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启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讲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抗疫合作,系统地回应了国际社会关切,驳斥了境外势力的攻击指责。白皮书特别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中国面对疫情大考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全球抗疫的中国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趋势,敏锐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一些国家茫然失措,一些国家四处“甩锅”,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到底是坚持科学理性还是制造政治分歧?是加强团结合作还是寻求脱钩孤立?是推进多边协调还是奉行单边主义?各国亟需就这些现实问题作出回答。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呼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携手应对疫情,对当前的紧迫问题作出了有力回应。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二者一脉相承,没有卫生的环境,没有各国民众的健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失去了坚固的根基,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
中国以抗疫巨大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既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导者,也在以切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疫情发生后,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习近平主席同近50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或见面,阐明中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的疫情和困难感同身受,呼吁加强多边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中国及时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在满足国内疫情防控需要的基础上,中国想方设法为各国采购防疫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便利,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为维持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保障抗疫物资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上,中国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而言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疫情目前已导致40余万人死亡。疫情在全球传播蔓延,人员流动、跨境商贸活动受阻,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双重打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不可避免,国际社会联手稳定和恢复世界经济势在必行。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难以独立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也需要国际社会向非洲国家提供必要的紧急援助。然而,遗憾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在疫情面前行为“失范”,不是将精力用于抗击疫情,而是忙于“甩锅”,散播政治谣言,煽动仇外情绪,炮制“政治病毒”,这不仅无助于国际抗疫,也正在浪费掉本国抗疫的关键时机。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各国只有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全球一体、平等尊重、合作互助,才能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凝聚起强大合力,战胜新冠病毒这类看不见的敌人。
人类的发展史是同病毒作斗争的历史。在病毒面前,人类是脆弱的,也是强大的,脆弱在于个体的渺小,强大在于人类的团结、合作与智慧。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呼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回应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人类设置的时代大考,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责任编辑:高霈宁)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心理学教授,曾任教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和英苏布亚大学,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前主席,意大利著名心理分析师。申荷永 心理学教授,曾任职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中国学会会长;著有《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荣格与中国文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设置专题,集纳习近平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多方面阐述: ——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中国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的效应日益凸显,中国同东盟合作的空间将更为广阔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显然,中国不仅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这种理念。只要我们扬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风帆,人类发展进步的航船必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行,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特稿:奏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以及巴黎和平论坛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习近平说:“2013年,我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为了促进民心相通,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人文共同体”,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面对世界和亚太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对于亚太合作未来的路怎么走,习近平提出,要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于11月20日在广州开幕。本届会议以“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