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2020脱贫年 我们这样干!

2020年06月04日21: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034

  比曲子以(左)和村民一起商讨脱贫方案。

  本报记者 王明峰摄

  牛磊

  受访者供图

  何登亮走访贫困户。

  本报记者 汪志求摄

  来承金(前)和村民走在山路上。

  本报记者 庞革平摄

  杨明(左)在村里的木材加工合作社与贫困户交流。

  受访者供图

  和宇扬(中)与村民家商讨搬迁事宜。

  波碧锋摄

  “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也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计划报告同时提到的内容,展现了党兑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庄严承诺的决心。

  小花椒 大产业

  ■ 比曲子以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地洛乡桥边村第一书记

  桥边村地处布拖、昭觉、金阳三县交界处,是地洛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8公里,全村人口501户22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461人。以前村民住的是土房子,喝的是河沟水,走的是泥土路,经济发展滞后。身为地洛乡副乡长兼桥边村第一书记,如何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是摆在我和村两委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桥边村有多年种植青花椒的经验,许多种植户还去绵阳三台学习青花椒矮化技术,隔壁村还有个土专家李治武,可以手把手教。村里多次开会商量后,下定决心把青花椒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做成桥边村的“名片”。乡党委支持我们积极对接各部门并注册成立布拖县米丁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县林草局争取到132万元资金,打造300亩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90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

  起初,村民不是很愿意加入合作社,认为种青花椒没有种水稻收益高,也担心路途遥远,没人来收购。村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之前就因零散种植青花椒不上规模,无法有效对接市场,加之运输成本高,售卖困难,村民承担了很大风险。

  恰在这时,县里通过招商引资计划引进种植1300亩小米辣(一种辣椒),我和村两委为村里争取到200亩小米辣种植项目,并与布拖县叠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小米辣收购协议,以套种的形式,在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套种200亩小米辣,公司以1.5元一斤的价格收购。引进了公司、有了市场保底价,加入合作社的90余户村民不再担心了。初步估算,规模化种植青花椒和小米辣可以让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未来,地洛乡17个村将在桥边村联手打造一个集青花椒、核桃等农产品和服装、餐饮、牲畜产品、手工业、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农产品交易中心。

  按规划,桥边村是四川到云南川藏线、滇藏线新支线上的一个旅游点,计划在沿途路线主打展示原生态阿都文化、高原山地自然风光和湿地生态。如今我们又争取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100万元,筹建木坞老达大酒店,同时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彝家民宿,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本报记者  王明峰整理

  一技长 打工忙

  ■ 牛  磊  兰州理工大学驻甘肃东乡奴拉芒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奴拉芒村,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北部山区,平均海拔2185米,人均耕地只有0.94亩,还都是干旱山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村里312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59户867人。

  2018年7月,我来到这里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第一书记。脱贫有千难万难,最难还是增收难。我们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商议脱贫办法。东乡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人文化程度低,不会说普通话,也没有一技之长。对此,我们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和工人对接用工、务工需求。现在,村里有487人外出务工,每家都有一个主要劳力在稳定就业,其中100多人在广州、厦门等地电子企业务工,最低月工资也有3000多元。

  与此同时,我们还鼓励养殖大户扩大规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牛羊养殖达标户每户奖励6000元;持续落实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做强家庭增收主导产业,实现稳定增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眼下,村里已有牛羊养殖户149户,养羊最多的达300多只,养牛最多的有20多头。我们还对接相关部门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购买养殖保险,最大程度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村民康奴黑一家四口有两位是残疾人,他本人是刑满释放人员。过去,一家靠低保过日子,对未来丧失信心。我们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宣传惠民政策,扭转其“等靠要”思想,增强他家勤劳致富的信心,还兑现了6000元奖补资金、帮助贷款5万元。这一切让康奴黑和家人重拾美好生活的勇气,不仅主动修了羊圈,还养了80多只羊,日子重回正轨。

  如今奴拉芒村已有114户615人陆续脱贫,但仍有45户252人没有摆脱贫困,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要啃的最硬骨头。实践证明,外出务工、发展养殖是奴拉芒村脱贫的正路,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坚决完成年底全部脱贫的任务。

  本报记者  付  文整理

  建食堂 补短板

  ■ 何登亮  建行毕节市分行派驻贵州威宁县新华村驻村干部

  2018年4月,我坐上大巴车,辗转4个多小时,到达驻村工作点——新华村。威宁县是贵州挂牌督战的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之一,新华村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新华村海拔高,山多地少,村民中彝族占多数,外出务工者居多,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部分不懂汉语。语言不通,成了我工作中最大的阻碍。驻村伊始,我由村两委干部带着挨家挨户走访,只为听听老乡们的心里话,了解他们最迫切的心愿,找准贫困的根源。

  走访让我发现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甚至有的村民争当贫困户,希望能得到政策帮扶。扶贫先扶智。村里的新华小学原先没有供学生吃饭的食堂,孩子们就餐不便。我把学校的情况上报给建行毕节市分行,分行又向上级行申请到近55万元扶贫资金,为新华小学建了一个36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其中包含了厨房和餐厅,今年有望建成投用。

  除了为学校申请资金建食堂,我还主动向单位争取资金帮助村民办实事。如今村里有了幼儿园、篮球场和文化广场,贫困户院坝硬化和人居环境改造正在加速推进。目前建行通过投入扶贫资金、员工捐款、产业扶贫、联合兄弟行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已向新华村捐赠帮扶资金200万元,全村种植马铃薯1330余亩,种植核桃、板栗、花椒等2000多亩,办起了养鸡场和养牛场。贫困户既有务工收入又有分红,拓宽了收入来源。

  看着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变好,我很高兴。新华村虽已脱贫出列,但还有一些“短板”要补齐。在脱贫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新华村正在积极推动建行捐赠20万元的新建卫生厕所项目落地,创建美好的人居环境。

  汪志球  王  钦整理

  合作社 市场大

  ■ 来承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仁里村第一书记

  仁里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位于西大明山。全村401户14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9户59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99%,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目前还有6户13人未实现脱贫。

  贫困户脱贫主要卡在产业上,山区农产品产量低、销路小,传统农业已触“天花板”,如何让村民全部脱贫奔小康?

  我们决定另辟蹊径,打“健康牌”,搞生态农业。

  山区生态环境保存良好,加上气候好,种出来的百香果口感好、品质高,市场供不应求。我们成立了仁里村山旮沓种养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百香果产业基地,把村里的20户贫困户吸收进来,其中就包括未脱贫的6户村民。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统一的种苗、技术、销售渠道服务。

  贫困户黄金光起初对百香果种植半信半疑,生怕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没想到,他今年的收入有望超过5万元。他打电话给儿子:“快回来吧,在家种地收入不见得比出去打工差。”

  山区还是澳洲坚果的发展适宜区。我们推行 “澳洲坚果+咖啡+山地鸡”“澳洲坚果+中药材”等产业种植联动模式,亩产干果达300公斤,产值达9000元以上。

  通过发展百香果、澳洲坚果,全村贫困户有望实现今年全部脱贫。

  青春无悔,奋斗的青春最幸福。我相信,通过我们驻村队员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仁里村一定不是人人都要绕着走的村子,村民们也不会再是以前穷困潦倒的模样,他们一定会拥有开辟美好明天的新钥匙。

  本报记者  庞革平整理

  地流转 促就业

  ■ 杨  明  新疆喀什地区教育局驻英吉沙县乌恰镇托万亚巴格村第一书记

  过去,土地是村民的全部,但也正是这块人均不到一亩的土地将村民锁在了贫困之中。种好刚够吃,种不好,口粮都悬乎。

  咋办?试试土地流转。“啥,把自个儿的地送出去?不行不行!”2017年底,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方案时,大部分村民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到底,大家还是心里没底,担心搞不出名堂。

  在村里做事,大伙儿看重的是结果。2018年初,我们先从同意流转土地的村民开始,在村内的江格尔片区建设完成356亩高标准农田。在机械化、规模化操作下种出的麦子、玉米产量和质量较以往均有了很大提升。丰收的时候,前来合作社分红的村民排起了长队,

  看到了江格尔片区的变化,村民纷纷参与进来。到2019年,村里绝大部分土地完成了整合,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和管理。

  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但要想脱贫,还得解决就业。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8年1月,木材加工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生产的沙发、梳妆台、茶几很受欢迎,在这里上班的村民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2019年7月,生产手套的村办工厂建起来了,可吸纳全村126人就近就业。努热拉古丽·图尔贡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拥有娴熟的手艺,不到3个月成为小组长,现在每月能领到2500元的工资。

  除了就近就业,我们还鼓励村民外出就业。现在,村里已有109人离开村庄外出打工,有了份稳定的收入。

  除了这些,还能干些啥,把村里能用的资源都利用好?今年5月初,我们依托芦苇湿地资源打造的养鸭合作社正式亮相。随着1000只大麻鸭、1000只金定鸭陆续入棚,鸭产业雏形初现。村里又有一批劳动力走进合作社,成为养鸭人。

  至此,托万亚巴格村有劳动能力的769人全部实现就业。今年全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预计达到60%以上,村民脱贫底气十足。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整理

  先搬家 再致富

  ■ 和宇扬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政协驻古登乡马垮底村工作队队员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属于“三区三州”中的“三州”之一,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下辖的泸水市古登乡地处横断山纵谷区,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岩层裸露,土地贫瘠,属典型的山地特征,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我主动向单位领导请缨去贫困村,将所学带给那里的男女老少。

  初到马垮底村,映入我眼帘的到处是杈杈(木头与篾笆围成)房,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属人畜混居的极度危房,人居环境普遍脏乱差,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民政低保,无产业项目支撑,村民生活深度贫困。

  驻村一年来,我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农家讲解政策,动员村民外出务工和易地搬迁。许多村民对搬迁有顾虑,态度强硬,对工作极不支持。我不灰心、不气馁,继续顶着烈日,冒着细雨,一次不成就两次、三次……直到让贫困户心服口服,愿意搬迁为止。如今,贫困村民搬出了大山,大人找到了工作,小孩入了学,老人患病及时就医,村民们钱袋子鼓了,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如何让马垮底村的贫困村民都能如期脱贫,成了我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是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住房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这只是达成了基本目标,后续帮扶措施尤为重要,如产业发展、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排公益性岗位等,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是只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饮水灌溉、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条件,才能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打牢基础,把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三是要让“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村民真正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这才是真正脱贫致富的关键!

  段志彬整理

文章关键词:青花椒 宇扬 联动模式 芦苇湿地 脱贫奔小康 贫困户 金定鸭 适宜区 短板 新华村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四川金阳:生活美如索玛花

    目前,特普洛村已经打造了2000亩青花椒种植基地并成立了金阳县新东方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的105户村民中有93户是贫困户,合作社年均销售花椒4.3万余斤,93户贫困户年均实现增收180余万元。

  •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各行各业劳动者建功新时代

    蔡通杰(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人才兴企,我要密切关注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劳动者说】张培军(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党支部书记):我们要继续健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机制,让老乡们都能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 300亿元产业“成长记”——解读重庆江津消费品工业逆势发展“密码”

    题:300亿元产业“成长记”——解读重庆江津消费品工业逆势发展“密码”以青花椒为例,一条完整的种植、加工产业链条已在江津形成:产地面积55万亩、椒农60万人、近20家规模加工企业。

  • 农创产品:助力民族文化“出山”

    “农创产品”不是简单的“农产品+文创”,它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特色性和创意性。综观贵州丹寨县,其拥有石桥古法造纸技艺、苗族锦鸡舞、苗族贾理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17项省级、13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5个文化艺术之乡。

  • 坐着高铁看中国|走成昆,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  新成昆铁路是新建的一条铁路,与老成昆铁路大致平行,全长85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在被誉为“火车拖来的集镇”云南省禄丰县广通镇和“金沙江边的菜篮子”云南省元谋县等地,新成昆铁路带来了新机遇。

  • 坐着高铁看中国|走成昆,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  新成昆铁路是新建的一条铁路,与老成昆铁路大致平行,全长85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在被誉为“火车拖来的集镇”云南省禄丰县广通镇和“金沙江边的菜篮子”云南省元谋县等地,新成昆铁路带来了新机遇。

  • 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光明日报记者张勇(右)、光明网记者曾媛(中)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村茶园采访。在广西采访的几天时间,在脱贫攻坚一线,记者被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战贫的昂扬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

  • 14亿中国人的丰收地图

    14亿中国人的丰收地图

  • 他是1/2900000

    2018年,王升来到石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希望通过发展经果林及林下药材种植,引领村民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发展经济。战马村今年种植花椒2900亩、烤烟200亩、高粱1000亩群众还种辣椒、薏仁米、小米等高效作物养羊、养猪、养鸡张冬冬说,

  • 【你笑起来真好看】小山村里的“种植大王”

    活动第一站,全国网络媒体记者目光聚焦在重庆石柱县,通过近2个小时的线上云采访,深入了解石柱县脱贫攻坚的情况。赶在2018年3月春雨来临之前,刘瑞发的种植版图上,又多了250亩吴茱萸。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