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进一步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迫切要求。
形式主义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本末倒置,成为影响工作开展的顽疾,多年来让基层苦不堪言、深恶痛绝。在2019“基层减负年”,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明显成效,但治理形式主义顽疾,不是一年的事情,不是暂时的工作,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驰而不息转观念,激发攻坚克难的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尺,行动上就会退一丈。无论是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大伙演、领导看”“层层转发”“轮流圈阅”,还是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种种“病症”背后,是政绩观扭曲和理想信念缺失。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找根源,在思想上强根基,转变干部干事创业思想观念。要让干部思想观念从“让领导满意有用,而让群众满意没用”向“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转变,将《通知》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用好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提高担当作为的硬本领。
持之以恒抓作风,整治形式主义的痼疾。求真务实就像一面镜子,照一下,形式主义就原形毕露。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等相辅相成,归根结底是个别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初心使命淡化的体现,整治形式主义的痼疾,关键在于锤炼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通知》明确强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可见,作风建设事关事业成败,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动真碰硬、久久为功,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抓牢抓实干部作风,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真真正正做好人民群众的“办事员”。
坚定不移抓落实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党的事业,核心在人,关键在干。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束住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扫除一切形式主义的桎梏,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真正把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让“吃苦的人吃得香,实干的人得实惠、有为的人有位子”,让干部心无旁骛,才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当先锋、打头阵、抓落实,去将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今年以来,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越是如此,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实际出发理顺社会生产关系、精准调控资源与需求,真正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历史的转折往往要通过时空长镜头方能洞察把握。”中央八项规定以短短600多字管住了9100多万名党员,让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最大政党焕发出蓬勃朝气,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经验值得深刻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7.5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1.8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6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3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1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7万人。
11月15日,2020年度省政府集中督查动员会召开,省长尹弘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重点难点开展督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抓住年终前关键时段,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11月13日晚,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2017-2018年度)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广播评论《“痕迹主义”可以休矣》,荣获广播评论类大奖;电视消息《列车上的生命接力》,荣获电视消息类大奖;广播现场直播《春到大别山》,荣获广播现场直播类大奖。
为深入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政府拟于11月中旬组织开展2020年度集中督查,届时派出督查组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进行实地督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省政府督查组将通过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以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事关孩子、房子、钱袋子等的惠民举措,引人关注,令人振奋。这份邀请全国人民查收的民生“礼包”,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加码”,是切实有效的“定心丸”,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文山会海、频繁考核、过度留痕、压力“甩锅”、层层加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形式主义现象,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没事不扰,有事必到。从政府服务而言,“没事不扰”,是做好权责清单,从条和块的角度合理配置职责。“没事不扰”,是为了“有事必到”;“有事必到”,是为了“没事不扰”。
新华社福州10月18日电题:让光亮照进基层农民心中——国务院大督查第七督查组记者见闻 对于郑文胜而言,2020年10月14日是他这一年来最“惊喜”的一天:他长时间以来的诉求终于得到了妥善回应与解决。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七次大督查。实地督查中,各督查组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