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应对变局 开拓新局——从“经济更加发展”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年07月06日09:10  来源:新华网

5034

应对变局 开拓新局——从“经济更加发展”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题:应对变局 开拓新局——从“经济更加发展”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新华社记者安蓓、何宗渝、徐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紧紧扭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实力大幅跃升

  6月21日上午,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制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左岸1号机转轮——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心脏”吊装成功,将世界水电带入“百万单机时代”。

  “1994年修建三峡工程前,我国还不具备制造35万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短短20多年,我们在水电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东方电机总经理助理赵永智说。

  这家创建于“二五”时期、成长于三线建设的中央企业,在60多年发展中,将自主创新融入基因,不断啃下重大装备国产化的“硬骨头”,路越走越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千万万这样的中国企业,汇聚成无惧风雨的中国经济大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中国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把握引领大势,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指引中国经济闯关夺隘、跨越关口。

  农田里,传感器实时监测气象数据,插秧、收割、打捆全程机械化作业;监控室内,电子屏幕显示地块情况、生产数据;半空中,无人机喷洒植保药物;高空中,借助“吉林一号”卫星遥感数据,田地病害情况一览无余……

  以水稻种植闻名的吉林省吉林市大荒地村,“村企共建”成为村民步入小康生活的“金钥匙”。土地集中流转、集约经营,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入驻田间地头,农民成了“产业工人”,既挣工资,又拿分红。“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2.4万元,每户年均收入接近10万元。”大荒地村党委组织委员王晶说。

  2016年至2019年,我国经济实现每年6%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一半,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2019年末,高铁营业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6150万辆……

  “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国力继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说。

  活力持续迸发

  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年营业额58亿元、产品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可穿戴领域领军企业,华米科技用了6年。

  华米科技副总裁章晓军说,公司在合肥设立全球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并在北京、深圳、上海、南京、美国硅谷等地设立研发机构及分公司,广纳全球顶尖人才资源攻关核心技术。

  “2019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4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连续6年超过2%……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犹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创新,是翻越关口的强大动力。

  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利润微薄的加工配套企业,总经理夏健钧最头疼的就是大客户年年要求降价。

  产品降价与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倒逼企业转型。经过多年探索,这家民企凭借研发的航空卡箍拿下专利,如今已在国内航空零部件领域站稳脚跟。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代工厂转型为科技型企业,夏健钧深有感触。

  创新之泉持续奔涌,靠的是以改革“清障”,让上亿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近期,一系列重磅改革开放举措密集出台,频率之高、分量之重,彰显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坚定决心。

  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走进河北辛集电商直播基地,企业主播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展示产品。

  “入驻以来,订单量每天增长。基地提供硬件、服务、场地,还有专业培训团队,只要好好做,一定行!”宏四海皮革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设计总监梁厦说。

  疫情下,订货减少、出口困难、展会取消,辛集的皮革制衣企业不少盼头落了空。电商直播打开老皮匠们的新思路,不少企业转向开发高端春夏服装,养“粉丝”、去库存、上新品,开启销售新模式。

  “企业由原来的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力,将分散的设计人才、产品生产、销售渠道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辛集经济开发区招商合作局局长刘恒波说。

  2020年,已经过半。当前,全国上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决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凝心聚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程。

  7月1日,三一集团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打造百亿元级智能制造基地;吉利集团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建设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和数字化工厂。此前,京东方宣布将分别斥资60亿元和48亿元,在成都高新区和两江新区分别建设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传统招商活动难以开展,成渝两地创新工作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释放强大吸引力加快地区复苏步伐。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形成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潜力加快释放,为培育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良好基础。

  5月底,大众汽车集团接连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加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说,除了对两家企业超过20亿欧元的投资外,大众今年在中国还有40亿欧元投资计划。“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经历一个繁荣发展期,我们充满信心。”冯思翰说。(参与记者:程士华、段续、李继伟、杨迪、李倩薇、郭翔)

文章关键词:白鹤滩水电站 小康社会 粉丝 经济更加发展 清障 硬骨头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经济增长0.7%(新数据 新看点)

    ”  细看成绩单,“0.7%”这一数据背后,是一系列指标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30亿元,同比增长0.8%;货物进出口总额231151亿元,同比增长0.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

  • 以改革激发活力动力 央企高质量发展态势凸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处置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1.14亿吨和1644万吨。——中央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企业市场化基础进一步筑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

  •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正酣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哈电机白鹤滩转轮加工厂内景(无人机照片)。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之上,是目前世界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 起吊重量达2100吨!单机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成功吊装

    昨天(18日),起吊重量达2100吨的世界首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在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成功吊装。转子是水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的核心部件,此次吊装的左岸1号机组转子外圆直径16.2米,最大高度约4.1米,起吊重量达2100吨。

  • 央企累计提供岗位超百万

    自3月以来,国资委实施国资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三类重点人群就业,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

  • 筑坝白鹤滩(重大工程建设一线见闻)

    与大多数建在地面上的电厂不同,白鹤滩水电站的机组厂房建在地下,厂房、输水系统、泄洪系统、交通网络等,在金沙江两岸的大山内部纵横交错。大坝浇筑、地下灌浆、安装引水发电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白鹤滩水电站各项重点工程都没有停工。

  • 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提速 吹响中国经济复苏“冲锋号”

    施工人员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主墩承台作业(2月17日摄)。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题: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提速 吹响中国经济复苏“冲锋号”重大能源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基本复工,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沈阳华晨宝马第三工厂项目复工后正加紧推进……  3月8日,三辆载有550千伏升压变压器的运输车依次驶过白鹤滩金沙江大桥。

  • 扩大开放疾步前行 更多重磅利好可期

    在有效控制疫情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保持“加速度”。权威专家表示,新版负面清单提早至5月公布的可能性较大,医疗、养老、金融等服务业准入将迎更大突破。《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帮助外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 从火箭到高铁,重大工程复工让中国经济活力重现

    重大工程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在疫情阴霾下的经济,随着能源、交通、水利、电力……一个个“火车头”在海上、陆地、空中齐齐开动,瞬间展现出了巨大能量。毫无疑问,重大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统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更是提振发展信心的“强心剂”。

  • 在疫情大考中践行央企国家队初心使命

    二月十六日,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八号机组转子顺利吊入机坑,成为乌东德水电站发电工期中的里程碑节点。这是三峡集团在全力保障水电气热供应外,多次组织全球采购防疫物资支援前线的一个缩影。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