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毛杰代表河南在这个会上介绍经验,全国仅4个省市

2020年03月16日11:25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5034

3月11日上午,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视频会召开,教育部设主会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分会场。江西、河南、河北、上海三省一市分别介绍了“停课不停学”、提高普及巩固水平、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

在河南分会场,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副巡视员朱自锋,以及省教育厅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上,毛杰代表河南省教育厅做典型发言。

河南省教育厅

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率先建立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代表河南发言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河南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基础教育在校生2130余万,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担当。一年来,河南省围绕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历史性交账任务,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下大力气补短板、促公平,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一、明晰任务,加强谋划

一是理清交账任务。对标中央文件要求和“十三五”发展指标,深入调研、详细梳理基础教育重点工作,分市县、分学段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及时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

二是压实市县责任。以厅长亲笔信,就公办园建设、控辍保学等重点难点工作,专门致信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的党政“一把手”,明确目标任务,指出问题差距,争取市县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推进力度明显加大。

三是做好顶层设计。以问题差距和目标任务为导向,谋划河南基础教育发展路线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普通高中“1256工程”。省委、省政府即将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 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拟出台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省委省政府还将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创新思路,提出实行城市小区建设学位前置审核制度。

二、突出攻坚,补齐短板

一是聚焦普惠,打好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攻坚战。把“建设1000所城乡幼儿园”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予以重点保障,实现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08所,新增普惠学位14.3万个,将提高普及率2个百分点、普惠率3个百分点。同步部署小区配套园和无证园治理,其中配套园治理由省住建厅牵头。省政府专门印发文件,成立工作专班,以清查整治大棚房和违建别墅的工作方式、工作标准、工作力度,对配套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彻底清查和坚决治理。全省已完成配套园阶段性治理895所,整治无证园3817所。协调省委编办按规定审批设立公办园,保障乡镇公办中心园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安排专项奖励资金,支持推进县域、镇域一体化管理,引导公办示范园举办分园区,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帮扶网络,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首批158所省级示范园分别与158个县(市、区)、316个薄弱园建立帮扶关系。

二是聚焦保障,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攻坚战。抓好台账管控,及时将疑似辍学学生信息分发到市、县,量化包干到每位校长和任课教师,实行“全员班主任制”,精准做好核查、劝返、补建学籍等工作。开展专项行动,会同省纪委把控辍保学纳入“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重要内容,逐级部署推动,逐项筛查核实,逐人对账销号,最终符合劝返条件的14931名辍学学生全部复学。紧盯脱贫攻坚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对贫困县进行重点监测,督促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建立河南省控辍保学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各地工作动态,实现“十天”报表全部电子化,实时同步教育部平台数据。深入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大班、超大班占比分别比去年下降4.65、0.75个百分点。积极推进两类学校建设,使更多的农村学生在家门口接受良好教育。

三是聚焦普及,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实施国家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改造计划,集中力量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贫省贫县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0亿元实施河南省普通高中改造项目,支持非贫困县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编制学校建设项目库,已完成投资100.3亿元,校舍竣工面积374.1万平方米。出台《关于加快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意见》,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行动,大班、超大班占比分别比去年下降21.92、17.86个百分点。在达到国家生师比标准基础上,2019-2021年再增加至少10%的公办高中教师,满足选课走班基本需求。

三、凝聚合力,务求实效

一是强化协调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推动重点任务实施。将配套园和无证园治理纳入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下联动事项;强化教育、扶贫、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控辍保学职责,形成联控联保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率先建立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对普惠民办园实施生均奖补和建设奖补政策。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到省辖市市区不低于每生每年1200元,县城和农村地区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元。授权省辖市级政府动态调整普通高中学费标准,提标后比原标准提高550-900元。

三是强化督导问责。发挥教育督导利器作用,紧盯“控辍保学”“大班额”“普惠率”等难点问题强化督导,为教育政策实施、教育职责落实“保驾护航”。将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列入巡视整改重要内容;建立督导限期整改制度,整改不力的严肃约谈、问责。

外省经验

江西省教育厅

停课不停学:全省“三统一”

不单独组织教师录播课程

江西省教育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要求,强化举措,创新方法,着力解决线上教学涉及的学生能否全覆盖、平台网络能否畅通、课程质量能否保证、上网时间如何科学合理等现实问题,首次成功实现了全省七百余万中小学生在线同时上课,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早谋划,保障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不误”

省教育厅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1月26日就着手研究相关事宜;1月30日印发了《全省中小学2020年寒假及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实行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

二、科学安排,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两促进”

一是科学安排两个阶段。我们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分段安排线上教学。第一阶段:从1月28日起,丰富中小学生寒假生活。开通“赣教云”网络平台所有功能,推送疫情防控知识、艺术欣赏和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等内容,由学生自由选学,不安排课程教学。第二阶段:从2月10日(原计划的春季学期开学时间)起,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教育厅统筹安排全省小学、初中和高中一至二年级学生的线上学习,十个年级每周共安排236节课,覆盖不同版本。各市统筹安排初三、高三年级的线上学习。

二是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将小学学科教学每节课时间调整为30分钟,将初、高中每节课时间调整为35分钟。同时,每天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居家身体锻炼以及眼保健操等内容,还开通了全省心理咨询热线,较好地满足了学生需要,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

三是科学安排教师授课。创新工作方式,实行了全省统一课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的“三统一”。中小学校不再单独组织教师录播课程。省级遴选了第一批389名、第二批167名教师参加录制,截至目前已录制1898节优质课程。除特殊科目外,录课教师均为全省中小学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或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线上课程须经网络集体备课和市、县教研部门指导,由省教研室组织各学科专家组审核把关,既避免了学校“校校是网校”、教师“人人是主播”的现象,又保障了课程质量。

四是科学安排任课教师课后服务。我们组织各校任课教师在家同步参加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利用“赣教云”学习空间、班级群等方式,同步进行课后答疑、布置指导作业,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三、多措并举,保障稳定播出和全体收看“两到位”

一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除“赣教云”网络平台外,我省积极协调广电网络有线电视和江西电信、移动、联通网络电视各开通30个电视频道,共120个专用频道同时播出;还设置了循环播出或回放,让大多数学生在家使用电视机收看学习,有效解决了网络“卡堵”问题,保护学生视力。

二是保障在线学习“一个都不少”。我们及时下发了《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课程收看方式》,并通过省级融媒体、学校班级微信群等方式通知到每一位学生线上学习操作流程。在开播前一天进行节目试播,让学生和家长熟悉操作。省市县教育部门开通热线电话286个,各学校也分别开通热线电话,回答咨询。同时,我们组织学校深入排查,掌握贫困家庭、边远山区学生收看的困难,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据统计,2月以来,全省共解决了924地的网络信号问题,解决了4.1万名学生收看终端问题,解决了28.68万名贫困家庭学生流量资费问题。

三是保障课本发放。考虑到学生使用电子教材不便,我们要求各地因地制宜,“一县一策”、“一校一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课本发放工作。截至3月1日,全省除个别疫情严重地方外,教材已基本发放到位。

自2月10日开播以来,平均每天有630万人通过电视、350万人通过“赣教云”网络平台线上学习(包括家长及外省收看的学生)。

河北省教育厅

划定学校招生的底线和红线

公办民办互不享有特权

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意义深远。河北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要求,通过开展“五个一”行动,全面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努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生态。

一是凝聚一个共识。将中小学招生改革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超前部署,强力推进。去年7月29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后,次日即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汇报了会议精神,提出了中小学招生改革的任务措施。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基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多次就中小学招生工作向各市县政府和全省教育系统进行重点部署,压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各方力量,为推进中小学招生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完善一项政策。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不断完善招生入学政策。今年1月我省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从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等方面对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行为进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将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不得由学校自行组织,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在优先满足审批地入学需求后仍有空余学位的,才可在审批地以外招生,不超地市范围招生,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全部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普通高中阶段,民办高中招生范围以审批地为主,公办民办高中按照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严格落实公参民学校“六独立”要求,原则上不得跨地市招生,严禁公办民办学校混合招生。通过系列招生政策的出台,划定学校招生的底线和红线,建立完善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平等发展、互不享有特权的招生入学机制。

三是搭建一个平台。为确保招生政策刚性执行,我省积极探索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统一招生平台,为规范招生提供技术支撑。2020年投入资金980万元,建立河北省普通高中招生电子平台,将普通高中招生各环节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实现对各地区、各学校招生全过程的实时管控,坚决遏制普通高中超计划、超范围、“掐尖”招生乱象。同时,鼓励各地参照建立义务教育招生信息化平台,实现招生入学“一站式”管理与服务,保障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摇号录取的顺利实现。

四是开展一项整治。自2019年起,将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列入省纪委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任务,围绕提前招生、考试招生、择校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违规招生举报电话和投诉平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地区间交叉互查机制,将明察暗访和受理举报检查相结合,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各地制定中小学招生负面清单,实行台账化管理,明确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让日常监管、重点整治和联合执法日常化、制度化。同时,及时发掘各地在专项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制度规定,巩固扩大专项整治成果。

五是形成一种氛围。通过电台、报纸、微信等多种方式对中小学招生政策和违规招生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充分、深入、细致地宣传解读。同时,指导各地组织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招生承诺书》,加强学校和机构自律;向广大学生家长发放《招生明白纸》,提前告知政策变化,做好政策解读;联合公安等部门和街道、社区提前半年将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和报名流程广泛宣传告知,避免因信息不畅影响随迁子女入学。通过前期持续预热升温,目前已取得学生家长对民办学校摇号招生等改革新政的共识,为招生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八项政策”“十大项目”正在推进

继续当好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

上海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决策部署,围绕提高质量、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为抓手,出实招,务实效,推进义务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政策保障协同。

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借助研制出台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的契机,围绕破解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有8项涉及多部门职能的政策列入上海“实施意见”。

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学校人员配备和编制管理政策,加强市级统筹,建立人口导入区和导出区学校事业编制统筹管理机制。

二是支持师范院校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优化结构,支持综合性大学开办高层次教师教育学院。

三是将优秀青年教师纳入各区人才公寓保障范围,完善教师优待体系。

四是鼓励学校、教师积极申请竞争性科研项目,其中用于人员的经费等收入可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量。

五是加大对跨区集团办学相关人员的保障和激励,探索以学区、集团为单位进行岗位设置并实施绩效考核的模式,鼓励教师在学区、集团内流动。

六是建立符合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师境外研修制度,每年安排一定“因公出国(境)经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境外研修。

七是建立学校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力争3年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完成不动产登记,为校舍改造、更新等提供基础条件。

八是建立各类检查、验收、调查及专题教育活动进校归口管理制度,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

第二,坚持项目导向,以重点带动整体发展。

我们正在推进实施十大项目。

一是“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德育,重点推进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智育,重点深化创新创造教育,推进课题、课程、课堂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三课两改”深化发展。体育艺术,形成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体育艺术项目布局结构,形成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劳动教育,研制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和指导纲要,突出实践养成,推进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

二是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以外教材编、修项目。研制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抓好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实施和保障,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方案研制及非统编教材编写和修订。

三是民办学校招生改革项目。发布2020年上海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意见,重点改革民办学校招生制度,全面落实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区统一管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数超计划数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等要求。

四是中考命题和招生录取改革项目。全面落实中考改革方案,重点是加强跨学科案例分析等命题研究,优化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方式,完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

五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结合教研转型的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培训,重点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信息化教学、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

六是优质均衡发展区推进项目。强化各区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力争5个区通过首轮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

七是提升课程领导力,实施项目化学习行动计划。聚焦学校课程、学科教学、教师教研,整体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出台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促进课堂教学深度转型,探索项目化学习新样态。

八是深化绿色指标评价项目。深入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改革,优化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技术,推动基于科学评价的教育教学改进。

九是数字教材常态化应用。健全数字教材运行保障机制,加强教、研、训有效整合,推进数字教材能够常态化应用。

十是健全家校互动机制项目。推进家校共育,实现家长学校全覆盖,加强分年段家庭教育指导。推动社区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机制,为家长提供公益性指导服务。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综合自人民教育、江西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

    文章关键词:控辍保学 毛杰 考试招生 招生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 生师比 综合素质评价 义务教育 招生计划 课程实施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读书郎的笑脸 教育发展的满意答卷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成效显著,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教育的社会贡献力不断提升。今年,凉山州进一步落实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贫困户子女入学在免学杂费的基础上,每人每天还有3块钱的午餐补贴。

    • 财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12月2日,国新办举行财税支持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发布会上介绍,财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扶贫资金监管取得显著成效,扶贫资金的安全性稳步提高。

    • 今年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61亿元

      为了确保政策落地,税务部门全面梳理了国家出台的110项支持脱贫攻坚税费优惠政策,并发布了政策指引,分门别类列出政策内容、享受条件,把税收优惠政策“打包”送到群众手中。“仅今年1月份至10月份,税务部门落实支持脱贫攻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就实现减税950多亿元,同比增长38%。

    • 【中国的脱贫智慧】“重读 重解 重用”西畴精神丨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清晨,西畴县一中6个年级4400名学生在崭新的塑胶足球场上举行升旗仪式,足球场四周是整洁的校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西畴县按照“要脱贫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扶智”与“扶志”两手抓。

    • 【中国的脱贫智慧】“重读 重解 重用”西畴精神丨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清晨,西畴县一中6个年级4400名学生在崭新的塑胶足球场上举行升旗仪式,足球场四周是整洁的校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西畴县按照“要脱贫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扶智”与“扶志”两手抓。

    • 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近300亿元,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强农村学校吸引力。

    • 脱贫攻坚绘就新疆新图景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估的工作方法,脱贫攻坚取得重要成就。过去,南疆四地州贫困人口多、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渠道狭窄,难以满足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的愿望。

    • 从学前班到高等教育 河北省建成全链条学生资助体系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勇介绍说,2016至2019年全省累计安排各类资助资金252.7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60万人次。河北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校长治校办学能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努力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论 | 决胜脱贫攻坚擦亮“人民至上”鲜明底色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初心不改再出发,续写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成为走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脱贫攻坚,让亿万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也进一步擦亮“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鲜明底色。

    •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厚植教育沃土筑牢民生之本

      “小时候在农村上学,学校是木板房,坐的是长条凳,一位老师要带几个班。”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七星关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教育内涵发展,拔除穷根。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