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新消费成扩大内需关键一招

2020年08月26日10: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034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等多部门相继明确,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更好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各地也出台一系列举措,激活新型消费潜力。今年以来,新消费正扩容提质,加速融入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一键下单美食上门,线上教育名师荟萃,动动手指远程问诊……今年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消费扩容提质,加速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发着大家对消费领域未来的想象。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速落地各项新政,补短板强弱项,稳存量激增量,为经济恢复输送强大动能。

  各地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正成为多部门下半年的重要政策发力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等多部门相继明确,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更好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同时,各地也出台一系列举措,激活新型消费潜力。如北京围绕“培育消费新模式”提出了具体措施,将加速打造新消费时代的智慧化新生活;四川推出培育发展新消费行动方案,明确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导向……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研究员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稳增长需要更加倚重消费。“过去5年,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是中间需求,投资增长要对标消费增长才能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供需之间总量与结构匹配,实现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赵萍说。

  “从当前消费结构来看,新消费是促进我国消费增长的强有力引擎,不仅增速快、占比高,而且带动作用非常强。”赵萍说,今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速度更高达15.7%,且吃类和用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分别高达38%和18%以上。由此来看,以新消费为着力点不断出台的支持政策,有利于加速消费回暖,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作用,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消费成为各地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一招,还体现在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新消费能更高效地匹配供需双方,挖掘各地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供需两旺、助推经济、稳定就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靖表示,随着5G时代到来,新消费必将快速渗透,大量消费场景正在被重塑、重构、重整,消费链条也将变得越来越短,最终必将大幅提升全社会效率。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新消费是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从新业态来看,顺应消费者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一些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从现有经营环节和领域中衍生出新链条和新业务,培育出“无人经济”、定制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的消费场景,激发了消费新热点。

  比如,无人零售、无人驾驶、无人服务等新业态落地,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让“非接触式”服务成为消费潮流。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于智能技术提供无人值守服务的新业态大受欢迎,在零售、餐饮、娱乐等消费场景下,通过“自助”就能完成消费行为,“无人经济”在服务业大显身手。

  通过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新型餐饮服务行业迅速崛起。一些传统餐饮店顺应客户需求,改变传统餐饮地点固定、体验趋同的消费弊端,为顾客提供定制的食材、个性化的就餐环境以及外卖服务,促进了餐饮服务转型升级。

  为提高用户体验,实现企业持续盈利目标,一些企业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比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迎来“风口”,无接触式上课、看病,避免了线下聚集且方便快捷,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也得以向更大范围辐射。AR、VR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云逛街”“云旅游”成为可能,满足了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各种消费场景的需求。

  直播带货火爆,减少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供需精准对接,让在直播间跟着主播买东西成为一种消费新潮流。社区团购、社群团购等模式的兴起,让“分享经济”走红,消费者在享受更具针对性的售前售后服务之外,通过分享、交流和互动,形成了自己的消费圈子,消费行为更有乐趣,消费理念也更加理性。

  补齐短板发展更有后劲

  新消费的涌现,推动不少行业进入变革和资源整合的深度调整期,加速了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同时,成长期的新消费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例如,有些产品质量和服务得不到保障、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新技术不成熟、消费升级存在结构性制约等。专家认为,要把新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还需补短板、强弱项、添动力,筑牢新消费发展基础,持续推动新消费扩容增量,畅通产业经济大循环。

  政府部门应在包容审慎原则下,不断完善与新消费相关的配套环境和引导政策,从财政、税收等方面为新消费发展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使新消费真正成为发展新动能。赵萍表示,尤其要加大企业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创造出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适合消费品质提升的新供给。

  新消费繁荣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应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5G网络普及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同时,也为新消费模式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优化消费环境,还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消协发布的上半年报告显示,直播打赏、在线培训、直播带货等成为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领域,应该加快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在新消费领域的选择权、知情权,从而使消费者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赵萍说。

  新消费也需要新保障。当前制约消费升级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专家表示,未来要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以切实增强消费能力。同时,可以继续通过普惠式减税降费、稳定扩大就业、加大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等举措,促进新消费不断扩容提质。

 

文章关键词:消费升级 扩大就业 新冠 扩大内需 新业务 新体验 消费时代 零售额增速 消费潜力 消费理念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一轮政策支持在途 力促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当前保持快速增长的新型消费将获更多支持。专家指出,在改善“硬设施”和“软环境”政策力挺下,各类线上消费、新型消费将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 “全面促进消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促进消费”。在疫情造成经济活动大幅度缩减之后,因消费不足而产生的经营困难、就业紧张等问题迅速接踵而至。

  • 经济时评:乡村是消费增长“新一极”

    近年来,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移动支付和农村电商蓬勃发展。这使得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农村消费市场结构依然不合理,多重因素影响了农民消费热情的释放。

  • 商务部:加快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商务部在今天(26日)召开的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上表示,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促消费要重点从四方面着力:  一是要促进城市和乡村消费扩容提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便民消费载体,提升电商进农村。

  • 迎政策礼包 10万亿级消费金融市场再升温

    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被业内认为是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明确信号。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认为,当前消费线上化趋势日益明确,马上将进一步提升满足用户线上消费的服务能力,即秒级审批,快速决策的能力。

  • 从中央到各地出台多项举措 激活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

    近期,从中央到各地陆续出台举措,促进重点领域消费。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看,在必需消费品稳定增长的同时,升级类消费和大宗商品消费回暖明显。赵萍表示,如果政策落地能够产生预期效果,根据以往数据测算,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将有望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这将对整体消费市场回暖产生明显带动作用。

  • 消费升级不等于过度包装

    不久前,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内的菜鸟驿站为了提高快递包装的循环使用率,在校园里推行“回箱计划”,回收快递纸箱并进行再次共享使用,受到师生欢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介绍,首批快递包装绿色认证目录优先选择了在快递行业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包装箱、胶带等10种产品。

  • 多地出台年底促消费新举措 汽车消费和免税消费成重点

    近期,各地政府陆续发布新举措,拉开年底促消费大幕。其中,为进一步挖掘免税消费潜力,海口明确争取今年年底前新增和扩建4处离岛免税店,还将扩大奢侈品牌营业面积。扩大奢侈品牌营业面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免税店扩建后营业面积将达9000平方米;并计划新增日月广场免税店面积5万平方米,同步引进增加奢侈品牌。

  • 经济时评:“双11”展现我国消费升级大趋势

    “双11”不仅是我国消费升级、经济转型的展示窗口,也验证了我国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双11”消费特点的变化,体现出中国消费升级大趋势;消费模式的创新,反映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脉络;

  • “双11”,服务消费走俏

    ”  餐饮住宿、会员权益、家政服务、线上办公、知识付费、寻医问药……“双11”线上服务消费的火爆是近年来服务类消费规模快速增长的缩影。赵萍认为,今年中国商品消费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进入上行通道,增速逐月提升,但是服务消费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