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一年、两度公开征求意见后,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版‘双积分政策’”)。专家认为,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将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形成市场化机制。
什么是“双积分”?新版“双积分政策”主要修改了哪些地方?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新政策将产生哪些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修订势在必行
所谓“双积分”,是指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每个汽车厂商都需要生产新能源汽车。
“双积分政策”,即《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积分办法》),是由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原质检总局5部门于2017年9月28日发布的。“双积分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形成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市场化机制。
“2019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6万辆,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行业平均油耗实际值达到5.5升/100公里,较2016年下降10%以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积分办法》的实施,有力促进了行业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但《积分办法》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技术标准亟须更新、企业在燃油汽车节能技术方面投入不够、积分交易市场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为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更好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与相关部门在2019年初启动了《积分办法》修改工作。
据介绍,这次发布的新版“双积分政策”,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这一新政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工信部指出,按照这一比例,预计到2025年,我国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将达到每百公里4.0升,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将达到汽车总量的20%。
进一步完善改进
“除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变化外,新版‘双积分政策’还做了一些修改。”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策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丰富了关联企业的认定条件,并将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纳入核算范围,对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车型给予核算优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新版“双积分政策”结合疫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根据实施经验和行业信息反馈对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改进,解决了前期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新版“双积分政策”框架设计日臻完善、操作规程优化简洁、调节机制灵活有序。
“此次修订赋予新能源汽车积分一定条件下50%的结转比例功能,解决了上一版内容中新能源汽车积分有效期较短的难题。”叶盛基表示,这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积分的交易价值,保证新能源汽车厂家的积分交易热情,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考虑到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及疫情对当前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新版“双积分政策”灵活调整了2019年至2020年的考核方式。叶盛基认为,新政策在帮助行业企业渡过困境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不但延长了负积分抵偿期限,而且调整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比例,允许20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补偿2020年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三管齐下的策略既盘活了当前行业的积分资产,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的发展,为新版“双积分政策”在“十四五”期间的运行打下良好的开端。
激发行业活力
原有的《积分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积分供大于求、积分价格偏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导力度不够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如2018年度及以前年度比例考核要求欠缺,行业技术发展进步较快等。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双积分政策”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发布实施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强制考核纳入、油耗要求进一步加严,积分市场供大于求情况将显著改善,激发行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活力。
对此,大多数企业已有预期,认为新版“双积分政策”在促进节能与市场化调节等方面将发挥显著作用。
在行业发展层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以培育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为方向,以确保新能源汽车安全为底线,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鼓励技术进步的同时,应切实考虑新兴产品市场化发展的循序渐进实际,不宜干扰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不阻碍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需求。
叶盛基表示,展望未来,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无论是国家、地方政府还是行业企业,都应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环境,努力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产品,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快汽车行业管理的改革创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瑾)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12月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为6.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3%。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双双超过16万辆,分别达16.7万辆和16.0万辆,单月产销量刷新今年以来最高纪录,环比增长19.6%和13.9%,同比增长69.7%和104.5%。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昨天(27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研究奖补支持政策,以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效带动私人消费,从而提振汽车消费,推动产业发展。
近期,各地政府陆续发布新举措,拉开年底促消费大幕。其中,为进一步挖掘免税消费潜力,海口明确争取今年年底前新增和扩建4处离岛免税店,还将扩大奢侈品牌营业面积。扩大奢侈品牌营业面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免税店扩建后营业面积将达9000平方米;并计划新增日月广场免税店面积5万平方米,同步引进增加奢侈品牌。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发现,很多充电站的充电桩无法充电,有的无电源接入,有的甚至根本没安装配置充电模块,大量充电桩成“僵尸”。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是10月20日在淮南朝阳路供电营业厅电动汽车充电站拍摄的一个充电桩。
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汽车产业拉动经济复苏寄予厚望,主要汽车生产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扶持政策都在加大力度,资本大鳄、大科技公司和国际著名汽车巨头跃跃欲试,相互之间比拼的不仅是投资和生产规模,还有关键的电池技术、汽车软件技术、数字化无人驾驶技术、便捷适用的基础性配套设施。要看到,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国政府纷纷强化产业政策的张力和导向性,推动汽车产业加快技术的创新升级和运用,加快行业的重新整合。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2号成功交付,“蓝鲸1号”首次成功开采可燃冰,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顺利下水……过去5年,我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捷报频传。
在这届进博会上,各大车企都带来了新能源最新车型和最尖端技术,“新能源”已成为本届进博会汽车展区最突出的话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洧:一是中国已具备结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并且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拥有全球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在进博会汽车展区,最大的亮点仍然是“绿”,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带来最新的新能源车型。 在上个月13日,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宣布,共同建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后,奥迪则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3款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Q4概念车。
财政部在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持政策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部在昨天(3日)的会上表示,到今年底,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20万辆。蔡团结介绍,截至2019年底,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推广应用了接近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约占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1/4,提前超额实现了“十三五”的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