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观察:消费升级 汽车产业如何释放市场潜力

2020年09月14日19:57  来源:人民网-汽车频道

5034

  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了8月份的销量成绩,整体来看,多数车企的销量都有明显的上涨趋势,由于车市外部环境的改善、汽车出口的超预期增长等因素,今年车市实现“金九银十”可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韧性和消费潜力,但另一方面,汽车市场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如何更好地稳定汽车消费,适应市场新变化,挖掘、释放市场潜力,将是各大车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的课题。

  新趋势:消费升级将成为汽车市场新趋势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最新汽车零售销量数据统计,8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0.3万辆,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6.5%;1-8月累计销量1101.5辆,累计增速-15.2%。

  图片来源:全国乘用车联席会

  汽车市场的“V字型反弹”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对汽车市场的发展保持了较强的信心。吉利汽车集团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消费的潜力,消费需求的升级为车企打造新的品牌、应用新的技术、推出系列新的产品,也创造了更加合适的市场条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也认为,从规模的角度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出新车市场稳步增长,旧车市场较快增长,售后市场快速增长,回收拆解大幅度增长,汽车金融、租赁、物流协调发展的中长期趋势。

  从具体汽车企业销量来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分别以19.39万辆、14.38万辆、13.05万辆位于8月销量排行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豪华汽车依然表现强劲。8月份,华晨宝马的销量为6.12万辆,同比增加44.5%,北京奔驰的销量为5.89万辆,同比增长19.5%,奥迪的销量占一汽大众销量的1/3。

  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董修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升级是目前汽车行业普遍认同的发展趋势。今年以来,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加剧,在疫情的影响下,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力和消费信心受到很大的抑制,而高收入人群家庭有更多的资产储备,消费并未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高端市场在疫情后恢复迅速,且呈现较快的增长。

  新机遇:抓住消费升级机遇 释放市场潜力

  与消费升级相对应的,是伴随产生的新机遇。

  董修惠认为,中国汽车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内循环,中国品牌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虽然中国品牌目前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是更应该看到危机当中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这是因为,目前90、95后的一代开始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这一代人成长于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再加上汽车产业“新四化”的趋势,汽车的物理属性正在向情感属性、体验属性迁移。这时传统的硬件装备对客户的情感需求的呼应能力显得乏力,作为“新四化”底层架构逻辑的软件定义汽车,则可以满足千人千面的客户使用需求,甚至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因此说新四化是车企对抗同质化竞争的理想选择和必然需求。

  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韩德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了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尤其是中国市场,中国在移动智能、移动互联、无人驾驶、移动支付等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数据显示,有69%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愿意为了更好的互联体验而去更改购车品牌,远高于德国的19%和美国的34%。

  今年,我国智能汽车市场的规模接近600亿,这个领域也是国家重点发展和重点培育的新增长点。我国已经启动了“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的战略”的文件起草工作,将要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内智能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包括发展目标,主要路径,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并且在战略当中会提出近期的一个行动计划,确保尽早启动有序实施。

  对于车企而言,要抓住这一轮智能化机遇,需要通过产业联姻、跨界融合,共建新生态,在AI、移动互联、车路协同等技术领域与其它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融合。车企还要联合经销商共同面对用户,打造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新体验。

  董超则指出,从发展格局上来讲,汽车销售的重点区域将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尤其下沉市场将会成为重要增长点。从城市内格局来看,未来城市内汽车流通网点布局将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呈现集群化与分散化并存的格局。

  未来,率先抓住消费升级机遇,迅速向数字化、服务型转变的车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

  新格局:利用比较优势应对即将到来的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从中高速增长阶段向中低速增长阶段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认为,我国汽车市场会在中低速增长阶段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千人汽车拥有量的年均增速会自然回落到4%-5%的区间。如果换算成新车销量,未来10年,我国汽车需求的潜在年均增长率还能够保持1.5%-2%的水平。

  在这样的新格局下,王青认为汽车企业想要破局,主要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点,要把消费者从整个价值链的后端提到前端,针对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研发方向。

  第二点,要增强制造环节的平台化。把一个企业变成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周围形成一个生态,包括很多创新型的零部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

  第三点,无论是厂商还是经销商,一定要发掘自己深层的比较优势。从目前来看,数据尤其是消费数据未来会成为整个价值链中最大的优势。

  董超则建议建设现代化的汽车流通体系,来促进汽车消费。他表示,建设现代汽车流通体系是稳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而想要形成完善的现代汽车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汽车消费,重点要加强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的出台,一是健全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标准建设,三是加强财税支持,四是建立统计体系,五是加强人才培训,六是加强组织管理。

  总之,汽车企业只有紧跟“新四化”的新趋势,用“软件定义汽车”为主流思想的创新模式,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才是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存量市场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关键词:消费升级 汽车产业 汽车市场 消费信心 市场机会 四化 市场总体 消费潜力 市场销量 我国汽车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一轮政策支持在途 力促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当前保持快速增长的新型消费将获更多支持。专家指出,在改善“硬设施”和“软环境”政策力挺下,各类线上消费、新型消费将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 “全面促进消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促进消费”。在疫情造成经济活动大幅度缩减之后,因消费不足而产生的经营困难、就业紧张等问题迅速接踵而至。

  • 经济时评:乡村是消费增长“新一极”

    近年来,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移动支付和农村电商蓬勃发展。这使得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农村消费市场结构依然不合理,多重因素影响了农民消费热情的释放。

  • 商务部:加快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商务部在今天(26日)召开的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上表示,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促消费要重点从四方面着力:  一是要促进城市和乡村消费扩容提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便民消费载体,提升电商进农村。

  • 迎政策礼包 10万亿级消费金融市场再升温

    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被业内认为是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明确信号。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认为,当前消费线上化趋势日益明确,马上将进一步提升满足用户线上消费的服务能力,即秒级审批,快速决策的能力。

  • 从中央到各地出台多项举措 激活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

    近期,从中央到各地陆续出台举措,促进重点领域消费。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看,在必需消费品稳定增长的同时,升级类消费和大宗商品消费回暖明显。赵萍表示,如果政策落地能够产生预期效果,根据以往数据测算,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将有望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这将对整体消费市场回暖产生明显带动作用。

  • 消费升级不等于过度包装

    不久前,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内的菜鸟驿站为了提高快递包装的循环使用率,在校园里推行“回箱计划”,回收快递纸箱并进行再次共享使用,受到师生欢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介绍,首批快递包装绿色认证目录优先选择了在快递行业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包装箱、胶带等10种产品。

  • 多地出台年底促消费新举措 汽车消费和免税消费成重点

    近期,各地政府陆续发布新举措,拉开年底促消费大幕。其中,为进一步挖掘免税消费潜力,海口明确争取今年年底前新增和扩建4处离岛免税店,还将扩大奢侈品牌营业面积。扩大奢侈品牌营业面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免税店扩建后营业面积将达9000平方米;并计划新增日月广场免税店面积5万平方米,同步引进增加奢侈品牌。

  • 经济时评:“双11”展现我国消费升级大趋势

    “双11”不仅是我国消费升级、经济转型的展示窗口,也验证了我国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双11”消费特点的变化,体现出中国消费升级大趋势;消费模式的创新,反映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脉络;

  • “双11”,服务消费走俏

    ”  餐饮住宿、会员权益、家政服务、线上办公、知识付费、寻医问药……“双11”线上服务消费的火爆是近年来服务类消费规模快速增长的缩影。赵萍认为,今年中国商品消费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进入上行通道,增速逐月提升,但是服务消费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