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历史现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仍要加强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
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在主观上讲,主要是个人思想路线不端正、名利思想和懒汉习气;客观上讲,主要是长期习惯的思维定式,导致工作缺乏制度创新、工作导向不科学、监督不力。故而,形式主义的出现,在思想、在能力、在环境。要想杜绝形式主义,还需重在“主义”二字,关注干部自身。
杜绝形式主义,重在思想认识提高。作为党的干部,工作要秉持以实际出发,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真抓实干。要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杜绝形式主义,重在个人能力提升。加强机关干部业务能力建设,是机关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在当前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机关干部要抽出身来、静下心去,深入学、经常学,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做好工作、树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不断获得与社会变革、发展相适应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结合实际,从中提炼出对具体工作具有指导性的认识。
杜绝形式主义,重在时刻保持警醒。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监督检查、检举举报、建立问题线索移交机制等措施,及时发现掌握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拓宽监督探头,将监督检查下沉覆盖到社区、街道、乡、镇、村等一线基层单位,对形式主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尤其对基层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以文件落实文件、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不走样、不缩水,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受伤害。
杜绝形式主义,不仅需要机关干部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外界监督,更需要的是提高思想认识,真正从“主义”上杜绝“形式”。(张咪嘻)
历史的转折往往要通过时空长镜头方能洞察把握。”中央八项规定以短短600多字管住了9100多万名党员,让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最大政党焕发出蓬勃朝气,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经验值得深刻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7.5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1.8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6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3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1万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7万人。
11月15日,2020年度省政府集中督查动员会召开,省长尹弘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重点难点开展督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抓住年终前关键时段,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11月13日晚,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2017-2018年度)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广播评论《“痕迹主义”可以休矣》,荣获广播评论类大奖;电视消息《列车上的生命接力》,荣获电视消息类大奖;广播现场直播《春到大别山》,荣获广播现场直播类大奖。
为深入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政府拟于11月中旬组织开展2020年度集中督查,届时派出督查组赴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进行实地督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省政府督查组将通过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以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事关孩子、房子、钱袋子等的惠民举措,引人关注,令人振奋。这份邀请全国人民查收的民生“礼包”,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加码”,是切实有效的“定心丸”,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文山会海、频繁考核、过度留痕、压力“甩锅”、层层加码……,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形式主义现象,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没事不扰,有事必到。从政府服务而言,“没事不扰”,是做好权责清单,从条和块的角度合理配置职责。“没事不扰”,是为了“有事必到”;“有事必到”,是为了“没事不扰”。
新华社福州10月18日电题:让光亮照进基层农民心中——国务院大督查第七督查组记者见闻 对于郑文胜而言,2020年10月14日是他这一年来最“惊喜”的一天:他长时间以来的诉求终于得到了妥善回应与解决。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七次大督查。实地督查中,各督查组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