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金融委58字定调资本市场,坚决打击欺诈、提升活跃度

2020年04月11日11:38  来源:央广网

5034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4月7日召开第25次会议,对下一阶段五大重点任务做出部署。包括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引导资金支持中小微及民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提高中小银行实力、防范境外风险向内传递等。

  “疫情发生以来,金融委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障经济运行、资本市场稳定,效果显著,体现了金融委的优势。”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国外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国内资本市场相对稳定,有效隔离了外来风险。

  对于金融委会议提出的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潘向东认为是比较新的提法。“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体现在其一边连接着投资者和社会资金,一边连接着实体经济和上市公司,从本质上来说,资本市场通过预期来影响经济行为主体。”他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精选层完善等都在进行,多层次市场正在逐步成为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

  针对会议所提的“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潘向东认为,新证券法实施之后,资本市场违法成本提高,有望强化优胜劣汰,避免瑞幸咖啡、康美药业等类似造假事件再次发生。

  多项宏观政策可期

  金融委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经济金融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我国疫情防控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又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基于此,下一步要重点推进五大任务。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三是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四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增强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五是高度重视国际疫情和经济金融形势研判应对,防范境外风险向境内传递。

  潘向东认为,得益于前期政策组合,国内经济3月经济较2月明显好转,4月有望继续好转。而且近期国内资本市场相对稳定。以“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方式支持实体经济、资本市场,使得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保持了相对稳定,有效隔离了外来风险。

  但是,未来疫情如何演变是个未知数。在他看来,发达经济体疫情演化超出预期,成熟经济体不仅没有有效避免瘟疫的蔓延,而且还有加速的趋势。这些国家医疗资源相对充裕,应该不会有极端事件的产生。但对于医疗资源缺乏、卫生环境相对糟糕一些的发展中经济体,情况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导致中国面临双重境外风险向内传递的可能。一是国际疫情导致世界经济下行加剧,冲击我国国际贸易;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可能通过情绪、资本流动、资产互持、跨境贸易等渠道冲击境内市场。因此,国内仍需要做好政策对冲。

  “政策工具的推出首先是需要有底线思维,就是避免发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损。为此,我们的经济政策出台先不需要探讨如何采用刺激政策去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要达到多少,而是要有限的政策工具去保就业和保民生。”潘向东认为,只有等全球疫情有趋势性改变的时候,我们才步入再启用“非常时期危机增长模式”的时机。

  宏观政策方面,预计财政货币将继续发力。潘向东分析,央行多样货币政策工具依然可期。一是降息。他预计,4月中旬央行在MLF续作方面将会大概率下调MLF操作利率20BP,随着“OMO—MLF”下调20BP,4月20日商业银行一年期LPR报价大概率也会下调20BP,5年期LPR也将会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中长期贷款利率也将显著下行。

  二是降准。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存款准备率依然在9-12.5%,存在进一步调降空间。三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疫情之后,央行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规模总计1.8万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5BP,预计未来还将运用低成本的普惠性资金支持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四是加大债券融资支持。此外,4月积极财政政策将接力货币政策发力,其中上调赤字率、加大专项债发行、特别国债等,以及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中新增一期十年国债发行,并将50年国债发行时间提前至5月份,预计都将推动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

  多举措支持中小银行

  当前经济金融面临较大挑战,如何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个制度性难题。从金融委会议内容来看,提高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是两大重点完善方向。

  潘向东提出,这次会议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二是支持中小银行发展。

  他分析,这次疫情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大,这会间接冲击到中小银行。后续的定向降准,有助于缓解中小银行的资金压力,保障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缓解中小银行的惜贷行为。后续可能还会支持银行发行金融债等方式补充资本,增强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但不容忽视的是,疫情冲击下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将会显著增加。

  “2019年包商银行、恒丰银行和锦州银行被监管,暴露出过去中小银行快速扩张,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一些资质差、盲目扩张、经营效率低的中小银行正在成为金融系统结构性金融风险隐患,2020年监管部门将会差异化政策支持中小银行发展,降低整体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潘向东称,目前农商行不良率超过4%,城商行不良率出现反弹,均是资产质量下降的标志,因此,需要持续关注中小银行流行性风险带来的局部冲击。

  此外,表外资产回表加快和监管趋严等形势下,中小银行不良处置压力极大,其中农商行和城商行化解不良压力更大。因此对于违约率较为集中的民企,需要积极通过建立纾困基金化解;还要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提高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力度;以及放松MPA考核,适度提升监管部门对中小银行不良率的容忍度。

  他分析,在疫情冲击下,中小银行不良率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单一,还面临息差被压缩不断向实体经济让渡利润的困境。因此,为了激发中小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在资本补充工具方面,可以采取五方面措施。

  一是多渠道加大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留存、配股、增发、IPO、可转债等方式;二是加大中小银行其他一级资本的补充,鼓励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等;三是加大中小银行二级资本补充,鼓励中小银行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及二级资本债等。

  四是加快资本补充工具创新、拓展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五是中小银行存款比重较高,为了降低中小银行负债端成本,避免套利,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来降低中小银行负债成本,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资本市场重点发力

  与间接融资市场压力集中在银行不同,直接融资市场风险分散功能更强。金融委会议针对资本市场,提出了58字要求。

  即,“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潘向东认为,发挥枢纽作用,首先资本市场要稳定。资本市场一边连着投资者和社会资金,另一边连着上市公司和实体经济,本质上是通过预期来影响经济行为主体。

  基础制度建设方面,可以观察到,目前以注册为主线的改革正在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新三板精选层申报已经启动,科创板上市标准和交易制度正在完善,再融资“松绑”。监管政策进入趋于放松管制的周期。根据金融委会议所提,预计还将有更大范围的限制措施将被取消,市场化迎来更大空间。

  “创业板注册制顺利推行将是资本市场重头戏,同时新三板精选层也会极大激励创新企业的融资能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逐步成为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潘向东称。

  放松管制的另一端一定是强监管。近期A股市场康美药业等造假案遭查处、中概股瑞幸咖啡造假被坐实,都引发市场对注册制下上市公司质量的担忧。

  金融委此时提出“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被认为是强化市场监管的信号。

  潘向东预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处罚力度将加大。“尤其是新证券法实施后,很好的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长期违法违规成本低的痛点,未来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来加强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逐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形成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避免类似瑞幸咖啡、康美药业等这样的造假事件再次发生。”他预计,后续还将继续修订《刑法》、《公司法》等,完善法治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此外他认为,取消限制、提升活力,还体现在金融开放方面。

  “我国目前已经取消了证券公司、基金外资股比限制,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海外资金将会持续流入,更多成熟理念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提升。”潘向东表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未来资本市场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相信在金融基础制度建设、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将会与国际接轨,无论是运行效率还是防范风险,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枢纽作用。

文章关键词:中小银行 资本市场 新时代证券 恒丰银行 发行次级债 金融基础 金融稳定 金融开放 市场风险 调资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到银行存款,请注意这个标识(理财参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使用存款保险标识(见上图)。为规范存款保险标识的使用,央行制定了《存款保险标识使用办法》,就存款保险标识的规格、材质、使用范围、禁止情形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

  • 银保监会:前9个月民营企业贷款增加5.4万亿元

    记者日前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5.4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型银行下沉服务,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推动中小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

  • 银保监会:我国普惠金融逐步实现精准滴灌 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据银保监会官方网站消息,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22日就市场较为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答:上半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 助个体工商户“活下来”“活得好”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解决难题,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助力其快速“回血”。在费用减免方面,实行国有集体物业减免房租,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

  •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畅通实体融资

    从中央到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发力促实体融资的政策实招频频打出。在中央层面,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与财政贴息政策相结合,以保证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地方层面,金融和财政政策也频频打出组合拳协同发力,尤其是强化银担合作,发挥政府风险补偿的作用。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