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0年03月31日08:09  来源:河南日报

5034

  编者按

  截至3月30日,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1281名队员全部回家,河南白衣战士两个多月的武汉战“疫”画上圆满句号。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黄河儿女的刚健风骨,弘扬了焦裕禄精神的为民情怀,体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展示了出彩河南人的精神风貌。

  让我们走近这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倾听他们践行责任与使命、收获温暖与感动的故事。这一次,我们不仅能看到他们亮如星辰的双眼,也能看到他们洋溢着爱与希望的笑颜。

 

  石磊 38岁

  河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三临时党支部书记、黄河三门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责无旁贷。

  再写请战书继续战斗

  2月15日下午,由许昌、漯河、三门峡医护人员组成的河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05名队员奔赴武汉。在江汉“方舱医院”奋斗23天,3月9日下午,顺利实现休舱。

  休舱后,我和队员们休息待命。疫情尚未结束,武汉还有一些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救治。面对疫情,我请战到定点医院继续战斗。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虽然经历了20多天的奋战,身体有些疲惫,但我的精神头还很足,因多次进入“方舱医院”工作,我已经熟悉了诊疗流程,有能力有信心承担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想继续投身抗疫一线。

  我是一名呼吸科医生,有着十多年呼吸与危重症临床经验,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责无旁贷。

  3月14日上午,我所在的医疗队队员纷纷写下请战书,立下“疫情不退,我们不归”的誓言。遗憾的是,按照工作部署,我所在医疗队没有被安排新任务。虽然没有留下继续战斗,但我相信一定会迎来战“疫”的最后胜利!

  在江汉“方舱医院”工作的23天里,作为医疗队医疗组队员,我和舱里患者打交道较多,除了常见的医疗服务外,还要安抚、缓和患者情绪。虽然每天身体很累,但只要战胜疫情,这一切都很值得。

  现在我已经回到河南,还有一些治愈患者向我发来感谢短信,让我感觉非常暖心,这种爱,让武汉这个英雄的城市更加壮美!(本报记者李凤虎整理)

 

  程雅新 22岁

  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洛宁县中医院儿五科护士

  勇敢迎接挑战就是年轻人应有的样子!

  这次换我们保护祖国

  我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在武汉战“疫”一个多月,我经历了从不安、焦虑、手足无措,到适应、有序、一切向好。

  刚到武汉的时候,我心里没有底。“只能前进,勇敢迎接挑战就是年轻人应有的样子!”我给自己鼓劲加油。

  我清晰记得第一次进入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的情景。我是晚上8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的夜班,进舱后,没过多长时间,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呼吸有点困难。千万不能慌!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按照护理规范工作,我的心跳逐渐平稳下来。下班出舱后,我的内衣被汗水浸湿了,耳朵也被口罩带子勒得生疼。

  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治愈出院,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的一个关键步骤。患者

  在接受咽拭子采集时,需张口暴露咽喉部位,呼出的气体很可能带有含病毒的气溶胶和飞沫。2月17日下午2点,我进入“方舱医院”,为患者采集咽拭子样本。开始对第一个患者采集时,我心里有点慌,但我立即在脑海里“演练”了一遍采集培训方案中的流程,冷静下来,顺利做完第一个样本采集,患者还为我点赞。我独立完成了34名患者的咽拭子采集任务。熟练掌握咽拭子采集,是我在“方舱医院”里最大的一项业务技能收获。

  让我最激动的一件事是我在武汉抗疫一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入党,今后我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月19日,在离别武汉的现场,一位志愿者大叔举着“豫你同行,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牌子,流着眼泪,不时向河南医护人员鞠躬。这时,我也是泪流满面,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英雄的武汉人民!(本报记者李凤虎整理)

 

  李桂梅 50岁

  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我多撑一会儿,也许就能多救一个病人。

  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赛跑

  3月2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最后一名病人治愈出院,我们所在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东病区关门。

  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零复阳,这是我们53天日夜坚守的成果。

  2月2日,我偷偷背上行囊,瞒着年迈的母亲,跟随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集结武汉。我们第二天就进了病区,晚上9点开诊,收治了三十多个病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行动极其不便,就像一只陀螺转个不停,一夜没闲着。

  我有轻微的哮喘病,穿戴全套防护装备总是呼吸不畅,因为头晕缺氧,干一会儿我就不得不靠着墙歇一会儿,队友们劝我回去,但我想,我多撑一会儿,也许就能多救一个病人。

  我们援助的院区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点,这些病人年龄偏大、病情较重并伴有基础病。记得病情最重的一名95岁患者,已经上了“呼吸机”,老先生因基础疾病较多、年龄偏大,病情变化特别快,大家一直守在他的旁边,一边安慰他,一边进行抢救。遗憾的是,老先生还是走了,我们最终没能挽救他。那一天,我在病区待了近8个小时,远超过计划工作4个小时的时间。

  看到病人去世,医护人员往往心情压抑沉重无助。可是我们没有时间放任悲痛,在重症病区,我们就是在和死神赛跑。近两个月时间,我们治愈出院57名患者。

  作为第二批医疗队的护理组组长,我在武汉做的点点滴滴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只是把战场从安阳转移到武汉。在同济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50多天里,我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神圣的职业,能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留下自己拼搏的足迹,也是人生最美的修行。(本报记者刘晓波整理)

 

  王育勤 53岁

  河南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副主任

  战‘疫’有我,何其有幸!

  河南中医抗疫有力量

  在武汉战“疫”,“睁开眼就干活”的状态我持续了一个多月。

  2月10日,我跟随国家(河南)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豫二病区,很多患者刚进“方舱医院”时,内心恐惧、焦虑、失眠、寝食难安。患者必须休息好、吃好,才能尽快恢复体能,才有抵抗力。我们采用了中医综合治疗的手段,除了汤剂,还用如穴位按摩、经络拍打、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调整病人身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采用的干支耳位贴敷疗法除了能明显改善新冠肺炎病人的咳嗽、咽部不适、胃肠道症状外,患者既往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有些紧急突发病症也能明显缓解。我们的特色疗法被写进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中。

  因为我的耳贴技术有较好的疗效,病人纷纷要求耳贴治疗。在舱内给病人贴耳贴较平时困难得多,往往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贴到后来,3层手套能磨破2层,只好在外面贴上胶带继续工作。

  在“方舱医院”,我不仅和许多病人无话不谈,还收获了一段师徒情谊。3月9日,江夏方舱举行战地收徒拜师仪式,我收患新冠肺炎康复后又第一批献血浆的胡雯医师为徒。休舱后我们师徒二人转战普安山康复驿站,对出院后的病人进行后期中医康复治疗,减轻、减少后期肺部并发症,并对这些病人进行长期跟踪观察研究。

  驰援武汉的日子,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医生,国有殇民有恙时,战“疫”有我,何其有幸!(本报记者刘晓波整理)

 

  周正 46岁

  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是我们冲锋陷阵的时刻!

  病房就是我们的战场

  1月25日晚,当医院发出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时,我还在驻马店正阳老家和父母团聚。接到通知后,我义不容辞、主动请缨,于当晚便返回郑州待命。

  1月26日,我有幸顺利成为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并被任命为医疗组组长,于当晚抵达武汉,对口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到达后的第二天上午,经过紧锣密鼓的防护知识培训,下午就和四院的相关部门进行对接,争取尽早进入病区。

  1月28日,我们接管了四院第一个病区30张床位,但这远远满足不了患者需求。医疗队主动加压,相继接管了三个病区,并且每个病区的床位由30张增加到37张,三个病区总床位111张。

  这是我们这个医疗队的工作极限,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我每天都到病区查房,和大家一起“四班倒”。只有掌握第一手病人的资料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我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除了治疗,还要帮助患者做心理疏导,工作量是平时的两三倍,每次返回驻地都是大汗淋漓、精疲力尽。

  因为是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病区时,没有现成的临床救治经验可循,我们就组织医疗专家结合国家诊疗规范,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制定了“一人一案”的治疗策略,建立了三级医师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还提出了关口前移、预防炎症风暴阻止病情恶化的具体举措。

  通过我和队员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河南医疗队收获了病人的认可和信任,多次收到病人的表扬信。在两个月抗击疫情期间,我们共收治患者23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病人131人,占57%,治愈出院213人,治愈率达到92%。

  3月26日,当我们离开武汉的那一刻,过去两个月在病房奋战的日日夜夜,像电影蒙太奇一样在脑海中浮现。

  回到单位,我会给我的学生说:“病房就是我们的战场,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是我们冲锋陷阵的时刻!”(本报记者杨晓东整理)

 

  王一凡 32岁

  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把自己的责任守住

  别时刚立春不久,归时已春暖花开。转眼间,我已经离开儿子50天了。3月19日,我随同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回到郑州,目前正在隔离休养。

  2月9日,我接到医院通知前往武汉支援。儿子那时刚过完两岁生日,临走之际,看着调皮可爱的儿子,我抱着他紧紧不放,亲了又亲。我拉着行李箱走出小区,不敢回头看,怕回头看见儿子,就迈不开两条腿。

  “儿子,你年龄还很小,不要埋怨妈妈狠心。妈妈想对你说,救死扶伤,就是妈妈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责任。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妈妈就需要挺身而出,不能当逃兵!”到达武汉后,我在工作日记中写下这一段话。

  我是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医生。2月14日下午,我和所在医护组队员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凭着多年临床经验,我很快就熟悉掌握了“方舱医院”的工作流程,并和一些患者建立了良好关系。在舱里,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每次听到这些话,内心就充满了力量,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我们顺利完成支援任务。回想这段经历,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但每次在微信中看到天真烂漫的儿子,心里都有点酸楚,或许是出于对儿子缺少陪伴的愧疚。

  “儿子,因为工作关系,妈妈陪伴你的时间比较少,长大后你会理解的。疫情来袭,妈妈作为一名医生,能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祖国、回报社会,我感到很自豪!你以后也是一样,无论选择什么职业,记得一定要坚守职业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是我想对儿子说的话。(本报记者李凤虎整理)

文章关键词:方舱 病人 新冠 新任务 病区 队员 疫 肺炎 医疗队队员 出院 责编:付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品牌 成色更足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车成功试跑,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正式下线……今年,中国中车接连推出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新产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表示,企业应努力做好做精主责主业,不断推出更加精良优质的产品,为品牌大厦添砖加瓦。

  • 故事里的中国丨张伯礼这张“偷拍照”首次公开,其中一个细节太催泪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丨“人民英雄”张伯礼学生黄明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年过古稀 心如朝阳  2020年2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张伯礼院士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

  • 好美的爱情,又甜又暖!河南俩援鄂医疗队员喜结连理

    “希望疫情结束,医院能给我分配个男朋友。党委书记赵玉兰和工会主席付云为这对即将结婚的新人送上鲜花和祝福  这个爱情故事还要从踏上武汉的那天开始讲起。”被队员们称为“申妈妈”的护士长申华坐不住了,队员们结束抗疫工作返岗上班后,她决定当次红娘。

  • 非洲青年:这些“中国建造” 是中非友谊的见证

    在非洲很多地方,“中国建造”赫然可见:加纳的国家剧院,疫情期间尼日利亚的方舱医院,苏丹的友谊大厅……谈及中国援建,非洲六强选手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些“中国建造”,凝聚了中国建设者的心血,更是中非友谊的见证。

  • 刚刚!该地宣布停课,方舱重启!郑州发布最新疫情防控提醒!

    首次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强制要求11月1日至21日曾到过14家指定跳舞场所的人士进行核酸检测,违反者罚款等。在郑州入境后进行集中隔离的外地居民,隔离期满后不逗留,应尽快返回目的地,配合当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谱写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  在中国中冶承建的斯里兰卡中部高速公路第一标段项目现场,一条宽阔的路基在椰林掩映中向远方延伸。斯里兰卡《每日镜报》日前报道说,在中国企业修建的中部高速公路完工后,从康提到科伦坡的路程将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

  • “谱写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  在中国中冶承建的斯里兰卡中部高速公路第一标段项目现场,一条宽阔的路基在椰林掩映中向远方延伸。斯里兰卡《每日镜报》日前报道说,在中国企业修建的中部高速公路完工后,从康提到科伦坡的路程将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

  • 来云上农业试验场,看未来智慧农业长啥样?

    有了云棚系统根节点,远在山东寿光的野虎蔬菜合作社的产业园便有了数据支撑,农户不再依靠经验种田,而是依靠精确的数据种田。除了云棚系统试验区,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还布局有智慧网格试验区、都市农业试验区,涵盖多种作业场景。

  • 这个展览,让人红了眼眶...

    在观展的观众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是曾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援鄂医疗队员,或是解除隔离的留学生,又或是展品提供者、亲历疫情的市民。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疗队刘青玲携三位队友,从西安来到展览现场,看到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告别家人奔赴一线,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 医之大者 为国为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临危受命,于1月27日飞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抗疫前线奋战了80多天。除了新冠疫苗,陈薇还率领团队研发新药,加紧研制针对特异性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单抗药物。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