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这句话点明了铲除形式主义存在土壤、防止其“春风吹又生”的要害所在。那么,究竟哪些东西、哪些行为是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工作落实的“绊脚石”,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之下,在脱贫攻坚的决胜压力之下,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艰难前行之下,形式主义这个大敌就成为了更明显的阻碍,要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前行,尤其需要重视形式主义的危害,在破解形式主义的问题上多下一些“真功夫”,才能够把工作落到实处。
形式主义的出现,说到底还是因为党员干部在具体工作中思想上、行动上出现了偏差,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甚至是采取敷衍的方式去对待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是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气焰,更是让工作负向前进,这就需要加强对干部的“严管厚爱”,让干部在“实”上着力。
要破解形式主义,要对干部“严管”。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员干部出现形式主义问题,从根本上而言,还是因为思想的滑坡,这就需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帮助他们补足思想的“钙”,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融入到时代发展中去,摆正自己的位置,扛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够把工作做到实处。
要破解形式主义,要对干部“厚爱”。破解形式主义不仅仅要帮助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更需要通过为担当者担当的方式,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主动担当,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心暖,才能够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地付出,才愿意付出百倍的努力去做好工作,对于这样的干部厚爱,才能激励他们在岗位上更好地作为,也为更多的干部树立好的榜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更好地破解形式主义问题,不仅仅需要制度的约束,更需要在党员干部的身上找原因、想办法,能够在管理上更严,能够让那些愿意担当、能够担当的人真正地扛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够一门心思地埋头在工作中去,书写出优异的成绩单。(魏露)
历史的转折往往要通过时空长镜头方能洞察把握。”中央八项规定以短短600多字管住了9100多万名党员,让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最大政党焕发出蓬勃朝气,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经验值得深刻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7.5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1.8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6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3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1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7万人。
11月15日,2020年度省政府集中督查动员会召开,省长尹弘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重点难点开展督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抓住年终前关键时段,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11月13日晚,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2017-2018年度)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广播评论《“痕迹主义”可以休矣》,荣获广播评论类大奖;电视消息《列车上的生命接力》,荣获电视消息类大奖;广播现场直播《春到大别山》,荣获广播现场直播类大奖。
为深入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政府拟于11月中旬组织开展2020年度集中督查,届时派出督查组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进行实地督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省政府督查组将通过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以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事关孩子、房子、钱袋子等的惠民举措,引人关注,令人振奋。这份邀请全国人民查收的民生“礼包”,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加码”,是切实有效的“定心丸”,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文山会海、频繁考核、过度留痕、压力“甩锅”、层层加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形式主义现象,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没事不扰,有事必到。从政府服务而言,“没事不扰”,是做好权责清单,从条和块的角度合理配置职责。“没事不扰”,是为了“有事必到”;“有事必到”,是为了“没事不扰”。
新华社福州10月18日电题:让光亮照进基层农民心中——国务院大督查第七督查组记者见闻 对于郑文胜而言,2020年10月14日是他这一年来最“惊喜”的一天:他长时间以来的诉求终于得到了妥善回应与解决。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七次大督查。实地督查中,各督查组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