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点赞巴马:种养产业助脱贫

2020年06月16日09:30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山谷棚圈相挨,土坡果林延绵,田间稻蔬轮作,地头菌棒林立……鸡鸣牛哞遥相呼应,兔蹦羊跳自得其乐,叶绿果黄色彩斑驳……种养产业兴盛的美好景象,如今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各乡镇、村屯随处可见。

  “我们基地食用菌发展很好,销路也多,出产的香菇很受消费者青睐。我的手机里有不少订单,公司那边还有好多大单,可以说供不应求。单是香菇批发,基地每月就有10万元收入,切实为凤凰乡易地搬迁群众有稳定收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凤凰食用菌示范基地管理员黄晖介绍该基地香菇销售情况时说。现在,食用菌产业在各乡镇已渐渐兴起,尤其是凤凰乡,食用菌棚子到处可见。位于该乡凤凰村的食用菌棒加工厂项目,今年3月份开工,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菌棒1000万棒,产值达3500万元。

  走进巴马县西山乡加而村,四面灰褐色的石山已变成棚圈林立、香猪拱地、山羊飞跳、兔子乱蹦的特色种养兴盛的背景。在巴马星琦养殖农民专业社的养兔基地里,韦将宽和爱人正忙着为兔子调配饲料、清理粪便,看着即将出栏的肉兔又肥又胖,刚出生不久的幼兔既温顺又可爱,夫妇俩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合作社2019年分成给大家1万多元,支付给农户劳务费34000元。今年我们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人参与养殖,提高大家的收入。”韦将宽对合作社的前景充满信心。在加而村,说起养兔,规模最大的要数加而村英盘屯新西兰肉兔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投资96万元,现存栏种兔480只。目前该村共有三个养兔场,已带动97户农户参与养殖,其中贫困户78户,占80.4%,预计每年参与养殖的农户每养殖10只母兔可增收800元,三个兔场可给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4万元收入。“近年,我们结合加而村实际,全力推动种植、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其中养兔产业在我们村已渐成规模,群众参与率高,收入可观稳定。”加而村驻村第一书记蒙玉谈起加而村养兔产业取得的成就,倍感欣慰。

  投资6800万元的东山乡饮水工程自建成投入使用后,该乡7个村和大化县北景镇的弄冠村,共94个自然屯2065户,总人口16335人(其中贫困户1088户5167人)在生活、产业发展上得到很大实惠。在江团村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工人们每天按时段、程序忙碌着,有的拌草料,有的运饲料,有的给食槽加饲料……牛栏里两排肉牛相向而食,吃饱了饲料,又转到另一边的自动饮水装置水槽饮水,悠然自得。“饮水工程建成通水后,人畜用水十分充足。现在,不仅是养牛,还有养猪养羊等产业都壮大起来了,我们整个江团村的生态扶贫产业全面兴旺。”江团村村干部蒙桂祥说。据了解,该基地是东山乡供水工程通水后壮大起来的一个扶贫产业,项目可带动50户到100户贫困户每年增收一万元以上。“在牛场里做工,一个月工资3000元,包吃包住,离家又近,可以边务工边在家里发展种养,脱贫已实现,致富也不远了。”在肉牛养殖基地务工的江团村弄友屯贫困户兰美良边整理牛槽里的饲料边笑着说。

  产业逐日兴起,种养全面覆盖,群众稳定脱贫,这已成为当前巴马脱贫攻坚的大趋势。近年来,巴马县紧紧围绕“5+2”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种植“六个一”和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工程。通过打造一批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县深化建设“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共带动贫困户10552户,带动率63.20%;共建成小谷鸡养殖基地28个,覆盖贫困户4382户;建成食用菌基地5个,建设菌棚364个,带动易地搬迁贫困户310户;建成肉兔养殖示范基地10个,带动1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八百里生态肉牛产业扶贫示范区已完成一期建设并引进1000头黑土牛进行养殖。

  现在,走在巴马各乡镇的村屯,不管是石山,还是土坡,是平地,还是山谷,种养产业都已深深印在这片“八山一水一分土”的大地上,产业实现全覆盖,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土坡石山渐渐变成了金山银山。

文章关键词:种养 贫困户 饲料 示范基地 肉兔 江团 生态扶贫 各乡镇 土坡 种植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决胜2020】幸福写在笑脸上——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脱贫攻坚侧记

    (记者 尹赛楠)“祖祖辈辈洒满汗水,我们终于种下希望。”荡气回肠的词句里,流露出的,是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窝窝”里的火普村如今旧貌换新颜。

  • 【决胜2020】幸福写在笑脸上——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脱贫攻坚侧记

    (记者 尹赛楠)“祖祖辈辈洒满汗水,我们终于种下希望。”荡气回肠的词句里,流露出的,是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窝窝”里的火普村如今旧貌换新颜。

  • 【决胜2020】茭白田里端起“金饭碗”

    走进信阳市商城县鄢岗镇长冲村生态茭白基地,放眼望去,水汽氤氲,绿浪翻滚。目前,该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300余亩,每亩流转费200-500元,常年为贫困户提供施肥、灌溉、除草、收割等劳动就业岗位,带动附近110余户群众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

  •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扶贫深度融合

    “赶完集就过来了,想看看艺术家们带来的节目,现在的政策真好,政府不光带领我们发展产业,还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万秀区以文化自信引领农民脱贫自信,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扶贫深度融合。

  •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扶贫深度融合

    “赶完集就过来了,想看看艺术家们带来的节目,现在的政策真好,政府不光带领我们发展产业,还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万秀区以文化自信引领农民脱贫自信,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扶贫深度融合。

  • 现代农业 富了农家

    兰州新区现代花卉种植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樊兴奎和工友们正在12万平方米的4号智能玻璃温室里忙着定植、搬运花卉。在新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里,每垄水培蔬菜都有档案、编号;氮磷钾浓度和水分含量自动监测,自动浇水、施肥。

  • 广西数百万贫困人口依托产业帮扶增收

    么窝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远声说:“目前合作社带动95户102人就业,其中贫困户76户81人,占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0%多,一年预计带动群众增收共计40多万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已脱贫的450万人中,有426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帮扶实现增收,占脱贫人口的94.67%。

  • 【幸福东北】稻米、河蟹助力盘锦乡村振兴发展

    (记者 丁素云)9月22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在盘锦举行。中国·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作为全国第一个以乡村振兴产业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首届博览会签约金额达26亿元,创造了一系列经贸、投资和产业合作的重要机遇。

  • “这样帮我们,贫困帽一定能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层峦叠嶂,群山连绵,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今年还有1353户4454人未脱贫。那坡县因地制宜,将桑蚕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桑蚕种养、畅通蚕茧收购渠道、延伸链条促进就业,2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

  • 滩红苇绿、稻香蟹肥——辽宁盘锦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幸福东北 | 滩红苇绿、稻香蟹肥——辽宁盘锦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9月22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开幕,近800家企业参展,300余家采购商参会,“线上+线下”“博览会+专业展会”“专业论坛+现场观摩”全方位展示了乡村振兴“盘锦模式”。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