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胡浩)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记者2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着力破解限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发展的障碍,提升随班就读质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在评估认定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健全科学评估认定机制,重点解决对残疾儿童少年评估认定不科学的问题,要求发挥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作用,用科学的机制确定残疾儿童少年是否适宜随班就读,并做好适龄残疾学生的摸底排查,建立安置工作台账,减少现实中存在的家校争议。在就学安置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重点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不到位问题,要求加强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学校招生计划,同等条件下就近就便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同时,利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监测,切实保障具备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为解决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过程针对性不强、教育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指导意见强调遵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转化教学方式。制订个别化教育教学方案,帮助残疾学生提高自主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健全符合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突出对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心理生理矫正补偿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加大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关爱帮扶力度,建立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制度,促进共同成长。
今天(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今天,在黑龙江、山西、陕西等地,围绕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康复知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等内容,各级残联开展了线上和线下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江苏省特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丁勇认为,《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入学梦”。顾定倩认为,在“认识层面的改善”也需要进一步努力,“包括普通学校教师和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观念转变。
“残疾儿童康复具有抢救性意义,错过康复训练的黄金时间,即使后期再努力,可能使一个脑瘫儿童终身难以生活自理,可能使一个听障儿童难以与人正常沟通而影响接受普教和就业。
(记者陈劲松)近日,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微信群里的听力残疾儿童家长们已经习惯每天按群里老师的提示,通过远程康复服务平台收看专家专题讲座,随后再由老师们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海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启动了远程康复教学,为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在训残疾儿童提供居家康复指导服务。
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原标题:《河南政协委员张银良:脱贫攻坚路上 残疾人一个不能少》河南政协委员张银良 人民网郑州1月8日电(杨晓娜)“因残致贫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建议规范托养中心,确保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持续健康发展。张银良说,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
1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19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到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1月6日,映象网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9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019年底,全省21215名0-6岁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7.86%。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月6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全省21215名0—6岁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完成“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117.86%,超额完成任务,有效保障了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需求,提升了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办好民生实事是政府的庄严承诺、群众的热切期盼、社会的共同责任。2019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