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应了基层关切。
形式主义害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地当大家要面对这个形式主义的时候,却有人没有真正的动真斗硬的态度,也没有敢作敢为的勇气,更没有扯掉形式主义“遮羞布”的破釜沉舟,自然也就让形式主义的问题一直成为了形式主义,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滋生,让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难以真正地得到解决。
显然,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形式主义是推动工作的大敌,要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尤其需要把形式主义问题解决在首位。既能够让干部不再把时间花费在形式主义工作上,也能够让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远离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真正担当作为的干部模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有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的偏差,也有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思想上的病根导致了行动上的弄虚作假,不求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难题,只有自己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应付过关,这种敷衍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毛病。
显然,要破解形式主义问题,首先就需要从思想的根源上去解决,要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约束,对于那些形式上存在的问题,要严厉地惩处,让党员干部看到,在岗位上不认真担当负责,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才能够让他们不再让担子成为摆设,而能够在压实担子上下功夫。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遮羞布”只会暂时地掩盖工作,但是却是在不断地累计群众的不满,一旦到了爆发的时候,其后果不堪设想,显然,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好地服务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尤其需要多下真功夫,扯下这些形式主义的“遮羞布”,才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魏露)
历史的转折往往要通过时空长镜头方能洞察把握。”中央八项规定以短短600多字管住了9100多万名党员,让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最大政党焕发出蓬勃朝气,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经验值得深刻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7.5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1.8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6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3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1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7万人。
11月15日,2020年度省政府集中督查动员会召开,省长尹弘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重点难点开展督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抓住年终前关键时段,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11月13日晚,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2017-2018年度)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广播评论《“痕迹主义”可以休矣》,荣获广播评论类大奖;电视消息《列车上的生命接力》,荣获电视消息类大奖;广播现场直播《春到大别山》,荣获广播现场直播类大奖。
为深入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政府拟于11月中旬组织开展2020年度集中督查,届时派出督查组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进行实地督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省政府督查组将通过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以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事关孩子、房子、钱袋子等的惠民举措,引人关注,令人振奋。这份邀请全国人民查收的民生“礼包”,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加码”,是切实有效的“定心丸”,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文山会海、频繁考核、过度留痕、压力“甩锅”、层层加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形式主义现象,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没事不扰,有事必到。从政府服务而言,“没事不扰”,是做好权责清单,从条和块的角度合理配置职责。“没事不扰”,是为了“有事必到”;“有事必到”,是为了“没事不扰”。
新华社福州10月18日电题:让光亮照进基层农民心中——国务院大督查第七督查组记者见闻 对于郑文胜而言,2020年10月14日是他这一年来最“惊喜”的一天:他长时间以来的诉求终于得到了妥善回应与解决。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七次大督查。实地督查中,各督查组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