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服务“六稳”“六保”,货币政策如何发力?

2020年05月25日10:02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服务“六稳”“六保”,货币政策如何发力?

  新华社记者吴雨、张千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如何理解“更加灵活适度”?怎样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些问题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确保信贷投放的总量和力度

  受全球疫情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在此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由去年的“松紧适度”转变为“更加灵活适度”。

  这一变化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原行长杨小平看来,首先体现在加强逆周期调节,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总量和节奏,确保总量力度足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去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今年以来,货币信贷逆势大幅增长。1月至4月,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8.88万亿元,同比多增1.71万亿元。4月末,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1.1%和12%,均较上年末有较大提升,体现了有力的逆周期调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在加大总量逆周期调节的同时,人民银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累计达5.9万亿元的宏观对冲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得到及时有效满足。

  “保持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绝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表示,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应对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处理好稳增长、防风险与控通胀的关系。

  以改革的方式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融资贵是困扰市场主体发展的老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在疫情影响下的非常时期,这一问题该从何处着手?

  “融资成本下降是稳企业、保就业的关键环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认为,要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白鹤祥建议,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引导LPR进一步下行,有序推进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同时,强化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定价自律管理,引导银行适当向实体经济让利。

  数据显示,4月份,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81%,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个百分点。

  谢卫认为,在引导银行让利的同时,也要进一步落实风险管理和尽职免责等相关制度,提高基层敢贷、愿贷的积极性。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

  金融支持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在量增、价降的同时,多位代表和委员均谈到要优化结构,重点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特别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彪表示,中小微企业是国家解决就业的重要主体,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保中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同时,报告还提出多项稳企业的金融举措: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大型商业银行责无旁贷,要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介绍,一季度工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近50%,从疫情发生到4月末已累计为近3万户小微企业办理展期及续贷330多亿元。

  前4个月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底下降0.7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明显提升。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中小微企业没有“解渴”,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面临压力。

  陈雨露认为,要抓紧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金融举措。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在确保总量力度足够、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三方面进一步发力,对冲疫情影响,服务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局。

文章关键词:施罗德基金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信贷 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 小微 六稳 融资成本 融资规模 更加灵活适度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经济民生持续改善 市场预期稳步向好——经济界人士解析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形势稳步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好转,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就业、出口和新消费等领域表现亮眼。马韬预计,四季度经济数据有望维持稳中向好,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唯一在疫情影响中获得正增长的经济体。

  • 上亿市场主体怎么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昊邦医药集团董事长李彪告诉记者,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疫情冲击下,集团旗下不少企业一度面临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表示,稳住上亿市场主体,不仅着眼当下的就业和民生难题,更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命题。

  • 引导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两个“一定”保市场主体

    22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证券业人士这样看

    12月13日,期待已久的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有助于全球经济触底企稳和我国资本市场预期改善,逐步减免关税有助于带动相关生产与贸易恢复到正常水平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证券业人士这样看

    12月13日,期待已久的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有助于全球经济触底企稳和我国资本市场预期改善,逐步减免关税有助于带动相关生产与贸易恢复到正常水平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 丰富退出渠道促A股“吐故纳新”

    自2018年下半年至今,一系列并购重组的“宽松”政策相继出台,并购重组市场也呈现回暖态势,不过,还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今年上半年,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诸多方式中,采用重组上市的只有2家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上市公司有43家,吸收合并的公司仅有深市主板的2家公司。

  • 【两会会客厅·第四期】不搞“大水漫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实招

    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光明日报、光明网开设《两会会客厅》栏目,邀请知识界代表委员、专家学者,与光明日报全媒体进行视频连线,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本期《两会会客厅》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谢卫、国务院参事汤敏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人管清友与光明日报全媒体进行对话,本期的主题是:不搞“大水漫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实招。

  • 代表委员畅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成就:这一年,我们走得很坚定

    “乡村振兴热潮涌动,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我们的获得感更强了。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2018年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稳步落实,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