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一年间,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作战图”,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沪苏浙皖只争朝夕、使命必达,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疫情防控到创新协同,从“数字长三角”到“美丽长三角”……激发“强劲活跃增长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此,这个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让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一起发展,从而起到扩大内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1+1+1+1>4是上海“龙头带动”、苏浙皖“各扬所长”的结果。长三角一体化已经进入“密集施工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下出“先手棋”,一项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个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崛起,一批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计4.98万亿元,占当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虽然三省一市GDP增速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均低于全国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长三角交出了高质量一体化的答卷。
一体化发展要保持持续强劲的“高质量”,离不开政府间的协同,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离不开不断优化的市场配置资源及其作用。说到底,一体化,“化”去的是跨省“断头路”,“轨道上的长三角”将连起发展机遇的“主动脉”;“化”去的是制度的藩篱、发展的路障,激发科技原创力、打开制度想象力。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做深做实“生态补偿机制”,从营运繁忙的海陆空运输网到打造看不见的“工业互联网”,从G60科创走廊高速发展到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一网通办”风靡长三角……一个协调创新机制正在长三角形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而对于示范区而言,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更是它的核心使命。
东南形胜,今更胜昔。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打造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充分发挥上海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通过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这是“龙头”的使命。
作者:杨逸淇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前,部分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受邀参访江苏昆山长三角经济区。塞尔维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 伊万·坎迪亚斯:我们期待未来特别是疫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塞尔维亚投资,参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
日前,部分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受邀参访江苏昆山长三角经济区。使节们高度肯定中国发展前景,认为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多个中东欧国家的驻华使节到访江苏昆山,深入了解长三角一体化下中国中东欧合作。
梳理明确三年开工项目计划,建设总规模约6000公里,加快建设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项目。把握好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加强市域(郊)铁路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设,实现铁路建设与城市融合和多网融合,科学规划项目建设。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擘画了下一个五年以及到2035年的中国发展蓝图。这是一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看齐之旅,河南坚守初心使命,将自身发展置于新发展阶段中谋划未来;
大会成果展示厅内,服装生产“柔性制造”、无人驾驶车辆、智慧港口、智慧矿山等一系列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应用场景集中亮相。在加快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方面,肖亚庆表示,将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布局。
11月16日到21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启程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1月16日到21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先进,谈合作,收获满满。河南真诚务实的态度、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收获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11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代表团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重访党的精神家园,探寻党的“精神密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
金图解丨看长三角“研学”之旅 河南如何借“东风”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 赵丹枫 蒋启明 马亚光/文 张子琪 李庆宇 于岩/视频 2003年,年仅36岁的他 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上 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