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从哲学角度看制度的守正创新

2020年04月13日15:34  来源:学习时报

503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在制度和治理上守正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我们还要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断加以创新。

  守正创新彰显了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守正创新包括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构成矛盾统一体。守正表现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足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这也是我们守正的根本依据。创新表现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守正的改革与突破。其中,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守正的推进和发展。如果离开守正谈创新,这不是真创新,最多只能是贴上标签的假创新。在制度领域更是如此,如果无视国情民意、文化传统、历史根基,盲目移植他国制度,不仅不会给该国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乏先例。如果离开创新讲守正,那是死水一潭,不是真守正。如果说,守正是目的、任务,那么创新就是手段、方法,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守正。守正体现“立”,创新体现“破”,“破”是为了更好地“立”,破之后的“新立”比过去“立”得更完善、更稳定、更优越、更自信。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法。

  守正创新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前者有反作用。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事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制度好与不好,最根本地是要看这个制度体系是否有利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看,任何社会生产方式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而只能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形成。国家制度与社会生产方式一样,在社会性质发生更替时更多地表现为创新,在保持社会性质不变的改革时,更多地表现为守正。在守正创新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激活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生产关系各要素并使其协调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创新与发展。当然,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社会主要矛盾展现出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必然导向主要围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样一个供给侧问题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制度层面,就需要在守正基础上全方位地增加制度供给,通过消除各种束缚发展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挖掘创新潜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守正创新凸显了辩证否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在遵循着肯定——否定——肯定的运行规律,肯定不是全盘肯定,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肯定中有否定,在否定中有肯定。一方面,守正体现肯定,就是指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东西。“守”是指坚持、坚定、坚守,与松弛、松懈、懈怠相对,表现为一以贯之的定力、一往无前的韧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钉钉子”精神。守正在制度层面就表现为要守护好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管用、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这些制度是立国之基石、行船的“压舱石”,守护不好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在任何时候,我们对于制度的优势要充满高度自信,即使乌云密布、惊涛骇浪,也不能有半点含糊,要坚持初心不改变、航向不偏离、决心不动摇。另一方面,创新体现否定之否定,就是要摒弃那些不适合甚至阻碍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因素,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创新不是无根之木的创新,而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与完善。每一个国家的制度架构都不是什么“飞来峰”,而是植根于该国的土壤。时移世易,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变成合理性的制度存在,否则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与此同时,还必须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才可能行稳致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要敢于创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

文章关键词:制度供给 制度架构 制度领域 制度层面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体系 制度保障 生产关系 破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热解读丨一个月内两次强调 习近平浦东讲话这个要点应深刻领悟

    热解读30年,从阡陌纵横的农田到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浦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留下深深足印。从商品市场的开放到要素市场的开放,浦东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浦东更肩负重任。

  • 切实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效能

    城市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群众成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效能的动力源泉。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效能的组织优势。

  •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如今,在神州大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扎实推进。

  • 民法典是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根基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光明网专论】民法典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者: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利明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

  • “硬科技”集结,激活科创“一池春水”|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

    最新数据显示,科创板开板一年来,支持科技创新效果逐步显现。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国内芯片行业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的回归将形成带动效应,吸引更多标杆型、引领性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 货币财政政策加持 内需再担经济增长“核动力”

    随着新冠疫情的变化,国内企业复工复产已全面推开,生产重启和快速发展正逐步替代疫情防控成为经济工作重点。从现实来看,海外疫情局势依然严峻,外需萎缩直接对出口形成冲击,通过扩大内需补位出口的现实缺陷,成为必然的选择。

  • 彰显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性的重要会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

  • 【地评线】大河网评:乘势而起,唱红乡村振兴这台大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党中央印发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政府投入体系中,应支持地方发行一般债券用于乡村公益性项目,鼓励地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项目建设。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让制度补齐“环境治理”的短板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作出全面部署。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