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未曾走远……

2020年04月05日20:03  来源:军报记者

5034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相思。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

嫩绿的新芽昭示着勃勃的生机

逾越黑暗的寒冬

我们更加思念缺席这美丽春天的人

那些英勇无畏的“可爱的人”

他们永远地留在了某一段特殊的岁月里


这个清明

我们或许无法像往常一样

瞻仰一座座高大的纪念碑

为亲人的墓碑拭去灰尘

但我们也在用特殊的方式

缅怀英雄、告慰先烈


那些“可爱的人”

永远住在我们的心中

是这个民族

永远续写传承的精神图腾





寻找,让无名烈士不再无名


每年清明节前,驻守在西台山岛的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一连官兵,都会来到一水之隔的东台山岛,祭奠一位无名烈士。然而,烈士的英名60多年来却无人知晓。


△将山花撒入海中,连队官兵祭奠兰桂森烈士。


“让无名烈士不再无名。”“接棒”连队指导员的闫蒙蒙把这件事记挂在了心上,开始了他的寻找之旅。联系连队退伍老兵、走访世代生活在此的岛民、翻阅烈士名录……几经周折、反复核对,闫蒙蒙终于确定无名烈士墓的主人——1958年在抗击台风中不幸殉难的兰桂森烈士。


今年初,在旅队的帮助下,兰桂森烈士的亲人终于来到岛上祭奠,了却了一家人牵挂半个多世纪的心愿。清明节前夕,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组织部分官兵和烈士家属登上东台山岛,举行了庄严的立碑仪式,墓碑上,无名烈士终于有了名字。



↓↓

一场迟到62年的祭奠:寻找,让无名烈士不再无名

(点击蓝字查看完整故事)













从河北唐山到广西玉林,两千多公里的路途,30多个小时的旅程,55岁的梁瑞素终于来到了哥哥的墓前祭扫。2019年清明节,经过30多年的漫长等待,第一次有亲人为梁瑞聪扫墓。


▲30多年的漫长等待之后,亲人第一次来梁瑞聪烈士墓前祭奠扫墓。梁英海 摄


2018年,一场军地联手“寻找无名英烈”活动在广西玉林启动。寻访团先后踏访湛江、广州、玉林、桂林四地市,向上百位知情人员了解核实情况,终于和千里之外持续寻找哥哥下落30多年的梁瑞素取得了联系。从梁瑞聪生前连队副指导员潘太锋的口中,梁瑞素第一次知道了哥哥牺牲的经过。


▲寻访团准备出征前,在玉林军分区留下合影。(资料图)


虽然梁瑞素和寻访团都没能确认梁瑞聪烈士的遗骸所在,不过,在寻找的过程中,一个真实鲜活的“梁瑞聪”,在人们尘封的记忆中“复活”了。


↓↓

寻找“无名”英烈: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点击蓝字查看完整故事)


无名烈士的寻访过程

不仅仅是寻访一个名字

更是探寻一段故事,延续一种精神



重逢,遥远的你其实离我很近


“爸爸,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护士,上个月,我还主动报名参加抗击疫情救援……”时隔一年,何语嫣再次“见到”了爸爸,与去年跋涉川藏线来到爸爸墓前不一样的是,今年,她只能通过电波向爸爸倾诉思念。



20年前的春天,何春光驾驶的运输车在任务途中突遇险情失控冲向帕隆藏布江,危急时刻,他奋力将战友推出驾驶室,自己却将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那时,他的女儿何语嫣仅出生两个多月。


△2019年清明节前夕,何语嫣在西藏波密县烈士陵园描红墓碑。(资料图)


多年以来,由于进藏条件艰苦,直到2019年清明前夕,何语嫣终于在母亲和姑姑的陪同下踏上了寻根之路。即便高原道路条件改善,“重逢”之路仍然充满了艰险。海拔近五千米的山口上,车辆遭遇暴雪封路,几乎无法前行……经过两天的辗转,克服严寒、晕车、缺氧等不适,一别19年,在何春光的墓碑前,他们一家人终于“重逢”。


↓↓

这是一场阔别19年的“重逢”……

(点击蓝字查看完整故事)













在同样的时间踏上追思之旅的,还有行程4000多公里跨越大半个中国,从家乡江苏扬州到西藏错那的胡博文和他的妈妈。为了给小博文一个幸福的童年,周忠艳将丈夫胡永飞牺牲的消息对孩子隐瞒了10年。


△母子俩翻看胡永飞的旧照 王旗红摄


2009年6月24日,时任边防某团汽车队队长的胡永飞带队执行运输任务。车队行驶至一处悬崖峭壁,突遇塌方,一块巨石砸向胡永飞驾驶的汽车。危急时刻,他奋力推开战友,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牺牲时,儿子胡博文刚满16个月。


△周忠燕将丈夫的军装带上拉则拉哨所王旗红摄


“妈妈,我想去高原找爸爸,我觉得他还守在那里。”去年清明前夕,周忠燕母子踏上雪域祭奠的追思之旅。登上海拔4088米的拉则拉哨所,胡博文爬上哨楼,对着雪山呐喊:“爸爸,我来看你了。”


↓↓

泪目!爸爸,遥远的你,原来离我这么近

(点击蓝字查看完整故事)


跨越时间的长河

英烈的生命已经逝去

但他们的精神会在亲人

乃至更多人的世界中传承和永生



守望,成为你们的眼睛,看这“可爱的中国”


数十年来,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程樟柱,无数遍地向人们讲述着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019年3月28日,程樟柱在纪念馆内给学生讲故事。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龙头山是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被俘之地,1954年政府修建此馆以纪念方志敏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1968年,因意外伤残退伍归来的程樟柱,以“没为国家做多大贡献”为由婉拒部队提供的疗养待遇,到离家30余公里外的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当管理员。此时,他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为0.04。


△ 3月27日,程樟柱在纪念馆内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行礼。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对于程樟柱而言,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写下的期许,是比一辈子守护纪念馆更贵重的誓言承诺。


↓↓

半个世纪的守望,只为心中“可爱的中国”

(点击蓝字查看完整故事)













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山镇玉泉路北段,有一处松柏成荫的幽静小院。这里,便是伤残老兵张顺京坚守的“阵地”——华山烈士陵园。


在陵园两侧,196位烈士静静躺在墓碑下。


1982年,张顺京第一次来到这里,眼前是一片荒芜。因长期无人打理,这里四处杂草丛生、坟堆交错……眼前的景象让这位伤残老兵心里不是滋味。刚刚经历过生死之战的他,眼眸里装的满是战场的炮火硝烟和战友牺牲时的壮烈。这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和牺牲的战友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2019年清明节前夕,张顺京为前来祭奠扫墓的人们讲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没人守,我来守!”这一守,就是30余年,13000多个日日夜夜。张顺京拖着瘸腿,带着妻儿,始终像身后的华山主峰一样,守护着这一方天地。


↓↓

37年,他“好好活着”,只为守护不应该被遗忘的他们......

(点击蓝字查看完整故事)


数十年的守护

上万个日日夜夜

他们成为先烈们的眼睛

守望着“可爱的中国”



-----

-----

因为尊崇,所以踏上波折的寻访之路

因为牵挂,所以跨越千里也要“重逢”

因为信念,所以付出一生无悔坚守


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只要我们记得

那些长眠的英烈就未曾走远……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综合解放军报、军报记者、学习军团

编辑:向晓昕

编审:张华婧;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关键词:重逢 可爱的中国 梁瑞聪 2019年 帕隆藏布江 方志敏 连队 阵地 接棒 可爱的人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这场父子“重逢”,他们等了14年

        这是一次  时隔14年的“重逢”  这是一张  迟到14年的全家福  一位14岁少年  与牺牲父亲的战机合影  14年前  

    • 179天,生死之交武汉重逢

      前方到站武汉站。10 月 1 日 11 点 10 分,在武汉站,彭博接到了分别 179 天的潘纯,赶紧上前迎接三度将自己从死神手中抢回的救命恩人。

    • 用书写让妈妈“永生”,“厨房奶奶”的高光时刻

      番茄红色的封面、带着重影的书名、淡黄色的复古书页……拿到《秋园》的第一感觉是朴素。不仅仅是催泪  2007年,《秋园》书稿完成后,杨本芬把它留在了南京,交给二女儿章红处理。

    • 新影像丨你的风采——中国共产党青葱岁月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中国早期电影人用极其珍贵的胶片,记录下革命圣地延安的重大政治和社会生活,也记录下中国共产党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 历时5个月,终于找到救命恩人!真实身份是

      两个男人的“重逢”感动了许多人今年1月6日河南洛阳孟津县村民王朝立在黄河边连人带车落入水中危急时刻幸被一路人救起随后他花了近五个月时间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