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河池市实施千名专家人才献智基层助脱贫攻坚活动,推动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去年以来,共组织专家人才献智基层51场次,受益群众10.8万人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不忘扶智。显然,要帮助贫困群众更好地摆脱贫困,既需要扶贫政策的倾斜,更需要注入强大的人才力量,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人才方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在解决贫困难题上更精准,在脱贫的效果上更好,自然能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摸清楚底数确保“智力下乡”精准聚焦。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显然,要让“智力下乡”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实现,要让贫困群众收到的智力帮扶更有效,不能够“拍脑袋”决策,唯有务实调研、精准摸底,才能够掌握每一个贫困地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从不同领域的人才配备数量上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了摸底调研,才能够让“智力下乡”的队伍配置更合理,也能够更好地解决群众面临的各种难题。
让“智力下乡”成为阻断返贫重要途径。扶贫和扶智结合起来,就是为了更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通过扶智的方式去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思想上能够有所改变,能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要充分地认识到,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主角,只有贫困群众发挥主动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才能改变他们“等靠要”的想法,让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摆脱贫困更有决心和干劲。
常态化推动“智力下乡”发挥持久效力。在“智力下乡”中,以“点菜”的方式进行“订单服务”,能够让人才在准备阶段针对群众的问题“量身定制”去“备课”,才能够在面对群众的咨询的时候,能够回答得更完善,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农业技术服务方面,采取专家咨询、技术改造、现场技术指导、联合科技攻关、培训技术人员等形式,定期开展订单服务。显然,让“智力下乡”的方式常态化,才能够更及时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难题,让扶贫资金和扶贫力量得到更充分的使用。
“智力下乡”有利于帮助贫困群众打通走向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一些扶贫政策非常好、扶贫干部也非常的努力,但是往往效果不佳,从根本上而言,就是缺乏了“专业技能”的支持、缺乏了信心,这尤其需要通过“智力下乡”的方式实现人才的“谋”,政府的“断”和干部的“用”无缝衔接,才能让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畅通起来,自然能够让贫困群众的脱贫速度更快一些。(王丽娜)
5月5日上午,一家北京企业,向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50万元,价值50万元的图书和价值1600万元的高考改革信息化平台,助推革命老区的发展。
一个多月前,河南虞城召开决战脱贫的誓师大会,把工作落细,把责任压实,确保今年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成果经得起群众评判和历史检验。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到2020年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