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重庆渝北:“双十万工程”探索破解丘陵山区乡村振兴难题

2020年04月08日21:19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社重庆4月7日电  题:重庆渝北:“双十万工程”探索破解丘陵山区乡村振兴难题

  新华社记者周凯

  手持电动割草机、戴着护目镜,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63岁的贫困户魏庆禄在果园里熟练地除草。拿锄头干了几十年农活的他,没想到如今能操作现代化的农具,“我以前种水稻、玉米,仅够口粮,前年村里果园和合作社建起来了,我在这里务工每天有100元,还拿出土地和现金入股,今年就有分红了。”

  走进青龙村,经统一风貌改造,一栋栋白墙青瓦、庭院整洁的巴渝民居古朴中透着乡愁。河岸两侧和山坡梯田上,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果树下装有智能水肥滴灌系统。村支书黄志说:“3年前村里可不是这样,这些果园此前是高低不平的荒地荒山,多数村民外出务工,部分居民点道路狭窄、环境脏乱。”

  渝北区是重庆主城区之一,南部为重庆市核心城区,北部为广阔的农村和山区。“馒头山、巴掌田”的西南丘陵地形,制约着渝北区农业农村发展——地无三尺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低,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土地撂荒突出……

  作为重庆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渝北区近年来结合土地整治、农村“三社”融合以及“三变”改革,提出到2022年栽种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村景区化、农民职业化水平,探索丘陵山区乡村振兴路。

  “得益于‘双十万工程’,我们村建起了近2000亩的高品质晚熟柑橘果园,今年试挂果,后年进入丰产期,预计每户村民增收上万元。村民和村集体以土地、现金入股成立合作社,购买了挖掘机、植保无人机等。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民宿、采摘、垂钓等农旅融合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黄志说。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让农田地块小并大、陡变平,便于机械化耕种,因此渝北区大力开展土地宜机化整治。木耳镇金刚村74岁的村民尹兴明一家有8亩地,他指着村里一片片平田和梯田说:“我的土地原本在小山坡上,田坎窄,锄挖肩挑累死人不说,种地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整治后土地平了、成片了,拖拉机都能开进去,全都种上了果苗,果苗下又套种蔬菜。我在果园务工,一天有100元,比以前轻松得多!”

  “乡村振兴关键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把村民组织起来,壮大集体经济!”金刚村村支书石元深有感触地说。他介绍,在“双十万工程”配套项目支持下,去年全村504户农户以2800多亩土地、137户农户以67.5万元和村集体以30万元入股成立生产互助股份合作社,承接土地整治工程,发展柑橘4000多亩,并建起了有机肥厂、苗圃场,当年村集体经济就收入137万元,其中50万元分红给村民。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渝北区以“双十万工程”推进国土绿化,提高生态“颜值”,发展乡村美学经济。木耳镇良桥村位于高山上,全村退耕还林地有4600多亩。村干部吴建全说:“今年我们将栽种1200亩雷竹林,3年后亩产竹笋约3000斤、产值1万多元,让山林增绿、群众增收。”

  大湾镇金凤村曾因地处偏远、发展滞后,2300多名村民中住在村里的只有400多人。记者在该村看到,在整治后成片的梯田上,村民们正在抓紧栽种桃树。“在村里已有400多亩桃园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集中劳动力成立合作社,累计将3000多亩荒地整治出来成片种植,打造以桃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吸引了100多名村民返乡发展。”村支书路良敏说。

  截至今年3月底,渝北区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3.5万多亩,栽种经果林2.6万多亩、生态林4.8万多亩。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渝北区以“双十万工程”为抓手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景观化的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力争走出一条丘陵山区乡村振兴路。

文章关键词:丘陵山区 重庆渝北 双十万工程 巴渝民居 乡村 村民 果园 渝北区 重庆主城区 栽种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