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过程,多地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导致一些城市出现内涝,村庄农田被淹,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那么,我们如何开展科学防汛,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汛情的常识,做好防范和自救互救?从今天(5日)开始,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防汛科普》系列报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有关汛期的各种常见灾害,通过科普动画简洁明了地学习掌握如何在灾害发生时开展救援与自救。
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叫汛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
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汛期:春汛期、伏汛期、秋汛期,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凌汛期。
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多变,各地进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期,降雨强度更大、历时更长,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气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为科学高效防汛,了解分辨汛期常见的灾害类型至关重要,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7以及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汛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常伴有大风与冰雹,并由此引发山洪爆发、河水陡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考虑暴雨、洪水两方面因素,入汛日期采用雨量和水位两个入汛指标确定。雨量指标以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表征。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暴雨天气来临之前,相关部门会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民众需要提前了解天气信息,做好应对汛期强降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
为科学高效防汛,了解分辨汛情常见的灾害类型至关重要,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在洪水发生之前,我们要做好预报预警,群众要及时撤离,洪水过后,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传染疫病发生。
为科学高效防汛,了解分辨汛情常见的灾害类型至关重要,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在洪水发生之前,我们要做好预报预警,群众要及时撤离,洪水过后,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传染疫病发生。
(记者丁怡婷)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河北积极指导基层实行常态化、制度化隐患排查,突出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设施、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整治。
8月16日,记者从郑州交警三大队获悉,因受汛期暴雨的影响,造成樱桃沟景区内多处道路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核心景区严重损毁,目前正在紧急抢修,樱桃沟景区暂时关闭不接待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