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行走自贸区】云南自贸区:三片区联盟联动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0年09月09日16:0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034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9日讯(记者宋雅静)2019年8月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片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紧紧围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推动自贸区经济发快速发展。截至目前,云南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31.05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60.79亿元,进口70.26亿元,制度创新的“云南模式”开花结果,同时,三片区组建“云南自贸试验区招商联盟”,精准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云南自贸区云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片区协同发展,要求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片区既要共同承担起国家赋予自贸试验区在规则体系、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的任务,又要在加强片区协调联动方面形成更大合力,形成既良性竞争、又协同发展的局面,并进一步优化全省国家级新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合作平台的功能布局,努力形成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廊带的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是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内涵之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昆明片区资源集聚、基础扎实、体量较大,红河片区面向越南、通道齐备、政策创新,德宏片区融通缅甸、“七区合一”、外向度高,三个片区各有特点、资源互补、优势叠加,重点在工作机制、制度创新、产能合作、招商引资、跨境物流等五个方面,加强区域联动、合作共建,共同推动云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共建”联席工作机制。以区域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重点围绕联席会议、制度创新、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日常信息等,共同建立区域协作联席工作制度,并在各片区管委会设立区域联络办公室,做好制度设计,定期视频会商,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实现政务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对称,形成“拧成一股绳”的工作合力。

  “共享”制度创新成果。三个片区的试验任务部分需要协同推进,主要涉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平行进口等。以昆明片区为“中枢”,与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建立制度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告改革进展、研究存在问题、制定具体对策,并建立成果分享机制,减少“走弯路、重复做”,共同探索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体现云南“沿边”与“跨境”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同时,探索“智慧政务”系统平台数据共享,拓展至片区间的政务服务系统、网络及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云南自贸试验区内“一张网”跨区域审批。

  “共推”跨境产能合作。红河、德宏片区在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和跨境金融等产业中,地缘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境外需求较旺。通过联盟,昆明片区将鼓励农业农产、装备制造、贸易物流等产业主体设立区域分支机构,向越南、缅甸和老挝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针对越南、缅甸市场的研发制造,并将部分中高端产品线落户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共同推动区域跨境产能转型升级,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

  “共进”招商引资项目。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建立招商引资跨区域合作平台,组建“云南自贸试验区招商联盟”,共同制定招商计划,共同举办招商推介,共同外出考察招商,并对意向入区企业,根据各片区产业布局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相互推介引荐,努力实现差异化与精准化招商。

  “共筑”跨境物流通道。昆明片区空港航点覆盖面广,红河片区、德宏片区跨境陆路水路通道畅通,“水陆空立体化”的物流条件,为区域跨境物流产业合作,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带来了机遇。

  据悉,三个片区通过联盟积极探索建设覆盖区域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发布物流需求、交通运力和货运价格等信息的物流管理系统,消除物流链“堵点”,加速货邮流通,减轻企业成本,做到“眼光朝外、服务国内”。  

  点击进入专题>>>>

文章关键词:片区 自贸区 协同发展 物流需求 云南省委 联动发展 物流链 沿边 共进 中枢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西藏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2016年以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近三千个

    10月15日,国新办在拉萨召开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郑重宣布:到2019年底,西藏贫困县区全部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

  • 新时代 看浦东 | 前三季度自贸区保税区域经营总收入达到16210亿元

    30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在中国发挥了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当下浦东又在更大力度地进行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2005年,浦东洋山深水港一期开港让上海告别没有深水良港的历史,如今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2022年10月之前建成开放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2022年10月之前建成开放  近日,郑州市发改委批复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景观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85581万元。胡继忠说,在原始农耕种植区,将种植仰韶文化时期大河村遗址的水稻、粟、黍等农作物,游客可领略中原先民的农耕生活。

  • 供热中遇到问题?收藏这份备忘录解决供热事儿

    “今年高新区的热源将由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实现‘一城一网’供暖布局。为了方便用户,逐步实现开户、缴费、咨询等网上办理业务,新增加开通微博“郑州高新热力”,让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和处理诉求。

  • 经济特区要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上先行先试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特区精神、特区经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在“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专家学者和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有关负责人就此展开了深入解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