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绘就中原版“富春山居图”——河南洛阳大力发展沟域经济纪实

2020年03月20日09:18  来源:农民日报

5034

绘就中原版“富春山居图”

  黄河神仙湾沟域经济示范带一隅。 新安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春风拂过神仙湾,绿缀山河赛江南!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黄河神仙湾沟域经济示范带内,漫山遍野的果树冒着新芽,一层层盘山梯田安静地倚靠在黄河之滨,几只白鹭翩翩起舞,曼妙身姿为这青山绿水增添了几分诗意。

  这里曾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区,因人口迁出、村落被淹而变成荒山野滩。2016年以来,洛阳市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将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沟变成了生态环境优美、特色产业兴旺、文化旅游兴盛的宜居之地。“神仙湾,现在真的成了‘神仙’湾。”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洛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农民主体、农旅融合大抓沟域经济发展,打造“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山顶生态林”全景式沟域经济示范带,全面提升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奋力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洛阳为什么选择沟域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又是如何让曾经的穷山沟变成“金饽饽”的?带着疑问,记者驱车于青山绿野之间,探寻丘陵山区乡村嬗变背后的诀要。

  丘陵山区“三农”发展的点睛之笔

  “以前是一个山沟一片穷,现在是一尺山沟一尺金。”回忆起同盟山沟域经济示范带这几年的变化,孟津县会盟镇小集村贫困户王小霞深有感触。在她的记忆里,自己因山沟而贫,山沟也因贫穷而“落寞”。近几年,县里倡导发展沟域经济,孟津梨主题公园、天下秀肉牛养殖基地、银滩休闲农业园等农业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将同盟山一带变得生机勃勃。

  而王小霞,也在天下秀肉牛养殖基地的带动下,通过务工、分红等方式每年收入达到2万元,不但摆脱了贫困,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洛阳,像王小霞这样通过沟域经济带动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洛阳地处豫西丘陵山区,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逾八成,境内山川交叠、沟谷纵横,大小沟岔星罗棋布,仅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谷就超过1.6万条。

  长期以来,洛阳丘陵山区的“三农”发展在许多人心中打上了一个“问号”:“五山四岭一分川”的特殊地貌,造成了交通运输不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上农业耕作难度大、效益低,怎样才能跨过地形地貌这一天然“门槛”,实现乡村发展、农民增收呢?

  更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是,洛阳农村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丘陵山区,不发展可持续性强、带贫效果好的扶贫产业,不找到丘陵山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穷根”就难以连根拔起,“小康梦”也就无从谈起——而这,无疑是洛阳市委、市政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辩证来看,丘陵山区具有日照时间长、河水资源丰富、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优势,这是发展高附加值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在洛阳市委副书记赵会生看来,发展沟域经济,正是将沟谷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洛阳根据自然地貌特点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进行的科学决策,是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点睛之笔”。

  “发展沟域经济,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涵养。”洛阳市副市长王军告诉记者,“我们坚持‘一沟一特色、一沟一产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一个沟域一个规划,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和发展模式。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避免了人工造景。”

  翻开洛阳市地图,各具特色的沟域经济示范带扮靓了全市“三农”发展的基本盘——

  在嵩县九皋镇鹤鸣皂角岭沟域经济示范带,当地通过引进皂角刺深加工龙头企业,已形成集皂角育苗、种植、加工、购销的产业链。“嵩县皂角刺”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丰富着全国的中药材市场;

  在孟津县平乐镇丁沟村沟域经济示范带,鸿基种猪场利用沟内特有环境实现自然隔离,养殖废弃物经粪污设备处理、发酵后,通过埋在地下的一条条管道流入农田做肥料,实现种养循环。这里现有种猪2000多头,年产值近1亿元,为全市生猪生产作出了贡献;

  ……

  据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安占立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33条,累计实现产值54.7亿元,先后带动贫困群众29909人实现增收,有力促进了洛阳丘陵山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发展。

  突出特色,融合出彩

  一条大峡谷,将漫山翠色分为两部。望,云雾绕峰而行,烟云渺渺似仙境;听,溪水叮咚而鸣,伴着几声莺啼,抚摸耳部神经;嗅,清新的空气糅合着一丝青草味,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是栾川县陶湾镇伊源康养谷,不但山明水秀、气候宜人,还建有自行车骑游道、登山步道、五人制足球场等,处处充满运动气息。

  陶湾镇是典型的沟谷地貌,伊源康养谷就位于南沟之内。过去,这里几乎没有什么致富产业,“外面人进不来,里面人出去了不想回来”,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近几年,栾川县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一方面发展果树、竹园、油葵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将农业与文化、体育、养生等元素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穷山沟旧貌换新颜。

  从土坯房到三层小楼,从“过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到现在一年六七万元的收入,陶湾镇西沟村贫困户冯建新做梦也想不到,就这么三四年时间,自己的生活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种着百余棵山茱萸树和一亩多黑药、天麻等中药材,还将自家小楼打造成家庭宾馆,每到旅游旺季,客人几乎前脚跟着后脚。“不出山也能赚到钱,这放在过去谁敢信呀!”冯建新乐呵呵地说。

  “沟谷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蕴含着发展休闲农业的力量。”栾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栾川坚持走“农业+X”的发展路子,不断加强财政投入和规划编制,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了陶湾镇伊源康养谷、石庙镇七姑沟、秋扒乡娄关古镇、庙子镇龙峪湾、三川镇大红川等一批农旅融合的沟域经济带。

  事实上,在洛阳沟域经济示范带里,几乎都能找到三产融合发展的例子。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事节会……每一个沟域经济示范带又凸显自身特色,有的“1+2”,有的“1+3”,还有的“1+2+3”,将农业融合不同的元素,打造出了各具特点的乡村产业品牌。

  “发展沟域经济,就是要突出一个‘特’字和一个‘融’字。”洛阳市农业农村局业务负责人认为,“这是打造乡村产业品牌、提高沟谷品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链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激活主体,迸发生机

  “人气”,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一个高频词。

  在亲身感受到沟谷生活的嬗变后,新安县磁涧镇礼河村村民邓首科同多数受访者一样,发出了“人气变旺了”的感叹。邓首科在礼河村的河南天兴生态园务工,眼看着从前草木稀疏的沟谷里种满了樱桃树,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硬化路,杂乱的土坯房变成了整齐的砖瓦房,不少进城务工的乡亲们回来了,每年还有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昔日的冷清和破败一去不复返。

  让这一切发生巨变的功臣之一,便是河南天兴生态园总经理刘现宽。刘现宽早年在城里从事建筑行业,后来在新安县政府的引导下,决定“把握沟域经济的政策红利,返回家乡干一番事业,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回到礼河村后,他和朋友经过考察,看准了村庄附近的自然条件和河南主要城市的水果市场需求,决定发展樱桃产业,于是流转土地创办了河南天兴生态园。生态园的发展,不但改变了村庄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还带动了周边300多人就业,并为有经营意愿的农民提供果树实用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其中,带动了100多户贫困户开展果树种植。

  “从长远看,刘现宽带动了更多的农民投身沟域经济发展,增强了他们创业的信心和能力,这是让特色产业能够可持续的重要一环。”新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探索沟域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效应,让群众跟着能人“跑”、能人跟着市场“跑”,在乡情乡愁的联结下,能更好地实现资金回流、项目回迁、技术回拢。

  沟域经济谁来干?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洛阳的一个重要经验在于,不是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下乡,积极培育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在王军看来,培育、壮大、激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沟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农业农村部门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而沟域经济发展,也加快了丘陵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聚了新动能。

  从现实效果看,沟域经济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产业范畴,渗透到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安占立告诉记者,单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而言,全市沟域经济示范带新栽植绿化苗木132万株,整治河道62.6公里,整修生产路85公里,安装路灯7869盏,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2处,改厕9180户,大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产业兴、人气旺、环境美……一幅中原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在洛阳广袤的乡村徐徐铺开。

文章关键词:丘陵山区 三农 沟谷 富春山居图 人气 特色产业 点睛之笔 皂角刺 果树 hylanda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