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郑州每千名老人平均仅17张养老床位 未来五年护理人员需求大

2020年08月27日16:23  来源:猛犸新闻

5034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迎迎/文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如何更好建立完善长期护理体系,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难题?2020年8月25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承担的“郑州市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中期汇报会在郑州嵩山饭店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就课题研究进展及郑州长期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待解难题进行交流并提出看法。郑州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研讨。

  判断:未来5年,郑州对于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需求大

  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5.6%,其中城镇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的55%,农村占45%;“六普”调查显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占老年人数的3%。

  “我们根据郑州市统计数据做了一个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显示,伴随着城镇化率越来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所以,郑州市人口结构优化只能依靠人口迁移。但是郑州周边的老龄化率都在郑州之上,所以郑州市老龄人口的高龄化问题并不会因为人口迁移改变。”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庆波表示。

  课题组指出,从人口结构来看,郑州市整体老龄化的程度虽然不高,但是高龄老人的占比偏高,而且未来的趋势不会有较大改善。据课题组测算,未来5年,郑州对于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需求达近5万人,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有较大发展空间。

  “这是按照发达国家一百个老年人4个护工的标准计算的。实际上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需求可能会更大。”中国社科院社学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对面向失能(智)和半失能(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愈加旺盛。

  缺口:人均养老床位与全国平均水平存明显不足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相关主管部门发布了40余项与养老服务直接相关的政策,大大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为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夯实了基础。不过,专业技术人员和养老服务资源相对不足仍然是郑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待解难题。

  “郑州老年人拥有的卫生资源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技术人员数分别是75.2张和91.0人,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和2.3倍;但郑州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17.0张,不到全国平均水平(30.0张)的60%,距离《加快建设郑州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2020年达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的目标任何还有很大距离。”课题组认为,无论是居家、社区还是机构,供给总量不足是当前郑州市养老服务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解法:设立“社区综合照护服务站”、建立“家庭照护床位”

  研讨会上,课题组结合新乡的“积分养老”、日本的地区综合照护体系等国内外典型做法,对郑州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在郑州各区分设“地区级长期照护服务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下设30分钟生活圈的“社区综合照护服务站”,由主任照护经理协调辖区范围内照护服务、医疗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等资源,引入社工、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共建综合性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地区长期护理服务难题,建议加强初级保健和预防服务,完善多方面长期护理服务,加大力度建设农村护理服务人员队伍,增大对居家护理的支持力度,发挥农村集体合作养老的功能,发挥邻里互助的支持作用,并通过“医养护”结合应对农村长期护理难题。

  除此之外,课题组认为,在长期护理服务中,还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最大的需求为医疗护理服务,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主要是生活照料。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盈华等课题组专家建议,推广建立“家庭照护床位”,按照与养老机构床位相同政策给予支持,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中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

  课题组同时建议,郑州应尽快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带动护理产业发展,为长期护理服务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文章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 护理人员 床位数 养老服务机构 养老机构 老年人 家庭照护床位 平均水平 服务业发展 医疗护理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十四五”时期保险业怎么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 全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银保监会总会计师马学平6日在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保险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十四五”时期,保险业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发挥行业优势,做好灾害事故保险应急处置工作,服务国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

  • 健康中国建设开局良好

    国务院新闻办28日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国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 河南新乡:以积分为纽带 探索养老资源整合新路径

    新华社郑州10月24日电题:河南新乡:以积分为纽带 探索养老资源整合新路径 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在了解可视化智能监护服务系统“老乐宝”(2020年9月15日摄)。

  •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十三五”期间,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投入,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郑州每千名老人平均仅17张养老床位 未来五年护理人员需求大

    原标题:《郑州每千名老人平均仅17张养老床位 未来五年护理人员需求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盈华等课题组专家建议,推广建立“家庭照护床位”,按照与养老机构床位相同政策给予支持,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中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

  • 新知新觉:协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协调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安全网,具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建设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使得社会保障对象从工薪劳动者扩展到全体国民。

  • 全民医保 广覆盖迈向高质量

    面对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着力缩小地区差异、打击欺诈骗保,完善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全国各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实现全面整合,大部分省份统筹层次提高到市级,大大增强了互助共济能力。

  • 16地已明确,增设新假期,最多20天!

    日前,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这标志着“西安版”的子女护理假诞生。各地的护理假时长有所区别,此外,在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广州等地还规定,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这一待遇。

  • 16地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最多能休超过20天

    各地的护理假时长有所区别,此外,在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广州等地还规定,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这一待遇。去年通过的《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探索独生子女护理假,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