佩,他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 颜值逆天!老旧小区升级,郑州硬是改造成新的网红打卡地!

    位于郑州市管城区陇海路南,紫荆山路西,全长330米。文章说,河南省郑州市陇海北三街118号院建成33年,头顶电线杂乱似蛛网,院里杂物落满灰,下水道一个月堵两三回。北三街的智慧管理,还有一套人脸识别门禁,这套系统直接和健康码联通,提示绿码方能进入小区。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跑出加速度 驶入人工智能发展“快车道”

    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进展显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超50亿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推动更多智能化产品落地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 人工智能治理需用好“人工”

    近日,人脸识别成为售楼处标配的新闻上了热搜,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乃至有人戏言要戴头盔看房。或许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科技越智慧,就越需要人治理的智慧。

  • 新科技却成老人的“老大难”?白岩松:智能化生活 “等一等”他们的步伐

    人的一生就“生老病死”这四个字,人都会变老,但如果当你老了,却发现由于技术的进步,你出门处处受限,很多事都干不了了,去医院看病得用手机预约,你不会。如果说,自助服务等对应解决的是老人的数字鸿沟,而如何在崭新的院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对应解决的则是成功进到医院后老人友好的感官体验。

  • 不让老人被高科技抛弃!国家出招了!

    王海东表示,一是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保留传统的服务方式。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挂号渠道,一定要保留这个渠道,还要畅通这个渠道。

  • 热评丨让老年人幸福地融入智慧社会,需要长效机制

    地铁里没有“健康码”不能乘车的老人,医院里不会手机挂号不能就医的老人,冒雨交医保却因拿的是现金而被拒的老人,被家人抬着在银行柜员机前进行人脸识别的94岁老人……随着老年人被困在“数字鸿沟”里的问题日益凸显,国家终于出手了。

  • 辛识平: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加快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