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1日讯 记者林火灿报道: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半年相关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1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辛佳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企业复工复产扎实推进。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降幅明显收窄,特别是“互联网+文化”持续快速增长,彰显出文化新业态的巨大韧劲和发展潜力。
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大类中,新闻信息服务上半年增幅超过两位数,达到13.4%;创意设计服务增速由负转正,由一季度下降2.5%转为增长3.3%,其余7个行业虽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比一季度明显收窄7.2个至10.3个百分点之间。
上半年,“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继续逆势上行,线上文化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行业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
在12月3日开幕的2020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健介绍说,目前中国的智能汽车市场在不断扩大。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不仅产销量逆势上扬,还受到资本市场高度青睐。
“这次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各地出版企业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强调市场导向,进一步确立产业延伸发展、文化品牌运作观念,努力开启融合发展新局面。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云南省日前出台相关政策,其中提出优化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措施,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探索建立“容错”机制。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10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四万亿元,消费恢复态势持续增强。包括智慧零售、跨界合作等一大批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促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双11”购物节,不断刷新纪录的数据背后,体现了国内消费持续复苏,并且呈现出迭代升级态势。购物节产生出多种消费新场景,衍生出更多的新消费模式,显示出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的良好态势。
从“村播”“厂播”到“仓播”,直播场景不断丰富,直播业态也覆盖了包括家居、数码家电、汽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2019年,直播带货成为各大电商重点营销板块,迎来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期。
11月4日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就强调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上述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十三五”时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特别是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强化贸易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加到105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增加到31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深化。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4日晚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
浙大一院总部一期距阿里巴巴集团总部仅3公里路程,浙大一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利用人工智能等“黑科技”,让患者获得就医全流程便捷化服务。据悉,启用当日也是浙大一院建院73周年,374位名医专家齐聚于此,举行连续6天的大型义诊活动,综合内科病区也同步启用,为浙江省内外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