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是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重要支撑,显示我国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中国社会科学网 7月14日)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发展红红火火,离不开法治建设保驾护航。经过多年努力,当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建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更好地完善和推进法治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事情,更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法治建设严格执行是关键。法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事业,无论是法治制度的完善还是各项制度的实施都要执行到位。必须做到法律有据、实施有效、监督有力,让法治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法治建设全民参与是基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就形同虚设”。要让每个公民从内心信法才能做到现实中守法。要让公民信法,就要让他们参与其中,在法律建设上广纳良言,听取民众内心真实意见。在法律的执行中,要公正严明,让民众感受公平正义的力量。如此,才能让群众从内心认可并敬畏法律,才能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离不开干部的带头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不用发号施令,大家自然起身效法,政令将会更好地实施;反之大家就不会服从遵守,政令的执行就会受阻。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法治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要让民众都参与其中,让干部带头引导,将法治建设实施到位,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美好篇章。(盛明树)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厚,阐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生态文明立法、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米”……近年来,福建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法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筑牢绿色发展法治屏障,福建加强生态文明立法,近年来制定出台《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4项法规,实现生态文明“海陆空”全方位保护。
确定这个主题,就是要牢固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推动宪法精神家喻户晓。杨春雷表示,各级检察机关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宪法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
联播+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之后的首个国家宪法宣传周。今年全国“宪法宣传周”的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宪法,如太阳一般耀眼,照射国家的每一处地方,保障着每一个公民的福祉权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12月4日,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揭晓,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章春燕获得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称号。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暨颁奖礼活动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本次评选委员会成员由各部委评委代表、法学专家评委代表、媒体评委代表和律师评委代表组成。
今年的“宪法宣传周”,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民航总医院杀医案、操场埋尸案、涞源反杀案……纵观有一个鲜明特点:用典型案例讲故事、讲政治、讲法治。
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在各地同步展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等,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唐一军表示,目前正值“七五”普法收官、“八五”普法规划谋划之际,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与普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