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蕴育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伟大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发展与时代进步有机统一的战略高度,把伟大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四种伟大民族精神就像支撑中华民族这艘航船的“四大引擎”,共同驱动着中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伟大创造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3000多年前的《周易》就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礼记》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浴火重生、屡创辉煌,无不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紧密相关。在当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才能继续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伟大奋斗精神。奋斗是中华民族发展之动力,也是中华文明兴盛之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凭借非凡的奋斗精神,开发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战胜了频繁不断的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奋斗中成长壮大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写入入党誓词,以此激励每一个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正是依靠这种伟大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强起来的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要求全体中国人民继续弘扬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精诚团结、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共同奋进,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构成了一个交织交融、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列强入侵、家国沦陷的危难关头,中华儿女携手并肩、共御外侮,以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向世人展示了坚如磐石的伟大团结精神;在无数次水灾震灾、疫情肆虐等自然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守望相助的伟大团结精神。团结互助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伟大梦想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以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砥砺前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我国古代神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华儿女人定胜天的美好梦想;孟子描绘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勾画的“小康”和“大同”两种社会状态等,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好梦想。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中华儿女进行了180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只要14亿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变成现实!
伟大民族精神的形成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精神来源于物质,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伟大民族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来源于中华儿女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中华文明的长期积淀。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积淀和结晶,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的熏陶和熔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过程凝练和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历练了伟大民族精神。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社会实践活动,蕴育和铸造了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气质和风貌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蕴含于伟大思想著作中,物化于伟大科技成果中,体现于伟大文艺作品中,凝结在伟大文化遗产中,经过数千年的交流交汇、融会贯通,最终熔铸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也创造铸就了灿烂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的长期积淀蕴育了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丰富内容,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演进史,就其内在精髓来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中华文明的长期积淀蕴育并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
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始终发扬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提供思想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必须以创新、奋斗、团结、梦想精神做引领,不断创新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方式方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为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伟大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让创造精神持续迸发,让创造活力充分涌流,才能推动我们国家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只有让奋斗精神照亮新时代的前进之路,我们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全体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只有敢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提供思想保障。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可以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自身建设的因素也是复杂的,要推进党的建设继续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在创新中发展;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不断克服各种风险和困难挑战;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团结精神,不断增强党的自身团结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梦想精神,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推进新时代伟大梦想提供价值导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价值导向。弘扬伟大创造精神能为实现民族复兴增添创新活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奋进动力,弘扬伟大团结精神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群体合力,弘扬伟大梦想精神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价值引力。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正是因为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能够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习近平: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正是因为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能够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嘉应观作为“黄河治理办公室”,开创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被打破。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嘉应观作为“黄河治理办公室”,开创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被打破。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场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壮举取得了人类抗击传染病历史上的重大胜利。疫情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但战胜了疫情的人们更加坚信:挺起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脊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都将风雨无阻,无论遇到任何逆境中国都能履险如夷。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国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民族这英雄、豪迈的旋律决不能忘记,魏巍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告诫决不能忘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武力吞并全中国的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武力吞并全中国的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翻开近代中国的历史篇章,如果说战争与失败是每个篇章的醒目标题,那么割地与赔款就是每个标题之下的主要内容。回顾75年前的那场战争,伟大的中国人民以“抗战到底,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