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4月19日电 题:跨越80年的互助接力令人动容
新华社记者任珂
日前,一批贴有“并肩战疫,南京与你同在”标识的抗疫物资从中国南京运抵德国,一段时隔80多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跨国情谊被人们传扬,抒写了全球携手抗疫的暖人篇章。
前不久,69岁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医生托马斯·拉贝向中国驻德大使馆求助,急需一种德国已停止生产的抗疫药物。这位托马斯·拉贝医生的祖父正是有着“中国辛德勒”之称的约翰·拉贝。
80多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屠城,约翰·拉贝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建起了南京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0万中国人的生命,留下了揭露日军暴行铁证的《拉贝日记》。约翰·拉贝被称为“南京好友”“活菩萨”,一直被中国人民牢记在心,每年都有华侨华人在他柏林西郊的墓前献上鲜花。
80多年后的今天,拉贝后人紧急求援,中国人投桃报李,打通绿色通道,组织协调药品和物资。中国唯一生产这种抗疫药物的浙江海正药业收到调运单后,当即决定免费捐赠,并很快交到了托马斯·拉贝医生手上。不久,南京方面也得知了托马斯·拉贝的需求。短时间内,620瓶指定药品、200套防护服、30000只口罩等筹措到位。南京还向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捐赠医疗物资。
这场跨越80多年的互助接力让人动容。在全球战役的特殊时刻,中国人用行动阐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东方理念,也印证了西谚所说的“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从更广视角看,这场互助接力是中外携手抗疫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疫情严峻的时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众伸出了援手。当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之时,中国尽己所能伸出援手,已经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中国医疗专家组逆行出征,驰援欧洲、中东、非洲、亚洲、拉美等地区多个国家。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再次印证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事实。跨越80多年的互助接力表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明之花正在绽放,成为驱散疫魔阴霾的不竭力量。
机器人拼装、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编程……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珠海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暨珠港澳青少年机器人横琴邀请赛上,来自大湾区137所学校的2000多名青少年汇聚横琴,开展赛事活动与交流。
题:“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我们是敢死拼命的”——甘肃脱贫攻坚进程回顾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养殖小区,村民李应川给羊喂水(3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长期接续奋斗的心血结晶。当前,我国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推进扶贫脱贫战略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基础。
近日,从信阳来到郑州的65岁曹大爷带着12岁的外孙女在国基路等公交车时,一转身,外孙女突然不见了。” 其实除了郑州公交二公司的车长和工作人员,还要感谢的,是当时93路车上的乘客,一波又一波乘客接力,帮忙看着孩子,让车长安心开车的同时,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近日,在因疫情封闭的 上海明天华城小区里 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 4吨土豆成滞销品 明天华城小区有一对夫妻
安徽宿州埇桥区卢湘君家中,老太太周玉玲坐在床上,颤颤巍巍,吃下一口肉汤饭,站在跟前的卢湘君松了口气:“俺娘,要好好吃饭。卢湘君说,一开始只是想帮老人渡过难关,渐渐地,这份责任刻在心间。36年来,无论多晚回家,卢湘君都要和老人聊聊天,讲讲一天的见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用水困难问题,但总的来讲,我国在水资源分布上仍然是北缺南丰。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我们日常所用的塑料制品、化纤织物,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烯烃,需求量巨大。他口中的“接力赛”,就是我国DMTO甲醇制烯烃,这一自主创新的原创技术的研发和更新历程。
10月2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用中长期规划来统揽全局,以清晰蓝图引领前行路,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我们要深刻领会公报核心要义,主动入位、细化分解、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矢志将蓝图化为“实景”。
父亲和三个哥哥每人抱一层,从五楼家中一直将新娘抱到一楼婚车前,亲手交到新郎手中。10月14日下午,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视频中的当事人——新娘侯女士,了解到了这段视频背后的更多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