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非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国家政策与战略研究所、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抗击新冠疫情与中非合作”国际视频会议暨六种语言的《中非紧密团结抗击新冠疫情联合倡议书》发布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和南非、尼日利亚、埃及、肯尼亚、马里、坦桑尼亚、索马里、布基纳法索、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南苏丹、赞比亚、喀麦隆等13个非洲国家的60多位知名学者、智库领袖和媒体代表出席了视频会议。
会议以“提升疫情治理力,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与会中非学者围绕“非洲新冠疫情现状及趋势”、“中非公共卫生交流合作”和“提升治理能力与共同发展”三个议题深入研讨,坦诚交流,为中非合作战胜疫情建言献策。会上,“团结合作”“交流互鉴”“构建命运共同体”“分享抗疫经验”“公共卫生治理”等成为高频词,这表明病毒不分种族、国界、贫富,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同仇敌忾,携手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病毒。
会议还公开发布了中非智库学者共同签署的中、英、法、阿拉伯、斯瓦希里、豪萨六种语言的《中非紧密团结抗击新冠疫情联合倡议书》。《倡议书》指出,数十年来,中非同甘共苦、守望相助。这种友谊已深深根植于中非人民心间,并在此次抗疫的共同努力中不断增长。我们相信“患难见真情”,此刻中非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强互信、加深理解、精诚团结、相互支持,合作抗击新冠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书》还就中非双方更有效地合作抗疫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本次视频会议在中国金华、南非约翰内斯堡、尼日利亚阿布贾、埃及开罗、马里巴马科、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内罗毕、赞比亚卢萨卡、索马里摩加迪沙、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等中非十多个地点同步举行,受到非洲各国和中国的广泛关注。(总台记者 马培敏)
在非洲很多地方,“中国建造”赫然可见:加纳的国家剧院,疫情期间尼日利亚的方舱医院,苏丹的友谊大厅……谈及中国援建,非洲六强选手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些“中国建造”,凝聚了中国建设者的心血,更是中非友谊的见证。
” 从西非的科特迪瓦到东非的肯尼亚,中国援非的“万村通”卫星数字电视项目让当地儿童足不出户便能“看到”外面的世界。2018年7月3日,在肯尼亚莱基皮亚郡利基村,中国企业四达时代集团的两名员工为当地村民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11月30日在北京应邀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经中俄双方商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12月2日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以视频形式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五次定期会晤。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1月24日发布《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还提及,影响非洲政治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键变量已经发生变化,其中经济社会转型矛盾、街头政治运动等给非洲带来的挑战尤为突出。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祖德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我期待同习近平主席紧密合作,不断推进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深化和拓展双边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增添福祉。
1970年11月24日,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7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埃关系在政治互信、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事务合作等方面走在中非关系前列,中埃合作成为中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毛里求斯青年医生苏玛(右二)与非洲青年代表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自拍。本报记者 薛 丹摄 在江西直升机科技馆,非洲青年代表认真了解中国民用直升机应用现状。本报记者 陈尚文摄 布隆迪记者文森特(右二)在江西易家河柑橘基地采访。
10月28日, 中非合作论坛20周年成果与展望云论坛通过视频连线方式成功举行。南非国民议会事务主席弗罗里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赵彦博、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居,博茨瓦纳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鲁道夫·鲍伊等参加了活动并分别发表讲话。
为期两周的2020年塞拉利昂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研修班日前在线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围绕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研修班学员代表、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农业系主任赛杜·坎努说:“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等做法,脱贫攻坚成就显著。
今天(2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26日在北京开幕。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20年来,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加强人文领域合作、引领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中非友好民意基础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