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下半年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生猪生产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刚刚过去的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6%,拉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约2.05个百分点。这让人不免担心,下半年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二师兄”价格是否会持续上涨?
13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通气会,有关负责人回应了当下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主要指标向好!生猪产能加快恢复
生猪生产直接关系猪肉供给。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如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能繁母猪存栏连续9个月增长,生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体现生猪产能的核心指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实现同比增长3.6%,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与去年9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达到28.6%。
生猪存栏方面,根据监测,生猪存栏最近5个月环比增幅分别是2.8%、3.6%、4.5%、3.9%和4.4%。与今年1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为20.9%。
“根据对全国规模猪场全口径监测,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杨振海说。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介绍说,各地生猪生产恢复向好。6月份,除宁夏外,30个省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前期降幅较大的南方主产省份持续快速恢复。15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5%以上,13个省份生猪存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0%以上。
生猪养殖加快恢复,推动市场供应增加。辛国昌表示,3月份以来,生猪出栏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同时,今年前5个月猪肉进口172.4万吨,同比增长146.2%。
供应持续改善 肉价持续大涨可能性不大
监测显示,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进入6月份开始上涨,7月份第2周(7月6日至7月12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平均售价每公斤53.15元,连续6周上涨,涨幅15.6%,但比2月中旬的高点低6.49元。
猪肉价格为何上涨?下半年会保持上涨趋势吗?
杨振海表示,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消费拉动,也有一些突发性因素助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6.8%,5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8.9%,预计后期餐饮业猪肉消费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一般来说,每年6至9月份猪肉价格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今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消费增长,上涨压力可能会更大。另外,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对生猪生产及产品调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推高了局部地区猪肉价格。”杨振海说。
他表示,下半年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目前生猪存栏和仔猪供给量已连续5个月恢复性增长,预示7月份以后可出栏的商品肥猪将会逐步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持续改善。同时,今年猪肉进口预计比去年增加100万吨以上,禽肉产量增加120万吨以上。
“综合分析,三季度之后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逐步缓解,下半年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猪肉价格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杨振海说。
供需仍偏紧 生猪稳产保供要毫不松懈
下半年如何抓好生猪生产?
杨振海表示,当前生猪生产恢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养猪积极性仍然不高,用地、环保、金融等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产能恢复转化为出栏上市量增加,需要有一个过程,当前总体供需关系仍然偏紧;个别地方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抓得还不够紧,稳产保供任务依然艰巨。
他表示,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近期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对标检查每个省份的半年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压实地方责任。
进一步加快政策落地,加强指导服务。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生猪养殖用地、抵押贷款试点和环评等政策措施,尽快将补助资金兑现到场到户。指导生猪规模养殖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产能。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财政资金扶持、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加快补栏增养。
杨振海表示,农业农村部将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继续开展重点区域和场点全覆盖入场采样检测,强化出栏检疫、屠宰监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相关链接:
当前生猪产能和价格走势怎么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根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提纲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精心策划、制作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微动漫,共20篇。
乡村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乡村建设行动即是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要求,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善乡风乡貌的重要举措。在加强县域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两个“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放在一起,更凸显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的意义。当前,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据悉,《指导意见》还提出,到2023年,实现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监管格局基本建成;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补贴政策的科学性和资金绩效明显提高。鼓励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补贴资金。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昨天(2日)发布,乡村治理试点启动一年来,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对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级有关部门完善了乡村治理制度安排。
农业农村部昨天(11月30日)发布,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批30个整县推进试点任务基本完成。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规范不够、质量不高、指导服务薄弱等问题。
昨天(11月3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市闭幕,交易金额达418亿元,比去年增长9.8%。本届农交会举行了多场直播带货活动,吸引线下、线上观众超5000万人次,带货销售过亿元。
为巩固和扩大长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强长江口水域禁捕管理,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决定扩延长江口禁捕范围,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长江口禁捕管理区范围为东经122°15′、北纬31°41′36″、北纬30°54′形成的框型区线,向西以水陆交界线为界。
展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部今年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改善农产品品质。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天然宝库。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强调,要切实抓好中华鲟等珍稀物种抢救保护,加力推进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争取早日重现长江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