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地评线】大河网评:乘势而起,唱红乡村振兴这台大戏

2020年03月17日15:57  来源:大河网

5034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摘帽之后怎么办,那就是不歇劲、不停顿,乘势而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党中央印发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这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加快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用足要素支撑,强化制度供给,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为乡村振兴注能驱动。

  创新投入方式,加快补上短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大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力度,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才能加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量大,单靠公共财政主渠道难以满足需求,这就需要构建多渠道社会化投入模式。

  在政府投入体系中,应支持地方发行一般债券用于乡村公益性项目,鼓励地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项目建设。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激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应向农村倾斜,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更多投向农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发掘潜在活力。应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启动点,引导社会资本“上山下乡”,激活生产要素,盘活农村产权,推动农民增收致富。随着农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和居住地的变化,真正的农民在不断减少。农村“后继乏人”,表面看农村在步入“空壳化”的窘境,实质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契机。乡村振兴根本上在于农民的转移,只有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减少了,农村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只要不失时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调整完善对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赋权,防止资源浪费闲置,引入资本激活,乡村振兴就不缺内生力。

  提升职业魅力,打造聚才“洼地”。任何事业都是人才干出来的,人才匮乏就不可能有乡村振兴。让农民成为一道光环,农村就不会缺建设人才。实现当农民收入不薄,充满职业荣誉感,不单是三农内部之间的问题,还涉及到城市的积极拉动和辐射带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深加工产业链条嫁接和生态农业直供,有利于保障农业部门稳定增收。农民要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很重要。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幸福软件”配置到位了,农民的职业自豪感才能撑起来,愿意把青春献给农村、农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张全林)

文章关键词:乡村 振兴战略 上山下乡 洼地 短板 涉农资金 大戏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制度供给 集体所有权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第十二篇: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根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提纲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精心策划、制作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微动漫,共20篇。

  • 回望新中国初期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探索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一个当代命题,更是贯穿近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乡村现代化事业的长期主题之一。回望历史,毛泽东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问题上有着可贵探索,其中的精神内核对今天乡村文化振兴仍有借鉴意义。

  • 新疆开发“脱贫致富贷” 助力乡村振兴

    在当地农商银行“扶贫小额信贷+脱贫致富贷”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仅靠卖驼奶每月就能挣10万元。截至11月底,新疆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发放“脱贫致富贷”近7500万元,惠及12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 让乡村建设更好“动”起来

    乡村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乡村建设行动即是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要求,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善乡风乡貌的重要举措。在加强县域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完善城乡融合 浙江义乌推进乡村振兴

    浙江义乌积极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眼下,义乌市8家市属国企已经实施221个项目建设,带动20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美丽乡村建设,串联起沿线200多个乡村的集成发展。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