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年一度的市两会,市民有哪些期盼,最关心关注哪些话题?近日,郑报全媒体记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入企业,倾听各行各业群众心声,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献良策建真言。
关注一:老旧小区改造做好通盘考量
近年来,郑州市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综合整治、文明素养提升等成效明显,市民幸福指数连连攀升。
沙口路111号院居民刘玉芬说,每当周末和家人外出游玩,总能被一天一个样的郑州所惊叹,尤其夜幕降临之时,华灯初上,郑州的夜景美得无与伦比,“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幸福。”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刘玉芬有自己的想法,她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小区“面子”“里子”一起改,才能真正顺应群众期待、造福一方百姓,建议今年两会多关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通盘考量,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加快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工作,真正使老旧小区摆脱“无人管”状态。
关注二: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
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郑州公交一公司60路车长曹瑞娟格外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由于疫情的影响,尽管各行各业都在有序复工复产,但依然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希望两会关注就业问题。”曹瑞娟说,特别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建议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出台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鼓励、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作为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市民高志鹏最关注的是小学生复学复课话题。“小学复学后,原来在校外午托班的学生却面临着午饭无从解决的问题。”高志鹏说,建议两会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关注三:希望更多举措缓解停车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郑州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难问题也日益凸显。近两年,郑州加紧建立公共停车场,规划专用停车场,增设临时停车场,增设夜间停车位,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区停车难。
“我们家门口多了一排划有蓝色线的夜间停车位,下班回来停车方便许多。”家住汝河路的贾先生说,路边的停车位虽然多了,但远远不够,还是有大量的私家车无处停放,“抢车位成了附近居民下班后的首要‘任务’。”
贾先生希望两会能够再次关注停车难的问题,多提一些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优化同一区域内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建设一些立体停车场或新型的地下立体停车场,从而缓解市民停车难。
关注四:希望更多民生事项通过手机办理
“许多以前要跑好几趟才能办的事项,坐家里不出门在网上就能办。”家住嵩山路的刘女士在为刚出生的儿子进行户口登记、医保参保和社保卡办理时体验了一把“足不出户”办事。
“对于还在月子中的我,能够通过手机APP在网上把这些孩子出生要办的东西一次办好,真的是太方便、太人性化了。”刘女士说。在“郑好办APP”上,公积金、新生儿、居住证等陆续上线,让原先需要拿许多材料、跑好几趟才能办理的事项,通过手机“零材料”就能办。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事项能够直接在网上办理,也希望‘郑好办’能持续的维护、优化,让大家的办事体验越来越好,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让生活在郑州变成一种骄傲。”刘女士说。
关注五:出台更接地气的措施促企业发展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但是疫情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不少民营企业在疫情的打击下面临生存危机。
郑州某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认为,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依靠自身快速脱困比较艰难,需要政府出台措施大力帮扶。
李先生建议,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和员工通过手机即可及时全面掌握相关帮扶政策;加大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出台更多的更接地气的措施,促进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瞄准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目标,创新实施 “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智汇郑州”人才新政30条等一系列举措。数据显示,实施人才新政以来,全市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近千人、签约落地合作项目400多个、提供扶持资金近10亿元。
记者14日从西安市政府了解到,为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西安继续优化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于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小微企业,其贷款最高限额可提高至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